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植物种名文化》主要介绍了观赏植物拉丁名、中文名的含义,比较了不同文化背景下植物名称的文化差异,包含植物拉丁名属名、种加词的含义及语法特点,指出植物中文名的来源,注明出典或书证,并附有相应的植物识别图片。
《观赏植物种名文化》共收录观赏植物345种(含变种),隶属142科306属,以西南地区观赏植物为主。
《观赏植物种名文化》适合高等院校植物学、生态学、林学、园艺学、风景园林等专业的本科、研究生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的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以及植物爱好者参考。
《观赏植物种名文化》一书,经过近10年的探索、认知、研究、立意、构思、归纳、总结、提升、反复修改,如今终于与读者见面了。有道是“十年苦研磨一剑,功夫不负有心人”。本书列举了具代表性的345种(含变种)植物,针对性地融入中西方文化及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中西合璧,文意贯通,旨在彰显“文化”特性及追寻植物种名的历史渊源。本书具有一定程度的“学术”及“艺术”阅赏价值。
诞生于200多年前的植物拉丁学名是全世界公认的唯一合法名字,拉丁名的统一使用可以让全球的植物学者更方便地进行国际交流。植物的拉丁名由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其他文字构成,第一个字为属名,第二个字为种加词。植物拉丁名代表了西方生物学中的科学分类观念,无论属名或种加词均有一定的含义。而植物中文名虽然历史悠久,但受时代变迁、语言差异、文字演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发展至今天,已形成正名、异名、雅名、俗名、地方名等不同植物名,且植物的中文名中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现象较为普遍。
探求植物命名的含义,不仅可以揭示植物名的词义,而且可以更深刻地认识植物的特征,进而折射出相应的社会形态、价值观念、文化内涵以及语言特质等深层含义。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植物种名含义,包括拉丁名和中文名,分析植物拉丁名和中文名的命名规则,总结植物命名规律。第二部分则在大量观赏植物中精选出345种(含变种)常见观赏植物,探求植物命名理据,进而整理、分析植物种名文化来源。可以说,无论是拉丁名还是中文名,都代表了命名者对植物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认知。
编写本书的目的是希望能够融汇古今,贯通中外,从观赏植物的角度出发,探寻植物的命名含义,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理解和利用植物。
本书对生物学、植物学、农学、风景园林学、园艺学、文学等学习者与工作者将会是一部深入了解植物种名命名文化的工具书;对深入研究植物的人员也提供了事实佐料和进一步求证及完善的基础文献;对广大植物爱好者也会是一本有益的学习参考书。
由于专业水平有限,编纂工作量大,疏漏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不吝指正!
前言
凡例
第一部分 总论
第一章 植物的种名
第一节 植物的学名
第二节 植物的地方名——中文名
第二章 观赏植物种名文化概述
第一节 观赏植物内涵
第二节 观赏植物拉丁名文化来源
第三节 观赏植物中文名文化来源
第四节 观赏植物种名文化比较
第二部分 各论
A
昂天莲
B
八角
八角金盘
八角莲
芭蕉
白鹤芋
白桦
白皮松
白干层
板凳果
板蓝
北美红杉
贝叶棕
变叶木
滨玉蕊
槟榔
波罗蜜
C
侧柏
车筒竹
酢浆草
长叶瓶子草
柽柳
池杉
翅荚决明
臭椿
雏菊
川滇无患子
川芎
垂柳
垂丝海棠
刺楸
葱莲
重阳木
翠柏
D
大麻
大纽子花
王棕
大叶仙茅
地不容
地锦
地涌金莲
滇黄精
吊兰
钉头果
冬红
董棕
杜鹃
杜仲
盾柱木
E
鹅掌楸
二岐鹿角蕨
……
参考文献
中文名索引
拉丁名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