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发展中的决策问题研究/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生态宜居城镇
定 价:58 元
丛书名: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生态宜居城镇
- 作者:张嫄 著,齐康 编
- 出版时间:2019/12/1
- ISBN:9787564187644
- 出 版 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F299.21
- 页码:161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城镇化建设和城市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形成多层次的城镇体系、多中心网络型的国土开发格局,人口和产业将继续向中心城市和大城市群集聚,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56.1%。未来20年,我国城镇化在保持必要增速的同时,也面临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提高国土开发效率和整体竞争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完善基础设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诸多挑战;与此同时,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发展不平衡始终存在,区域分化现象明显,部分资源型城市出现产业衰退等突出问题,下一步政策调控的关注点将逐步由城市的行政区向经济区和类型区转变,更加注重涉及国土开发和空间布局等顶层规划的统筹融合,完善国家空间体系规划。
《中国城市发展中的决策问题研究/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生态宜居城镇》针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中国城市发展决策问题展开研究,构建城市决策体系的基本理论逻辑和分析框架,结合案例进行实证研究,探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城市发展决策建议和实用工具。
《中国城市发展中的决策问题研究/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生态宜居城镇》适用于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建筑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者及爱好者阅读参考。
张嫄,博士,注册咨询工程师。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资源与环境业务部应对气候变化处副处长。工作领域为应对气候变化、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公共事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接受国家发改委、地方政府委托,从事政策研究、规划咨询、项目评估和管理咨询。自2006年以来,主持或参与的国家咨询项目100余项。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主要研究基础
1.2.1 研究基础
1.2.2 资料基础
1.2.3 依托基础
1.3 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
2 相关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研究综述
2.1.1 城市研究的多元视角
2.1.2 决策科学研究进展
2.1.3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2.2 本书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
2.2.1 多学科融合的城市科学理论基础
2.2.2 决策科学的理论框架
3 中国城市发展和特色城镇化概貌
3.1 历史回顾
3.2 演进特征
3.3 动力路径
3.3.1 动力机制与模式
3.3.2 计划机制
3.3.3 市场机制
3.3.4 外向机制
3.4 发展趋势
3.4.1 城镇化的一般规律
3.4.2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趋势
4 城市决策的对象、需求与目标
4.1 城市的概念、起源与发展
4.1.1 城市(城镇)的本质与内涵
4.1.2 中国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4.1.3 中国城市发展特征分析
4.2 中国城市面临的挑战
4.2.1 中国城镇化特点及发展态势
4.2.2 中国城市面临的挑战
4.2.3 决策城市倾向带来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
4.2.4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4.3 国内外城市发展趋势
4.3.1 国际城市发展趋势
4.3.2 中国城镇化发展态势
4.4 决策目标:新型城镇化道路
4.4.1 背景分析
4.4.2 指导思想
4.4.3 发展目标
4.4.4 全球视野下的城镇化模式
5 城市决策的主体、组织与结构
5.1 中国决策体制的形成与基本特征
5.2 决策结构及其改革进程
5.3 中央与地方分权
5.3.1 纵向分权的利弊
5.3.2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考虑
5.3.3 两个积极性的基本思路
5.3.4 经济手段与政治授权
5.4 中央与地方关系模式
5.4.1 单一制
5.4.2 碎片化权威理论
5.4.3 事实联邦主义理论
5.4.4 委托一代理模式
5.5 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
6 城市决策的方法、工具与应用
6.1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决策方式
6.1.1 决策方法以经验决策为主,决策科学化程度不高
6.1.2 决策方式过于封闭,开放程度不高
6.2 决策方式改革
6.2.1 从经验决策为主转向经验决策与科学决策相结合的科学决策
6.2.2 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论证制度
6.2.3 在决策过程中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
6.2.4 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和工具参与决策过程,提高决策的精确度
6.3 案例分析:城市规划决策模式
6.3.1 城市规划决策定义、本质与特点
6.3.2 城市规划决策失误分析
6.3.3 主要决策模式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6.3.4 案例分析:福建省中心城市框架规划研究
6.3.5 案例分析:面向2030年的六安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6.4 中央政府决策模式演变
6.4.1 内部集体决策(“一五”至“二五”前期)
6.4.2 “一言堂”决策模式(“二五”后期至“四五”)
6.4.3 咨询决策模式(“七五”至“九五”)
6.4.4 集思广益决策模式(“十五”至“十二五”)
7 城市决策的机制、行为与程序
7.1 机制与决策机制的定义
7.1.1 机制的概念
7.1.2 决策机制的定义
7.2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决策机制
7.2.1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决策机制特点
7.2.2 决策形式和决策机制改革
7.3 中国式共识型决策模式
7.3.1 “开门”机制
7.3.2 “磨合”机制
7.3.3 案例分析: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应用
7.4 现代决策分析方法综述
7.4.1 决策的类型
7.4.2 决策分析的概念、分类和基本原则
7.4.3 决策分析的步骤
7.5 决策失误的成因与对策
7.5.1 无决策程序引起的决策失误
7.5.2 违背决策程序引起的决策失误
7.5.3 决策环节上的问题引起的决策失误
7.5.4 减少决策失误的对策
8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下一步的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