《凡高自传》由著名印象派画家写给弟弟(也是凡高绘画事业的资助人)提奥的几百封信组成,这些信件贯穿了从凡高初入职场到走上艺术道路的一段重要生命历程,这其中既有对凡尘琐事的书写,也有对艺术和生命的深沉思考。与凡高享誉世界的画作相比,凡高的文字表达能力同样生动感人,他的文字沉郁优美,饱含深情。从这一封封娓娓道来的信件中,我们可以窥见这位天才艺术家的孤独、单纯、善良、执着、热烈。
希望是什么颜色的?如果忧郁是蓝色的
2020年冬天,对于出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而言,或许是*为凝重和难忘的。忽然之间,时钟仿佛停摆,曾经无比渴望的悠长假期,在疫情的笼罩之下开始变得格外漫长。这个有着集体记忆的冬天里,我们共同守候家中,为九百万种心碎担忧,为一座伤城祈祷。
新冠肺炎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令人震惊不已:科技发展到今天,我们可以瞬间把声音和图像传至大洋彼岸,可以畅游在浩渺的宇宙傲视群星,但却无法抵抗一个在显微镜下才可显现的微小病毒——人类依然这样脆弱、渺小。而当千万身披白色圣衣的战士冒险逆行江城,当14亿中国人步调一致、同仇敌忾,奋勇阻击疯狂肆虐的病毒之时,我们又不禁由衷地慨叹,人类是如此坚韧和伟大。
既脆弱渺小、又伟大坚韧的人类,便是岁月烟尘中感时伤怀的情种,便是历史长河里劈波斩浪的勇士。而这样的属性,这样的灵魂,时常凸显于某些耀眼的生命,譬如武汉抗疫前线殉职的医生、护士,譬如史上那些命运多舛、成就卓著的画家、音乐家、诗人。那么,在2020年这个艰难的冬天,让我们屏住心中的blue,试着用文学和艺术去破解生命的密码,用勇气和智慧去点亮希望的灯塔。就像文森特·凡高多年前所做的那样。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出生于荷兰南部布拉邦特,毕业于蒂尔堡大学,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是表现主义的先驱,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有乌鸦的麦田》等,现已跻身于全球广为人知的艺术作品的行列。他在2004年票选最伟大的荷兰人当中,排名第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