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时期党群关系建设的历史考察:人民至上 力量之源(1930-1934)
定 价:48 元
- 作者:雷志敏 等 著
- 出版时间:2020/6/1
- ISBN:9787503568114
- 出 版 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D261.3
- 页码:274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中央苏区时期党群关系建设的历史考察:人民至上 力量之源(1930-1934)》秉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以中国共产党首次局部执政时期即中央苏区时期的党群关系建设为研究对象,依托历史事实着力研究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如何将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群众关系理论创新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实践,初步构建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党群关系理论和实践新形态。在此基础上,总结和阐释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群关系建设的基本经验及其现实启示。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本书的缘起、意义、文献综述
一、问题的提出
二、选题意义
三、引用综述
第二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框架
三、创新点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与群众关系建设的论述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与群众关系的论述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群关系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与群众关系的论述
一、列宁对执政党密切联系群众必要性的认识
二、列宁关于执政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途径和方法
第三章 中央苏区时期党群关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1921-1927年中国共产党党群关系建设的初期实践
一、建党前后: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群关系建设的最初实践与认识
二、1924年到苏区建立前:中国共产党党群关系建设的实践
第二节 大革命失败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一、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血腥镇压工农革命运动
二、面对白色恐怖,中国共产党高举武装斗争旗帜
三、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特点
四、中共领导武装斗争初期阶段的经验教训
第三节 中国革命重心转移到农村面临的机遇与考验
一、近代中国基本国情与中国革命重心转移到农村的历史必然性
二、赣南闽西区域农村社会经济结构与农民的政治经济地位分析
第四章 中央苏区时期党群关系建设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中央苏区的创建与党群关系建设面临的新考验
一、星星之火的点燃:从井冈山到赣南闽西农村根据地的创建
二、中央苏区创建时期党群关系面临的局势
第二节 中央苏区时期党群关系建设的举措与作用
一、经济建设:夯实党群关系的物质基础
二、加强党的建设:处理好党群关系的关键
三、加强文化教育:巩固党群关系建设的思想基础
四、民主政治建设:启蒙农民当家作主的意识
五、建设廉洁政府:处理好党群关系的保障
第三节 中央苏区时期党群关系建设的手段与特点
一、时刻密切联系群众,实现好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强化思想建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三、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四、加快经济发展,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党群关系理论的新认识
第一节 几个重要概念的内涵、联系、区别
一、政党、群众的基本内涵
二、关于党群、干群关系的区别与联系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党群关系理论自新认识
一、中央苏区时期党群关系建设的新发展
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党群关系建设的新认识
第六章 中央苏区时期党群关系建设的基本经验
第一节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进奠基增力
一、为中央苏区的巩固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进增强动力
第二节 中央苏区时期党群关系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是加强党群关系建设的重要保证
二、关心群众生活、维护军民关系是加强党群关系建设的必要前提
三、密切干群关系是加强党群关系建设的必经之路
四、强化联系群众的制度建设是加强党群关系建设的有力保障
五、在思想和方法上,牢固树立和贯彻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工作作风
第七章 中央苏区时期党群关系建设的历史价值与启示
第一节 中央苏区时期党群关系建设的历史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中国的初步实践
二、为党的群众路线的成熟与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成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重要来源之一
四、为‘‘反围剿”的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
五、有利于党局部执政的尝试及其自身建设的加强
第二节 中央苏区时期党群关系建设的现实启示
一、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
二、加强对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
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四、落实维护群众利益的方针政策
五、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人民民主的道路
六、坚持反腐倡廉是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