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表演形体动作基础教程》按照本科教学大纲的要求与进度编写,可以与教学大纲配套使用,目的在于使本课程的理论课教学趋于规范。编写的初衷是,一方面,为教师的理论课授课提供一个思路;另一方面,也为本科学生的基础理论学习与考试提供一本内容相对集中的参考书。
形体动作训练是影视表演艺术专业基础课之一,它的教学内容包括基础技能与基础理论两部分。《影视表演形体动作基础教程》是为该课程基础理论教学部分编写的教材。
由于形体动作训练的边缘学科性质,在课程开设之初的20世纪50年代,几乎没有可供直接参考借鉴的任何经验与资料。作为课程的奠基者,原形体教研组组长侯寄南教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通过潜心的研究与探索,在该领域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尤其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时至今日,在经历了几代形体教员辛勤耕耘之后,该课程的建设日趋完善。《影视表演形体动作基础教程》的编写首先体现着对前辈专家学术成果的继承。
《影视表演形体动作基础教程》在承袭前辈专家相关成果的基础上,也融人了我们在长期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观察思考与总结,既传承了老教员传统训练方法中的精华,也突出了中青年教员在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上的探索与创新。
《影视表演形体动作基础教程》按照本科教学大纲的要求与进度编写,可以与教学大纲配套使用,目的在于使本课程的理论课教学趋于规范。编写的初衷是,一方面,为教师的理论课授课提供一个思路;另一方面,也为本科学生的基础理论学习与考试提供一本内容相对集中的参考书。
附录中的“形体素质基本训练”是我们平时部分课堂训练方法的介绍。
附录中的“教学研究论文汇集”是近几年我们在国内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这些论文的关注点包括演员培养过程中形体训练的价值、风格化动作技能的教学探索、演员形体训练内容的多元化等。
《影视表演形体动作基础教程》同时可作为表演专业的大中专学生形体动作课的教材,也可作为影视表演爱好者的学习参考书。
在此,我们要感谢在教材编写出版过程中院系领导给予的大力支持,感谢前辈专家侯寄南教授给予的悉心指导与授权,感谢中国电影出版社领导及刘仰宁与李春妹编辑给予的热情帮助。
宗德新,1953年出生,先后就读于北京师范学院艺术系、历史系。1978年起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形体教研组副教授,中国电影表演学会会员,中国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学会会员。主要著述:《电视表演》《电影演员形体课教材》《电影表演形体动作教程》《音乐欣赏基础教程》《乐理基础教程》《汽车模特艺术形体教程》《简·方达健美术》(合译)等。参与创作的影视作品:电影《傣女恋》,电视剧《江山往事》《血灯》,艺术专题片《中国书画名家》《美的启蒙》等。
汤旭丽,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间舞系舞蹈教育专业,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形体教研组组长、副教授,主要从事影视表演形体教学。发表的学术论文:《北京电影学院形体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形体训练对影视演员的训练价值》《论原生态民间舞蹈的文化心理》等十余篇,主要著述:《电影演员形体课教材》《电影表演形体动作教程》等。
绪论
第一章 认识身体
第一节 身体结构
第二节 身材体型
第三节 人体运动基本规律
第四节 身体自然形态与不良体态
第五节 不良体态形成原因
第二章 形体素质
第一节 解放身体
第二节 端正体态
第三节 身体塑型
第四节 增强能力
第五节 放松
第三章 形体技巧
第一节 形体表现力
第二节 形体开掘
第三节 形体感觉
第四节 形体造型
第五节 形象捕捉
第六节 音乐感受
第四章 形体语言
第一节 身体姿态与信息
第二节 形体语言
第五章 形体动作技能
第一节 武术动作技能
第二节 军事动作技能
第三节 风格动作技能
第六章 形体创作应用
第一节 形体表现基本规律
第二节 形象创造准备
第三节 形象创造要点
第四节 形体动作小品编创
附录
附录一 形体基础理论名词术语
附录二 形体素质基本训练
附录三 教学研究论文汇集
附录四 形体动作课教学大纲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