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环境与生态建设》收集了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我国城市河湖综合治理、水环境改善和生态建设热潮中的规划、设计、研究和实践方面的论文35篇,反映出这一时期治理水污染和改善水环境方面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成果。《城市水环境与生态建设》内容具有综合性、创新性和实用性,适合城市水利、水务工作者,相关专业院校师生和社会读者参考或阅读。
《城市水环境与生态建设》的出版是中国水利学会城市水利专业委员会多年学术交流活动成果的积累,所涉及的内容也是各界人士和广大市民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从本质上看,城市水环境与生态环境既是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又是长期以来被城市发展所忽略的一个领域,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与城市水环境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变得非常突出,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而且现在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富裕了,群众要求解决,政府也拿出钱来要解决,剩下来就是我们城市水利工作者如何当好政府的参谋,拿出好思路、好方案、好规划、好设计和好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了。本书所收录的35篇文章就是近年城市水利工作者在这方面努力实践和理论探讨的成果。
城市水环境主要是指城市水域中水的各种水质指标、各种污染物的含量,是有明确的指标和标准可以计量的;城市水生态环境的内涵和涵盖的范围却要复杂得多,包括生态景观、生物栖息地环境、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等多方面内容,目前还没有形成公认的计量指标和标准,讨论的热点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需水量和河湖生态修复技术上。但是最终我们要明确我们的城市需要什么样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如何实现这样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又如何去保护和管理城市水环境和生态环境?
从学术上来说,这个问题可以说得很复杂,但是作为市民来说这个要求却十分简单:水要清、岸要绿、景要美、水边生物要多。为什么,也很简单,要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要满足回归自然、休闲娱乐、亲水,要体验单调的城市生活中河流带给他们的滋润、凉爽、快乐和舒适。对此,水利工作者应当有些反省,我们干了一辈子水利却走了不少弯路:河流被我们修整齐了,却没有了小河弯弯的美感;河岸被我们用混凝土包结实了,却光光地连棵草都没有了:自然的岸坡被我们修成了陡坡或直墙,水边变得充满了危险,失去了亲切……几十年转眼过去之后,我们才发现童年时代带给我们很多快乐的清澈小河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消失,我们面前的河流静静地躺在高楼的森林中,失去了生气。值得庆幸的是我们还有机会弥补以前的过失,把污染的河流再次变得清澈,于是产生了水环境的新学科:让寂寞的河流再次充满生机,于是产生了河流生态修复的新学科:学术界又活跃起来,大水利、城市水利、环境水利、生态水利、环境水力学、生态水力学、生态水工学……新学科应运而生,城市河流的治理不仅给河流带来了春天,也给水利理论带来了春天。
感谢为本书编辑、出版付出辛苦的各位。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希望,我们的孩子们可能又会享受到城市河流带给他们的快乐。
序
前言
21世纪的中国水问题
中国水健康循环之路
海河流域水环境危机和适度恢复对策的探讨
海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水环境与城市文明
还清河湖是城市水环境建设的根本目标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城市建设要高度重视水环境问题
关于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思考
从合肥城市发展谈水环境建设
现代城市水利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
水环境安全及其指标体系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水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太湖流域城市水资源生态综合管理
基于社会水循环概念的城市水系统环境可持续性评价和框架
北京城市水系综合治理的回顾与思考
自然生态型河道建设的理念及其应用
大连市生态型河道建设实践
汾河太原城区段水环境建设——创造“人、城市、生态、文化”的多元共生空间
广州市河涌水环境治理思路
北京市北环水系综合治理工程转河段工程的设计与思考
城市河流整治与城市水环境
宁波市甬新河工程生态亲水设计的一些尝试
城市河流治理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
生态护岸的一些做法
生态护坡技术试验与研究
绿化混凝土的基本特性及其在河道工程中的应用
水生植物净化水质机理及其在城市河道生态治理中的应用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剖析及对策研究
青岛市水环境污染现状趋势预测及其防治对策
浅论北京城市河湖水华的发生及对策
城市河湖生态需水研究
污染水体原位就地修复技术的研究以及在温榆河污染治理上的应用
城市河道人工建筑物复氧研究
天然湿地与人工湿地相结合治理水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