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饶之海》是一部“大河小说”,即多卷本连续性并带有历史意味的长篇巨著,四部曲将三岛的浪漫、唯美与古典主义发挥到了尽美之境,为其文学生涯画上了句号。
《春雪》是《丰饶之海》四部曲的第一部。小说描写了主人公松枝清显的恋爱悲剧和他的死,是三岛文学艺术美的升华。松枝清显与伯爵的女儿聪子相恋,在聪子被天皇敕许给洞院宫三王子治典王之后,仍与她保持联系并且让她怀了孕。聪子堕胎之后在月修寺私自削发为尼,清显亲赴月修寺欲会见聪子,被聪子婉拒。清显心力交瘁,回到东京次日离开了人世,年仅二十岁。作者在这部作品中贯穿了“优雅的犯禁”和“亵渎的快乐”的对立,将他对美的极端追求在书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小说也因此浸润着东方艺术的神秘色彩。
1、三岛由纪夫作为日本战后文学大师之一,不仅在日本文坛拥有高度声誉,在西方世界也受到极高的评价。在三岛由纪夫逝世五十周年之际,对其作品的进行整理出版,不仅对于三岛由纪夫的研究者、粉丝极具纪念意义,对文学界而言也十分有价值。
2、“丰饶之海”四部曲作为三岛的集大成之作,将三岛的浪漫、唯美与古典主义发挥到了尽美之境,历来受到文学界的高度评价。《春雪》作为四部曲的开篇,重要程度更是不言而喻。
3、译者陈德文是著名的日本文学翻译家,其翻译作品优秀,深受读者好评,译文质量有保证。
三岛由纪夫
みしまゆきお 1925-1970
本名平冈公威,日本战后文学的大师之一,小说家、戏剧家。
三岛由纪夫被称为“日本传统文学的骄子”,亦有“日本的海明威”“当代日本的达?芬奇”之称,曾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是著作被翻译成英文等外语版本最多的日本当代作家。为了纪念他,日本还设有三岛由纪夫文学馆,并于1988年创办了三岛由纪夫奖。三岛的主要作品有《假面的告白》《潮骚》《爱的饥渴》《金阁寺》《春雪》《奔马》《晓寺》《天人五衰》等。
一
松枝清显在学校里听人谈起日俄战争,问他最亲密的朋友本多繁邦,还记不记得当时的详细情景。可是,繁邦也大都模糊了,只是朦胧地记得当时被带到门口去看提灯游行。清显以为那场战争结束那年,两个人都已经十一岁了,按理也该记得更清楚些。尽管同学们谈起当时的情景来个个扬扬自得,但大都是从大人们那里贩卖来的,为自己的一知半解装点装点门面而已。
松枝家族中,清显有两个叔叔在那场战争中战死了。如今,祖母依然作为两个儿子的遗属继续领取抚恤金。她不把这笔钱花掉,而是搁在神龛上了。
或许是这个原因,家中也保有日俄战争的影集,其中给清显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明治三十七年六月二十六日题为《凭吊得利寺附近战死者》的一张照片。
深褐色的油墨印制的照片,和其他杂乱的战争照片迥然不同。奇妙的绘画式的构图,数千名士兵,不论怎么看,都像画中人物一般配置得十分得当,整个画面的效果都集中于中央一根高高的白色墓标。
远景是一带模糊的倾斜的山峦,左首展开宽阔的山裾,并徐徐隆起;右首的远方是稀稀落落的小树林,消失在黄尘的地平线上。代替山峦渐渐向右首升起的树林之间,透露着灰黄的天空。
前景中有六棵高大的树木参天而立,以适当的间隔各自保持着平衡。树的种类不清楚,但枝干亭亭,梢头的一簇簇树叶在狂风里悲壮地飘扬着。
广阔的原野远处放射着微光,近处的荒草随风披拂。
画面的正中央有一个插着白木墓标和飘卷着白布的小小祭坛,可以看见上面放置的鲜花。
其余都是士兵,有几千名士兵。前景中的士兵一律背向着这边,军帽上挂着一块白布,肩上斜斜地襻着武装带。他们都没有排成整齐的队列,而是这里一团,那里一堆,低垂着脑袋。只有左角前景中的几个士兵,宛如文艺复兴绘画中的人物一般,用半个黑暗的脸孔冲着这边。左首深处,原野的尽头无数士兵分布成巨大的半圆,人数众多,自然认不出谁是谁来,远远地麇集在树林之间。
无论是近景的士兵还是远景的士兵,都映现着奇妙的微光,绑腿和长靴的轮廓闪闪发亮,俯伏的颈项和肩膀的线条也亮晶晶的。整个画面也因此而充满了无法形容的沉郁的气氛。
所有的人都向着中央小小的白色祭坛、鲜花和墓标,献上海浪般奔涌而来的心灵的狂涛。漫山遍野庞大集团的一种言之无尽的悲思,犹如一个沉重的巨大铁环向中央徐徐收缩……
正因为是一张深褐色的老照片,它所酿造出的悲哀是无边无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