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研究团队历经20余年,在深入研究弱光生态区杂交籼稻高产形成、精确定量栽培理论与机械化轻简栽培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凝练而成的著述。全书共分7章,紧扣弱光生态区的典型特点,全面论述了杂交籼稻根系发生与生长、分蘖发生与成穗、颖花建成与结实、籽粒灌浆与充实等高产形成的规律,以及高产品种、生育进程、养分调控的高产定量化诊断指标和精确定量技术参数,进而结合机械化轻简栽培的关键环节,阐述了杂交籼稻精确定量栽培区域化集成技术与高产栽培实践。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目录
第一章 区域概况与杂交稻栽培现状 1
第一节 弱光稻作区的特点 1
一、弱光稻作区概况 1
二、四川弱光稻作区农业资源特点 4
三、四川稻作区稻田耕作制度 5
第二节 四川杂交稻栽培简史与现状 7
一、水稻栽培简史 7
二、杂交稻栽培现状 8
第三节 四川杂交稻栽培潜力 12
一、气候资源潜力 12
二、栽培技术潜力 14
第四节 四川杂交稻栽培展望 16
一、杂交稻种植制度与经营方式 16
二、杂交稻品种应用的趋势 17
三、杂交稻栽培技术发展 17
参考文献 18
第二章 杂交稻根蘖生长与优化 19
第一节 杂交稻根系发生和生长的生态机制 19
一、秧苗发根与温度的关系 19
二、根系生长与光强的关系 22
三、秧苗发根与水分的关系 27
四、根系生长与土壤的关系 28
五、根系生长与矿质营养及秸秆腐解的关系 29
第二节 杂交稻根系生长的形态生理基础及与产量的关系 31
一、稻株器官与根系发生 31
二、根系发生和生长的物质基础 34
三、根系发生和生长的生理特点 37
四、根系生长对杂交稻产量的影响 40
第三节 分蘖发生与成穗 43
一、分蘖发生特性 43
二、分蘖成穗特性 46
第四节 叶位分蘖对生产力的贡献与优势叶位利用 49
一、叶位分蘖对生产力的贡献 49
二、优势分蘖叶位及其利用 55
参考文献 57
第三章 杂交稻颖花建成与籽粒生长 60
第一节 颖花建成 60
一、杂交稻枝梗及颖花分化与退化特点及对播栽方式的响应 60
二、颖花建成与产量的关系 65
第二节 籽粒灌浆与充实 69
一、杂交稻籽粒灌浆特性 70
二、杂交稻籽粒充实特性 76
参考文献 81
第四章 杂交稻高产生育模式与定量化诊断指标 83
第一节 高产品种生育进程 83
一、不同类型杂交水稻品种生育进程及叶龄 83
二、杂交籼稻生育进程及叶龄的影响因素 86
第二节 高产品种生育模式 90
一、高产群体生育动态 90
二、穗蘖形成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90
三、穗生长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93
第三节 高产群体形态生理特点 97
一、株叶型特性 98
二、干物质生产特性 102
三、根系特性 105
四、高产群体特征 108
第四节 高产定量化诊断指标 109
一、返青分蘖期 109
二、拔节 长穗期 112
三、抽穗灌浆结实期 117
参考文献 122
第五章 杂交稻养分优化管理与精确定量施肥 124
第一节 氮素吸收利用与优化管理 124
一、氮素吸收利用 124
二、PASP多肽高效氮肥的应用 127
三、氮素优化管理 131
第二节 肥料配施与钾素优化管理 143
一、氮肥与其他肥料的配施 143
二、钾素吸收利用与抗倒增产 144
三、钾素优化管理 149
第三节 精确定量施肥参数与技术 151
一、施肥量的确定 151
二、各时期施肥量的确定 153
三、施肥技术 154
参考文献 155
第六章 稻田耕整与杂交稻育播栽关键技术 158
第一节 秸杆还田保育土壤与整田 158
一、秸秆高留茬还田保育土壤 158
二、稻田耕整 165
第二节 机插秧高产高效播栽期 167
一、机插秧的适栽秧龄 167
二、机插秧的播栽期 177
第三节 健康适栽秧苗培育 182
一、播种量确定 182
二、工厂化育秧 184
三、营养土(基质)育秧 187
四、泥浆育秧 191
第四节 田间配置与栽插密度 192
一、精确定量手插 192
二、优化定抛 193
三、机插 197
参考文献 200
第七章 杂交稻精确定量栽培区域化集成技术与高产栽培实践 202
第一节 区域化集成栽培技术规程 202
一、杂交稻中大苗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规程 202
二、机插杂交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规程 204
三、杂交稻优化定抛栽培技术规程 210
四、麦(油)-稻水旱轮作模式周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213
第二节 超级稻品种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219
一、超级杂交稻F优498高产栽培技术 219
二、超级杂交稻宜香优2115高产提质栽培技术 221
第三节 四川精确定量超高产栽培典型案例 223
一、攀西高海拔地区超高产示范 223
二、川西平原区超高产示范 225
三、川中丘陵区高产示范 228
第四节 四川杂交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推广 230
参考文献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