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以法学专业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他们的心理素质特点与心理问题规律,并提出提升法科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具体途径和方法,以供从事法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参考,并可以作为开设相关课程的参考书目。
适读人群 :本书适合法科大学生阅读,也可供法科大学从事心理学教育和辅导的老师借鉴。
作者为政法大学心理学辅导老师,全书借鉴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的研究成果,专门针对法科大学生而写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开始逐步探索自己的内心和精神世界,追求更高层次的幸福。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在满足了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的基础上,会追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当前中国人的需求已经上升到心理与精神层面的需求。
作为青年群体中知识层次比较高的一部分,大学生对自我的探索、对心理和精神层面的探索具有更高的要求。探索大学生当前心理和精神需求的规律和特点,对于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适应大学生活以及适应将来的家庭和职业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法学专业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的一部分,将来很大可能性会从事公检法等工作,不论是在学习的阶段还是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会更多地接触到社会和人性的黑暗面。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他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本书主要以法学专业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他们的心理素质特点与心理问题,并提出提升法科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具体途径和方法。以供从事法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人员参考,同时也可以作为开设相关课程的参考书目。
刘希庆,男,1978年9月,中国政法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003年开始在中国政法大学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在大学生人际交往、学习、情感辅导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常年为大学生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收到同学们的欢迎。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委员会委员,ACBS中国分会理事,接纳承诺疗法咨询师、培训师。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专著一部。
胡佳丽,女,1995年4月,中国政法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专职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研究生毕业于北师大心理系,本科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系。系统接受过精神分析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培训,擅长解决人际交往、情感困惑和学习压力类问题,咨询中关注发掘来访者的内心力量、陪伴来访者共同成长。
目录:
第一部分:法科大学生心理素质特点
第一章:法科大学生心理素质特点分析
第二章:法科大学生典型心理问题分析
第二部分:提升法科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途径
第三章 构建以内容输出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第四章 构建以心理咨询为主的学生心理问题解决体系
第五章 构建以学生骨干为主的朋辈心理辅导体系
第六章 构建以处理突发事件为主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第三部分:法科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的内容与方法
第七章:建立积极健康的思维模式
第八章:学会调控情绪
第九章:明确价值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