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是哲学和文学的高妙结合,《庄子》以其深邃的思想哲理与超绝的艺术魅力对中国文化建构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中国文化的世界传播,《庄子》也在海外流传开来,但西方学者关注的重点是庄子的哲学思想,《庄子》作为文学文本在异质文化中获得了怎样的阐释和表达值得关注。
本课题从当代西方庄学研究中,提取文学相关部分,梳理《庄子》作为文学文本在异质文化中的传播与接受,以深化对海外庄学研究的认识,拓展《庄子》文学研究的视域及内涵。基于跨文化研究参照系设置的需要,首先梳理国内《庄子》文学研究的关注重点及主要成果,析出具有典型意义的《庄子》文学品格。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构架
第二章 《庄子》文学的本土研究
第一节 《庄子》文学特征研究
第二节 《庄子》文学成因研究
第三节 《庄子》文学类型研究
第四节 《庄子》文体形态研究
第五节 《庄子》寓言研究
第六节 《庄子》文本结构研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庄子》文学的跨文化书写
第一节 《庄子》西译的历时性描写
第二节 《庄子》译本的多元形态
一、理雅各译本——以忠实原典为追求的《庄子》
二、冯友兰译本——偏重哲学思想译介的《庄子》
三、林语堂译本——保持原作风格的《庄子》
四、华兹生译本——思想性和文学性兼顾的《庄子》
五、葛瑞汉译本——篇目排列独具一格的《庄子》
六、梅维恒译本——注重原作文学成就的《庄子》
七、汪榕培译本——以可读性为中心取向的《庄子》
第三节 《庄子》文学特色的跨语际表达
一、《庄子》寓言的翻译
二、《庄子》修辞格翻译——以《逍遥游》为例
三、《庄子》文言虚词翻译——以《逍遥游》为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庄子》文学的跨文化解读
第一节 《庄子》文学的西方出场
一、翟理斯对《庄子》文学的引介
二、华兹生对《庄子》文学的阐发
第二节与翻译同步的《庄子》文学研究
一、从语言与故事入手——葛瑞汉的《庄子》文学解读
二、多视角的比较——梅维恒对《庄子》文学的解读
第三节 《庄子》寓言文学的多维度阐释
一、《庄子》寓言的生态学解读
二、《庄子》寓言故事的意义解析
第四节西方文学创作中的《庄子》
一、王尔德对《庄子》的解读与回应
二、尤金·奥尼尔和《庄子》的相契相通
三、博尔赫斯对《庄子》的心仪与呼应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跨文化对话中的《庄子》文学
第一节后现代理论对庄子思想的接引
一、后现代理论与《庄子》的亲缘性
二、庄子与海德格尔
三、庄子与德里达
第二节 《庄子》文学的后现代阐释
一、《庄子》的边缘立场
二、《庄子》的诗意风格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l “庄周梦蝶”10种英译文
附录2 “朝三暮四”4种英译文
附录3 “浑沌之死”4种英译文
附录4 逍遥游(原文)
附录5 《逍遥游》文言虚词“之”字翻译的汉英平行对比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