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早期影迷文化史(1897-1937)》是侯凯在博士论文基础上经数年不断修订打磨而成。从2013年开始写作算起,迄今已过去了整整六年,虽不及“板凳甘坐十年冷”,但也算是“前程回望路迢迢”了。
《上海早期影迷文化史(1897-1937)》一书是侯凯在博士论文基础上经数年不断修订打磨而成。从2013年开始写作算起,迄今已过去了整整六年,虽不及“板凳甘坐十年冷”,但也算是“前程回望路迢迢”了。
现在想想,侯凯是那种让导师特别省心的学生。2012年,他来上海大学读博时,我正在筹备上海电影博物馆的开馆策展。任务繁重,千头万绪,时间、精力上都有些无暇他顾。最忙时,甚至连家也回不去。我和我的策展、布展团队,前前后后在上海图书馆和电影博物馆旁边的小旅馆里住了13个月。在这种情形下,对侯凯博士论文的关心和帮助自然就打了许多折扣。好在每次和他见面,往往只要三言两语,他马上就能心领神会,然后按照我们商定的方向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在他同学眼里,侯凯是个超级学霸。他每日作息就像钟表一样准确无误,不见一些文科生常有的散漫和慵懒。我自己当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写博士论文时也是如此,几点起床、几点用餐、几点写作、几点休息……这种日子周而复始、枯燥无趣,却能最大程度保证写作的效率和进度。
那几年,我自己刚好也陷入了学术研究的瓶颈期,对过去那种循着时间线,以作品美学价值判断为核心的传统电影史研究路数有点提不起兴趣,正在摸索新的研究方向,希望能借鉴文史哲领域的一些最新成果,在视野、方法上拓展出一些新的思路。记得那时候我读的杂书远远多于电影领域的书籍。学术兴趣上比较侧重城市史、生活史等微观史学,资料上也更关注档案、日记、书信、个人传记,以及以社区、建筑为主题的田野调查方法。这些东西虽说不上有多新鲜,但至少可以让电影史研究的触角延伸到都市生活的方方面面,阐幽发微,从某些历史的细枝末节中建构起一种对电影文化的历史想象和阐释维度。说穿了,我相信电影历史不一定非从影片的创作或文本人手,而是像美国历史学家罗伯特·艾伦所说的那样,它几乎可以从任何一个地方着手研究。事实上,这不仅是一种需要我们去努力建构的学术维度,同时它也是对中国电影史研究不得不面临的某些客观限制的有效回应。譬如,早期中国电影(20世纪20-40年代)的影像文本能够保存至今的数量非常有限。今天尚能透过各种渠道看到的20年代的影片,大约只有20部左右。仅凭这些不到10%的影片,就想描绘出20年代上海电影的总体面貌,实在是有些勉为其难。想要绕过这一客观制约,唯一可行的只有在研究思路和学术方法上开辟和拓展出新的空间。
侯凯入学后不久,有一次虹口区图书馆组织了一次学术会议,主题是关于20世纪前半叶虹口的文化遗产。主办方邀请我就这个题目做一个发言。在准备过程中我发现,1932年“一·二八事变”之前,上海60余家影院差不多有一半都集中在北四川路这一条马路沿线。比较有名的像维多利亚、爱普庐、奥迪安、虹口、上海、广东、融光等。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高密度的影院集聚?它与虹口的市政、经济、文化和消费的关系究竟如何?想要厘清这个问题不太容易,必须要搜集和研读大量史料和城市档案才能找到答案。我就把这个题目抛给了侯凯,让他去查资料,写一篇早期虹口地区电影文化消费的小论文。至于怎么写,说实话我自己心里也没底。我只是告诉他两条原则:第一,要秉持多因论,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考察;第二,要多重举证,避免孤证妄断。最开始,我凭直觉认为,地处苏州河以北的虹口之所以影院密集,可能与地价相较于苏州河以南的黄浦一带更为便宜有关。可事实是不是这样呢?就要拿具体的史料和数据说话了。这是侯凯工作的第一步。等到这个问题解决了之后,又要进一步追问,地价便宜,影院成本低,那么观众从哪里来?怎么来?侯凯又顺着这一问题继续挖掘档案史料。如此反复,自我反诘,不断从历史档案中找寻新的答案。最终,这篇论文从地价、交通、票价、周边消费(餐饮、购物等)及苏州河以北公共租界的居民构成等几个不同侧面给出了答案。侯凯后来以个人名义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这篇文章,受到电影史学界同行和专家的称赞和好评,专家们认为其史料扎实、论证充分,涉及一般研究者不太注意的早期电影消费与城市空间彼此互动的问题。这部分内容后来就成为侯凯博士论文最早成形的一个论述板块。
接下来一个与此相关的话题,就是最被传统模式化的电影史写作忽视乃至排斥的电影消费和文化体验部分。事实上,在一个更为宏阔的史学视野中,这个话题理应与电影的生产机制一样,被视为电影文化最核心的部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影传人中国。在它的广泛影响下,上海市民的集体心理、公共舆论、文化经验与社会时尚都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电影不仅改变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也改变了他们作为社会大众的感官机制,并以此方式,引导并参与了他们精神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这个侧面,我们过去的电影史关注和分析得非常不充分。
侯凯,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5年6月,毕业于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现为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获电影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电影史、海峡两岸电影研究等。在《文艺研究》《当代电影》《电影艺术》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曾独立主持省部级社科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等多个课题。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价值意义
二、研完现状与相关文献
三、概念厘清与时空界定
旧、诠释路径与方法调用
第一章 电影传入上海与影迷身份建构
第一节 “光影”未见之时的上海城市娱乐
第二节 幕布开启与上海电影消费初兴
一、香港OR上海?电影传入中国之略考
二、“寄居”生态与消费初兴
第三节 影迷身份的建构与生成
一、独立姿态:专门影院的出现与建设
二、受受众之争:电影的逆袭
二、“影迷”出现与身份生成
第二章 异度空间与社会分层:上海早期影迷生态考察
弟一节虹口:中国影迷的最早聚集之地
一、中国电影放映事业的滥觞与渊薮
二、虹口影院集群的成因查勘
三、虹口影迷的摩登生活
第二节 异度空闻的多元诱因
一、上海城市空间:一市三泊与两界六区
二、区域分布、影院分级与社会分层
……
第三章 银幕之外的另一种“凝视”:影迷与电影、明星的互动
第四章 早期“迷影人”:文人影迷的个案研究
第五章 影迷话语空闻与现代意识萌生
结语
参考文献
启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