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数千年的临床实践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不少安全、方便、效用显著的老药名方,它们是历代医药学家经过千百年医疗实践创造、总结的有效方剂精华,可谓是“久经考验”,这些老药名方的应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很多老药名方被加工成了中成药,并且这些中成药大多数为非处方药。也就是说,这其中的很多中成药无需医生的处方,患者就可以在药房买到。相对于中药水煎剂来说,中成药无需煎煮且方便携带,更重要的是,这些中成药在服用时不存在像服用水煎剂时特有的异味刺激,这些因素使得中成药更便于患者服用。
此外,一般情况下,中成药每次需用的中草药量远远少于中药煎剂,相较于中药煎剂而言,具有少量长期服用的特点,可主要用于慢性病及体质的调治,尤其是在症状被控制后的病后恢复阶段,其运用更为适合。俗话说得好,“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多种因素作用于人体,经过相当长的时间积累才会导致疾病,因此治疗疾病也理所当然地需要一定的时间。中成药显然是非常契合这类情况的。
中成药都是基于中医理论创立,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运用的,但大多数老百姓对于中医基础知识的理解却常常很有限,再加上很多中成药的说明书存在中西医病名及中西医症状等术语混杂的现象,这些情况常妨碍了中成药的有效应用。实际上,西药通常是针对西医的病症而设,而中成药则是针对中医的“证”而设。所谓“证”,实际上是指一类病理状态,它可散见于多种西医病症当中,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一个西医的病症并不能都归属于同一个中医的“证”,这就造成在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上会出现一些困难。
本书主要介绍一些常用且基于老药名方开发的中成药,并介绍了这些方药创立所基于的中医理论,以期读者在使用名方及中成药时能更加合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