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自个儿的江湖》(上、下)描绘了68位金庸的少年同窗、患难知己、亦师亦友、武林盟友、君子之交和晚年知遇,着眼于“那人”与金庸发生交集的立体面,又着墨于“那事”与金庸碰撞后所闪现的火花,能让人从中触碰到几代人的心灵世界——他们坚韧、自信、睿智。作者认真严肃而又叙述从容,真实、揭秘的同时注重保护隐私,独立、深刻的同时保持幽默、深情。
金庸,在每个江湖人的心中,不止是武侠;朋友,在每位社会人的眼里,不止是仁义!
金庸笔下世界道尽人生真味,朋友圈里藏有侠义风骨。
该书作者是金庸的“海宁小老乡”、金庸学术研究会理事,为我们讲述了金庸武侠书里书外的隐秘故事,金庸师友圈里圈外的传奇人生。
蒋连根,1955年生,金庸唤他“我的海宁小老乡”。笔名耕夫、恋耕、鸣雁等,早年入伍学习新闻采写,退役后以新闻记者为职业,在《海宁日报》工作三十余年,2015年荣获中国资深新闻工作者荣誉证章(中国记协颁发)。曾担任金庸学术研究会理事、徐志摩研究会理事,曾出版《名人家园》《金庸和他的家人们》《金庸和他的师友们》等著作。
目录(节选)
……
同行同事同年大先辈
——武侠前辈梁羽生
《司马卓传奇》作者“郁秋”
——首任《明报》总编辑潘粤生
他揭开了“金学”序幕
——“代笔”倪匡
金庸梁羽生的“催生婆”
——老报人罗孚
依恋旧时月色
——自称“明月恋人”的董桥
香江健笔师出“明”门
——著名专栏作家林山木
金庸的“小字辈朋友”
——消息发布人潘耀明
俩老头见面,还唤他“小查”
——“快乐画家”黄永玉
最早明白金庸小说天下第一
——美籍华裔学者陈世骧
金庸最佩服的“棋圣”
——“大国手”吴清源
他首开金庸小说博士课
——北大教授严家炎
为了“金石姻缘”开张“金庸茶馆”
——“红学”专家冯其庸
他为镛记做了“射雕英雄宴”
——美食家蔡澜
他跟金庸争辩秦始皇之好坏
——台湾作家柏杨
相识在机缘,相知于佛缘
——“镇港之宝”饶宗颐
第一个读金庸小说的科学家
——华人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
挥剑而舞,始终是一介书生
——老报人董千里
“在徒弟当中我最喜欢金庸”
——行过大礼的棋师聂卫平
半个世纪的老朋友
——电影江湖盟主邵逸夫
一面之缘,怨怼三十年
——“自由斗士”李敖
曾与金庸研究“珍珑棋局”
——棋界元老陈祖德
他比我这个“大教授”高一辈
——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
“明月”照耀下的香港俞平伯
——红学家林以亮
记得金庸窗前那一盏孤灯
——香港女作家亦舒
红过脸,兄弟还是兄弟
——“明月”主编胡菊人
落拓江湖一剑轻
——金庸电影的“百万导演”张彻
金庸说“武侠小说就看瑞安了”
——“咖啡作家”温瑞安
做了“月老”,爱情却成游戏
——金庸剧填词人黄霑
西施的美丽应该像她
——小龙女的原型夏梦
为金庸小说“解禁”而游说
——台湾出版界“小巨人”沈登恩
金庸封笔后宗师传位于他
——台湾武侠小说家古龙
读不进去鲁迅就读金庸
——鲁迅研究专家钱理群
朋友么,骂过了还是一对真兄弟
——金庸剧制片人张纪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