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钧作品系列:<古文观止>化读》作者化读《古文观止》经典名篇,首先把字义、句法、典故、写作者的知识背景、境况、写作缘由等解释清楚,也就使文言文的字面意思晓白无误,写作者的思想主旨凸显,在此基础上推进.分析文章的谋篇布局、修辞技巧、论证逻辑、风格气势等,使读者能对文章的优长从总体上加以把握、体会、最后再进一步,能以博学和自身的人生境界修为闸释古人的精神世界,此尤为其独到之处。
《〈古文观止〉化读》的写作,起因于王鼎钧在一个读书会上讲《古文观止》,发现读者对文言文非常隔膜。翻译成白话后的精美篇什,读者又觉得索然寡味。如何超越外在语言形式,将文言和白话的内在精神打通,使读者在白话思维中亦能领略文言文学的辞章、意境之美和它的深致、高妙之处?他想到的词是“化读”,即“大而化之,食而化之,化而合之,合而得之”。
落实在文章当中,王鼎钧首先把字义、句法、典故、作者的知识背景、境况、写作缘由等解释清楚,也就使文言文的字面意思晓白无误,作者的思想主旨凸显。在此基础上再作推进,分析文章的谋篇布局、修辞技巧、论证逻辑、风格气势等,这是使读者能对文章的优长从总体上加以把握、体会。如果说这两点很多的文言通释文章也能做到,那么再进一步,能以博学和自身的人生境界修为出入古人的精神世界,甚至与古人的心灵对话,就是鼎公的独到之处了。举个例子,在解读王阳明的《瘗旅文》时,他能从这篇为小吏之死所做的挽歌中体会到作为贬官的、作为哲学家的、作为儒教政治家的王阳明的三重心意,以此发现作文者的心境和大格局。解读唐顺之的《信陵君救赵论》亦是如此,为何唐顺之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否定信陵君行为的正当性,否定魏王的失责?王鼎钧对他大一统的国家观念之下的君道、臣道原则剖析得入木三分。
由此来读文言文,就不仅与古人“同情”,更能从这些经典之文中学习到有用的创作方法,这是王鼎钧在化读过程中时刻注意提醒读者的,他就像一位向导,不时地指点后来者前面有何风光,这风光可以从哪些角度来看它的妙处。归根结底,他是要白话文语境中的读者懂得古典美文的精髓,更懂得这精髓依然可以活用到我们的语言行文之中。有人评论《化读》是“古典文学和现代散文之间的桥梁”,可谓深契作者愿心。
那些年,我常常怀念我的中学生活,一心想为正在读中学的年轻人写点什么,我写的时候觉得与他们同在。我陆续写了五本书跟他们讨论作文,也涉及如何超越作文进入文学写作,这五本书在出版家眼中成为一个系列。现在,我重新检视这一套书,该修正的地方修正了,该补充的地方加以补充,推出崭新的版本,为新版本写一篇新序。
《作文七巧》
先从《作文七巧》说起。我当初写这本书有个缘起,有人对我说,他本来对文学有兴趣,学校里面的作文课把这个兴趣磨损了、毁坏了!我听了大吃一惊。
想当初台北有个中国语文学会,创会的诸位先进有个理念,认为文学写作和文学欣赏的能力要从小学、中学时代的作文开始培养,作文好比是正餐前的开胃菜,升学前的先修班。我是这个学会创会的会员,追随诸贤之后,为这个理念做过许多事情。早期的作文和后来的文学该有灵犀相通,怎么会大大不然?
我想,作文这堂课固然可以培养文学兴趣,它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帮助学生通过考试,顺利升学,这两个目标并不一致,当年考试领导教学,在课堂上,老师可能太注重升学的需要,把学生的文学兴趣牺牲了。
那时候,沧海桑田,我已经距离中国语文学会非常遥远,不过旧愿仍在。我想,作文课的两个目标固然是同中有异,但是也异中有同,文学兴趣是什么?它是中国的文字可爱,中国的语言可爱,用中国语文表现思想感情,它的成品也很可爱,这种可爱的能力可以使作文写得更好,更好的作文能增加考场的胜算。
于是我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写成这本《作文七巧》。记录、描绘、判断,是语文的三大功能,这三大功能用于作文,就是直叙、倒叙、抒情、描写、归纳、演绎,各项基本功夫。我从文学的高度演示七巧,又把实用的效果归于作文考试,谋求相应相求,相辅相成。我少谈理论,多谈故事,也是为了保持趣味,也为了容易记住。
王鼎钧,山东省兰陵人。1925年出生于一个传统的耕渎之家;1949年到台湾,服务于(台湾)中国广播公司、(台湾)中国电视公司,还曾担任过多家报利副刊主编;1979年应聘至美国的大学主编双语教材,之后定居纽约至今。
王鼎钧的创作生涯长达半个多世纪,著作近四十种。从六十年代早期的作品到1975年《开放的人生》,再到八十年代初期《作文七巧》,其“人生四书”“作文四书”等作品在台湾销行极广,至今不衰。
自七十年代末期起,王鼎钧开始《碎琉璃》等独树一帜的文学创作;1988年《左心房漩涡》出版之后,更被誉为“当之无愧的散文大师”。
从1992年至2009年,王鼎钧历时十七年陆续发表“回忆录四部曲”。这四川卷书融入人生经历、审美观照与深刻哲思于一体,显示一代中国人的因果纠结、生死流转。
新版自序
1.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2.王羲之:兰亭集序
3.苏轼:前赤壁赋
4.苏轼:后赤壁赋
5.苏轼:范增论
6.苏轼:晁错论
7.刘基:卖柑者言
8.柳宗元:捕蛇者说
9.范仲淹:岳阳楼记
10.宋濂:阅江楼记
11.方孝孺:豫让论
12.唐顺之:信陵君救赵论
13.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14.韩愈:祭十二郎文
15.王守仁:瘗旅文
16.袁宏道:徐文长传
17.刘基:司马季主论卜
18.陶渊明:归去来辞
19.李白:与韩荆州书
20.李华:吊古战场文
21.杜牧:阿房宫赋
22.韩愈:送孟东野序
23.王安石: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24.韩愈:讳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