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员制度实践与思考: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特派员二十年
定 价:96 元
- 作者:余文权著
- 出版时间:2020/11/1
- ISBN:9787109273429
- 出 版 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K826.3
- 页码:153页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大32开
本书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针对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时代主题,就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进行了理论思考,提出了以科技特派员为抓手,加强科技与产业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紧密结合,构建科技特派员工作新格局的思路、路径和举措。本书还对福建省及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二十年来的做法经验做了总结和提炼。通过福建省农业科学院28个科技特派员典型人物和模范集体的事迹介绍,全景展现了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人员积极投身科技特派员事业,以示范推广农业良种良法为核心,以先进成果转移转化为纽带,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实科技支撑的群体形象。
科技特派员工作必须沿着党中央指引的路线和方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让科技兴农的大旗高高飘扬在八闽乡村。 本书能给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农民群众和更多阅读者带来有价值的思考、启迪和帮助。
发端于福建、发源于南 平的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习 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总 结基层实践、科学深化提升 、大力倡导推动的重要农村 工作机制。1999年□月,南 平市选派□□5名科技人员到 乡村开展科技服务,这□□5 名科技人员就是全国首批科 技特派员。科技特派员制度 的核心是高位嫁接、重心下 移,通过引导各类科技创新 创业人才和团队,整合科技 、信息、资金、管理等现代 生产要素,深入农村基层一 线开展科技创业和服务,与 农民建立“风险共担、利益 共享”的共同体,通过科技 示范、项目带动和技术引领 ,“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 干、带着农民赚”,激发“三 农”发展的内生动力,打通 科技兴农的“□后一公里”。 自创立伊始,科技特派 员制度就深受基层干部和群 众的欢迎,实现了搞活基层 、用活人才、激活发展的多 赢效应,并得到联合国开发 计划署等国际组织的高度评 价,作为中国经验向其他发 展中国家推介。□01□年起 ,科技特派员工作8次写入 中央1号文件。□016年国务 院出台《关于深入推行科技 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 首次在国家层面对科技特派 员工作作出制度安排,科技 特派员工作进入了全面发展 阶段。 □019年10月,全国科技 特派员制度推行□0周年总结 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 书记作出重要指示,科技特 派员制度推行□0年来,坚持 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 “三农”,队伍不断壮大,成 为党的“三农”政策的宣传队 、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 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乡村脱 贫致富的带头人,使广大农 民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 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 。要坚持把科技特派员制度 作为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乡村 振兴的重要工作进一步抓实 抓好。广大科技特派员要秉 持初心,在科技助力脱贫攻 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不 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 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是 新时代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 制度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为 福建省□□的省属农业科研 单位,二十多年来,始终主 动融入和坚持推行科技特派 员制度,产生了大量催人奋 进的典型案例和宝贵经验, 涌现出许多富有感染力和召 唤力的模范人物,为福建省 “三农”事业发展和实施乡村 振兴战略作出了较大贡献。 本书紧紧围绕党中央关 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 针对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 兴、脱贫攻坚等时代主题, 就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进行了理论思考,提出了以 科技特派员为抓手,加强科 技与产业发展,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紧密结合,构建科 技特派员工作新格局的思路 、路径和举措。本书还对福 建省及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推 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二十年来 的做法经验做了总结和提炼 。通过福建省农业科学院□8 个科技特派员典型人物和模 范集体的事迹介绍,全景展 现了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 人员积极投身科技特派员事 业,以示范推广农业良种良 法为核心,以先进成果转移 转化为纽带,为实施乡村振 兴战略和打赢脱贫攻坚战提 供坚实科技支撑的群体形象 。 □0□0年,是决胜决战脱 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收官之年,也是深入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之年。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再出征。科技特派员工作必 须沿着党中央指引的路线和 方向,增强“四个意识”、坚 定“四个自信”,坚持质量兴 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 果留在农民家”,让科技兴 农的大旗高高飘扬在八闽乡 村。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 供科技支撑的目标作出新的 更大的贡献!也希望本书的 出版,能给广大农业科技工 作者、农民群众和更多阅读 者带来有价值的思考、启迪 和帮助。
