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伤寒论讲座(中日录音增补版)》系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晚年《伤寒论》讲课的“完全现场”,是在2008年出版的《胡希恕伤寒论讲座》基础上,加入日本弟子的录音,进行逐条增补,使冯世纶教授的录音能够完全还原,从而做到中日合璧,完整再现胡老的学术思想。全书稿按照《伤寒论》原文的顺序,将胡老对398条原文的讲解依次道来,理论联系实际,内容深入浅出。适合于中医临床工作者与研究者,中医院校师生,中医文化爱好者及经方爱好者阅读参考。
早在2008年,我们就整理编辑了《胡希恕伤寒论讲座》《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由学苑出版社出版。这两本书是对胡希恕先生晚年讲课的百分之百的“完全现场”实录。胡老对《伤寒杂病论》原文逐句进行详细阐释和临床发挥,由当时跟诊学习的冯世纶用录音机录下并据此整理而成。这两本书出版之后,成为广受全国经方同仁及中医界同仁欢迎的精品著作。
胡希恕作为中国现代杰出的伤寒思想家、中医临床家、师承教育家,对《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乃至“五运六气”皆有研究,尤其致力精研仲景学说,对《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研究造诣极深。其经方学说尤为注重“谨守病机”,并开创了以“八纲气血”为核心的“六经一八纲一方证”辨证体系。
胡希恕先生对于各类辨证体系皆有涉猎,熟悉脏腑经络辨证、八纲气血辨证、方证药证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临床尤其精研以“八纲气血”为核心的“六经一八纲一方证”辨证体系。《胡希恕伤寒论讲座》《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两书,即以“六经一八纲一方证”辨证体系来逐条解释《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遗憾的是,限于当年的录音条件,在更换录音磁带的时候,会造成多处间隙无法录音而“录音缺失”的情况。当年的现场录音由冯世纶教授亲手录制,动用了两台录音机同步录音。一台录音机所录磁带留在北京,另一台录音机所录磁带被日本弟子带回日本。经过冯世纶教授多方奔走,终于与胡老的日本弟子联络上了,此日本弟子提供了当年“同一录音内容”的另一个录音版本。实际上,日本弟子所保留的录音也不完整,因为他们听课中途即返回日本(而且因录音带损坏严重,音质较中国录音相差很多),但毕竟能够增补很多中国版本的“录音空隙”。
本次整理的《胡希恕伤寒论讲座》(中日录音增补版)、《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中日录音增补版),是在此前出版的《胡希恕伤寒论讲座》《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基础上,根据日本弟子录音逐条增补,补充进日本录音的新内容。虽然所增补内容在数量上并不是很多,但是毕竟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也就不留遗憾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口语体讲课的生动性与传统书面体表达的严谨性之间有所差别。但为了尽可能保留经方大家胡希恕讲课的原音原貌及生动细节,我们尽可能保持口语体的原始表达,只有在会影响读者理解、出现学术歧义,或整理者听不清楚胡老个别发音时,才由整理者用“()”或“[]”的方式进行说明或评按。
在逐字逐句审听日本弟子录音的工作中,我们也为日本弟子的严谨作风所震撼:比如,在日本版录音《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里,有大段损坏的录音,应该是磁带受损而基本没有声音,只能听到杂音、盲音,但日本弟子一丝不苟地将其留存在编辑后的文件中,我们只能听到滋滋啦啦的磁带运转的声音。这种严谨的态度让我们深感震动。所幸的是,这部分在日本弟子录音中缺失的内容,中国冯世纶教授的录音能够完全还原、弥补。
中日录音终成合璧完整版本!
经方无国界,中、日、韩乃至更多国家的经方人,在仲景学说的旗帜下,会把经方的临床和研究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胡希恕(1898年-1984年),中国现代杰出的经方家、中医临床家、师承教育家,率先提出了《伤寒论》的六经来自八纲,明确了经方治病是根据症状反应,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求得方证对应治愈疾病;经方医学是不同于《内经》的医学理论体系。
胡希恕先生作为临床效果卓著的经方大家,被中医名家刘渡舟高度评价:“每当在病房会诊,群贤齐集,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辨证准确无误,而且立方遣药,虽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得力于仲景之学也。”胡希恕先生曾经担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其“六经、八纲、方证”的辨证体系疗效卓著。作为“谨守病机派”代表的胡希恕先生”,与“脏腑经络派”代表的刘渡舟先生、“方证药证派”代表的叶橘泉先生,被誉为中国现代伤寒学术史上的三座高峰。
引言
太阳病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太阳病篇小结
阳明病篇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阳明病篇小结
少阳病篇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少阳病篇小结
三阳篇小结
太阴病篇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太阴病篇小结
少阴病篇
辨少阴病脉并治
少阴病篇小结
厥阴病篇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厥阴病篇小结
“厥利呕哕”附
一、厥
二、利
三、呕
四、哕
三阴三阳篇小结
霍乱病篇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阴阳易瘥后劳复病篇
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附录:经方大家胡希恕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