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端智库管理之路》的首章“中央对我们的政策策划满意吗”和第二章“预判是政策研究的灵魂”,结合作者本人的经历讨论了什么是优秀的内参以及如何撰写。其中一些看法可能会引发争议,比如很多智库机构奉行“唯领导批示论”,在《我的高端智库管理之路》中,则提出把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优秀内参的标准。这样的争议,恰恰是国家进行智库管理的好的着力点,从中央到地方,皆应引导内参服务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文字游戏”现象实属误国误民。立志成为全国校地合作模范智库的长江院,还需要落实一系列的开拓性工作。幸运的是,长江院建设伊始取得了不错的发展,在内参撰写、媒体宣传、课题研究、国家重大事项服务等方面均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我的高端智库管理之路》的第三章“新业务新团队新机制”,介绍和分析长江院的一些做法,探讨高端智库的管理模式和业务体系。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新型智库的建设与发展,随着《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等纲领性文件及《国家高端智库管理办法(试行)》等配套文件的出台与完善,我国新型智库的建设及其作用的发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然而,专业化、科学化的高端智库建设并不容易。非科学的智库不仅不能为党和政府的科学化决策提供支撑,反而会帮倒忙。
为什么要撰写这部高端智库管理著作呢?这与我的两份高端智库工作有关,其一,我在首批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的创办之初负责了中办、国办直报工作,即负责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直接报送政策内参,在我接手直报工作之后,中国人民大学的评分很快就在全国大学中跃升到了第一名,并且形成了遥遥领先之势,如此优异的成绩也使得中国人民大学在国家高端智库领域名声大振,成为有关部门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样板;其二,完成上述工作后,中国人民大学委任我为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以下简称长江院)院长,使命是把长江院打造成为全国校地合作的模范智库。长江院仅凭向中央及长江经济带各省(区、市)部门和领导报送的前3期内参,便获得了省部级及以上领导批示7次,其中政治局常委批示1次,副总理批示1次,还收到上海、湖北、广西、云南四省(区、市)的合作邀请、考察调研邀请等,这一现象被认为创造了“智库奇迹”。在智库建设亟须规范之际,我以多年高端智库管理的经验撰写此书,以期对各个新型智库建设有所帮助。
撰写出优秀内参,一直是高端智库所追求的最高目标。然而,撰写优秀内参的挑战性和它的价值同样巨大。因此,如何撰写优秀内参,便成为高端智库管理的头等大事。本书的第一章“中央对我们的政策策划满意吗”和第二章“预判是政策研究的灵魂”,结合作者本人的经历讨论了什么是优秀的内参以及如何撰写。其中一些看法可能会引发争议,比如很多智库机构奉行“唯领导批示论”,在本书中,则提出把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优秀内参的终极标准。这样的争议,恰恰是国家进行智库管理的最佳着力点,从中央到地方,皆应引导内参服务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文字游戏”现象实属误国误民。立志成为全国校地合作模范智库的长江院,还需要落实一系列的开拓性工作。幸运的是,长江院建设伊始取得了不错的发展,在内参撰写、媒体宣传、课题研究、国家重大事项服务等方面均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本书的第三章“新业务新团队新机制”,介绍和分析长江院的一些做法,探讨高端智库的管理模式和业务体系。
罗来军,曾长期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对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政策直报工作,现组织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机构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建设。现为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中国方案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家治理研究》主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一章 中央对我们的政策策划满意吗
优异的成绩应该归谁
怎样撰写优秀内参
优秀内参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优秀内参的终极之问
创办《国家治理研究》的坚决性
首期《国家治理研究》即获总书记批示
第二章 预判是政策研究的灵魂
关于两篇网上传阅文章的思考
主流经济学家并没有整体输给特朗普
人大智库潮水退后显高低
还有哪些方面正确预判了特朗普
历经近两年时间被中央采纳的政策建议
两年后被中央采纳的政策建议
罗氏研判六法
第三章 新业务新团队新机制
长江院的“横空出世”
第一次理事会之后
“扎根发枝生叶”的业务体系树
“首战告捷”的“战利品”
新团队的“苦”与“乐”
精准部署与精准执行的重要性
没有处罚的管理称不上卓越管理
八项重大成果的汇报
两篇不同凡响的报道
第四章 第二次长江座谈会
第二次长江座谈会前的内部参阅
第二次长江座谈会前的媒体预热
第二次长江座谈会中的跟踪分析
第二次长江座谈会后的深度探析
……
第五章 《长江宣言》的时代价值
第六章 历时两年的《光明日报》整版刊发
第七章 智库“猫眼”看宜宾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