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尝试解决中国当代社会土壤污染防控与土地安全再利用问题,《我国土壤修复产业预测分析和发展战略》探索研究在现阶段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条件下如何高效稳妥地推进土地污染的预防预警、识别调查、分类管理和控制修复。落实土地污染“风险管控”的核心理念,把握土壤环境“以防为主、防控结合”的总体思路,从优化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壤污染预防预警、加强土壤环境监管、扶持环境修复企业、引导绿色金融支持修复产业等方面提出改革方案和措施建议。
土壤是地球的皮肤,是孕育人类世界文明的基础。千百年来,我们对头顶星空的仰望,远大于对脚下土壤的关注。近百年来,全世界以化石燃料大量使用为基础的快速工业化过程,剧烈地扰动着几十亿年来地球土壤圈形成的动态平衡,给人类自身环境安全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土壤污染问题己成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必须有效面对的重大问题之一。同时,土地又是人类社会发展最稀缺的资源之一,是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空间的最直接表征和重要载体,也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生产资料,不同时期各国都把土地的权属和利用作为掌控或调节经济基础的重要筹码。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当今世界,土壤污染问题作为人类文明的负面遗迹,成为后工业化时期需要妥善处理和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虽然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政策法规和技术文件的发布,可以带来环境修复产业发展的春天,然而中国还不具备环境修复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土壤环境”。我们若要想幸福地“沐浴政策春风”,仍需努力逐步培育修复产业化种子顺利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的先决要素。这些要素包括基于风险的土壤污染管理政策和监管体系、创新导向的修复产业技术发展模式、符合国情的产业融资和投入渠道等。环境修复产业作为综合性强、技术含量高及政府引导性强的实体经济模块,产业化发展并形成中国新的经济支柱产业仍需补齐产业短板和转变产业发展模式过程;需要监管部门和从业人员齐心协力、勇于探索、精心培育、稳步推进,才能迎来修复产业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发布必然带来中国环境修复产业的快速发展。2016-2020年,中国修复产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革,产业发展的弊端逐步被解决,稳步走向正轨和规范化管理,产值总额从每年100亿元增长到300亿~500亿元。中国修复产业从传统的土建和固体废物处置公司主导时代快速进入资本重组时代。政府管理部门、修复公司、咨询机构和科研院所共同完善产业相关政策和技术规范。2020-2050年,中国环境修复产业会逐渐趋于成熟和稳定,环境责任驱动的修复产业份额逐渐扩大,逐步形成激励创新和符合国情的绿色可持续环境修复监管、技术和公众参与制度。
随着《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发布和配套政策的逐步落实,针对区县级人民政府和环保部门的土壤环境监管要求逐渐加强,土壤监管内容和各级分工逐渐明确。然而,区县级环保部门在基础能力、人员配置、机构编制等方面与土壤环境保护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为尽快适应国家对加强土壤环境管理的明确要求,区县环保部门应在深入理解政策法规、熟悉管理技术规范的基础上,尽快启动辖区内土壤环境详细调查、识别潜在污染地块和熟悉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演变规律,并同时加强监管人才队伍建设、增强监管执法基础能力、健全地块信息档案系统,对辖区内潜在工业地块识别、农用地环境质量安全保障方面起到核心保障作用,全力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永续利用。
场地修复工程实施既是削减场地污染和降低场地风险的最关键环节,也是环境修复产业发展最核心内容。我国场地修复工程的专业化水平和重视程度不高,从业人员层次和专业技术能力偏低,对于场地修复施工环节的技术优化控制和产业创新提升已形成掣肘。当前阶段进一步提升场地修复施工专业化水平和施工管理能力十分迫切,加强各方沟通协调、推动专业设备应用、做好修复工程整体谋划、把握修复工程核心环节、及时总结交流经验和加快制定工程技术标准是推动场地修复工程发展和促进修复产业提升的重要保障。
为尝试解决中国当代社会土壤污染防控与土地安全再利用问题,本书探索研究在现阶段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条件下如何高效稳妥地推进土地污染的预防预警、识别调查、分类管理和控制修复。落实土地污染“风险管控”的核心理念,把握土壤环境“以防为主、防控结合”的总体思路,从优化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壤污染预防预警、加强土壤环境监管、扶持环境修复企业、引导绿色金融支持修复产业等方面提出改革方案和措施建议。结果表明:①当前土壤污染形势严峻、问题突出,土壤环境保护工作需求迫切、挑战艰巨;②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以提升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环境管理策略中任务周期最长、环保投资最大的环境要素板块之一;③土壤环境保护工作当前应本着范围有限、目标明确、措施有力的原则尽快积累经验和打开工作局面,中期应以推进责任落实、法规政策落地及健全充满活力的土壤环境产业为重点,最终实现土壤生态环境的高度安全;④土壤环境管理策略与中国深化改革方向高度一致、一脉相承,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机制来遏制土壤污染趋势,推进修复产业,最终实现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土壤环境质量提升和土壤生态环境安全;⑤土壤环境管理政策的制定必须紧密结合中国国情与发展阶段特征,深入研究和妥善处理好土壤环境保护中面临的复杂社会问题、科学问题和技术、资金等短板,做好任务分解和实施阶段划分,形成全国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施工“一张图”和“一盘棋”的战略布局。
1 我国环境修复产业现状和预测
1.1 我国环境修复产业发展的驱动因素
1.2 我国环境修复产业的现状特征
1.3 我国环境修复产业发展的预测分析
1.4 我国环境修复产业有序发展的建议
2 我国环境修复产业健康发展分析
2.1 土壤污染已揭露状况及特征分析
2.2 影响我国环境修复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
2.3 促进环境修复产业化和合理化健康发展的建议
3 我国土壤环境管理状况评估
3.1 评估背景
3.2 评估目标与依据
3.3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总体要求与阶段进展
3.4 评估重点内容与技术方法
3.5 评估结果
4 复杂历史遗留污染场地责任体系概述
4.1 污染场地清理与修复的责任范畴
4.2 污染场地修复的责任主体与追责主体
4.3 多次流转复杂场地的修复责任追责说明
5 构建污染土壤绿色可持续修复评估体系
6 创新长江经济带土壤环境管理政策
6.1 长江经济带土壤环境污染形势
6.2 长江经济带土壤环境管理基础
6.3 创新长江经济带土壤环境管理政策
7 区县土壤环境监管工作重点及相关建议
7.1 区县环保部门在土壤环境监管中的分工要求
7.2 区县环保部门亟须开展的土壤环境管理工作
7.3 全面做好区县级土壤环境管理的若干建议
7.4 通州区开展土壤环境调查工作的若干经验
8 扎实做好污染场地修复工程的若干经验
8.1 我国场地修复工程实施迫切需要规范和提升
8.2 加强场地修复行业施工组织和管理能力意义重大
8.3 扎实做好场地修复施工组织实施的关键内容
9 我国土壤环境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9.1 我国土壤环境保护的形势异常严峻
9.2 我国土壤环境保护面临的多样挑战
9.3 健全我国土壤环境管理制度的重要举措
10 推进我国土壤环境管理的宏观策略研究
10.1 当前做好土壤污染防控工作的关键基础问题
10.2 当前做好土壤污染防控工作的具体措施建议
10.3 推进我国土壤污染防控工作的历史阶段划分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