前言
构建新时代科技特派员制度新格局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二十年实践总结
新时代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几点思考
脚底有泥 心中有光——记中国科技特派员首位践行者:“一号特派员”吴敬才
扎根深山:让七叶一枝花更美绽放——记科技特派员苏海兰
让科技润泽百草芬芳——记科技特派员洪建基
促产业升级 助学子创业——记科技特派员吴志源
让茶香飘出贫困山区 香气馥郁八闽大地——记科技特派员王振康
科技让致富能手带着乡亲奔小康——乡村“领头雁”余海燕亲述科技特派员张文锦的帮扶故事
以莲为媒,握起精准扶贫的金钥匙——记科技特派员王长方
做“接地气”的科技特派员——记科技特派员余德亿
率领兽医“110”,30年扎根“三农”服务一线——记科技特派员江斌
从小山羊到“致富羊”的创变——记科技特派员李文杨
倾情科技服务 助力牧业发展——记科技特派员王隆柏
猕猴桃医生的“三农”情结——记科技特派员团队首席专家陈义挺
一个梨专家的产业扶贫路——记科技特派员黄新忠
把“小”玉米做成“大”文章——记科技特派员陈山虎
魂牵梦绕,只为甘薯愈发“甘甜”——记科技特派员邱永祥
因花而痴,为花而行,我只是一名育花人——科技特派员吴建设自述与花的“三农”情缘
把深山里的高山蔬菜育成“香饽饽”——记科技特派员薛珠政
花开宁夏的福建食用菌产业——记科技特派员林戎斌
科技:让生态田园缤纷多彩——记科技特派员陈钟佃
院县合作,让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记科技特派员陈永聪
既是“智多星”也是“财神爷”——记科技特派员吴飞龙
匠心服务 助力福建省澳洲龙纹斑产业崛起——记科技特派员罗土炎
架科技服务桥梁 到食用菌中淘金——记科技特派员应正河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助力农业产业升级——一记科技特派员赵健
扬起水稻产业现代化发展的科技之帆——记优特水稻团队科技特派员
守望乡土情结 铸就美丽乡村——记乡村规划服务团队科技特派员
发挥数字科技优势 服务特色现代农业——记科技干部培训中心法人科技特派员
化肥减施增效:让科技点燃绿色农业之光——记土壤肥料研究所法人科技特派员
构建新时代科技特派员制度新格局
余文权
□019年10月□1日,全国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0周年总结会议在北京召开。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总结基层实践、科学深化提升、大力倡导推动的重要农村工作机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破解“三农”发展问题的创新之举。二十年来,科技特派员制度已成为国家的一项重大制度安排和工作部署。广大科技特派员坚持深入农村实际,积极服务“三农”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科技特派员与生俱来的制度优势和不断完善的工作机制,在新时代背景下愈发彰显旺盛生命力,需要我们不断加以坚持和深化。
回望:二十年星火燎原
作为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策源地,福建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科技特派员工作,将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推力,推动全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头。
二十年来,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工作队伍不断壮大。据省科技厅统计,二十年来,全省共派出科技特派员16348人次。□019年,省级科技特派员已基本实现全省乡镇全覆盖。服务领域涵盖了全省十大特色农业产业,并向第二、第三产业延伸。仅由省级科技特派员领办创办的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就有5□98家。
二十年来,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工作机制不断创新。已形成“科技+书记”“科技+能人”“科技+协会”“科技+金融”“科技+流通”“科技+龙头企业+基地+小农户(贫困农户)”等多种服务模式,全面提升了乡村产业规模和发展层次。□017年福建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意见》,□019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坚持和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强化了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制度保障。
二十年来,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工作成效不断凸显。科技特派员围绕发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建立科技示范基地、科技示范大户、科技示范企业,组建产业服务组织,将技术、信息、资金、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植入农村。特别是近年来,福建省推动科技特派员服务和产业要素有效嫁接、共生融合,促进科技服务向生产、加工、检测、流通、销售等全链条、全要素服务延伸,促进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形成。通过全体科技特派员的辛勤付出,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福建工作时,倡导支持培育的水产、竹林、水果、畜禽、蔬菜等产业的年产值现均超千亿元。
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为例,作为福建省科技特派员派出时间□早和人数□多的单位之一,二十年来,始终紧紧围绕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政府、社会、百姓三个层面的需要,主动融入科技特派员工作实践,通过坚持“组织推荐与个人自愿”“个体服务与团队服务”“产业需求与服务供给”“项目带动与平台示范”“培训农民和培育主体”“落实政策与创新机制”六个有机结合,担当全省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生力军,为促进福建省“三农”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思考:靶向痛点,精准施策
总体上看,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已取得了显著成效,较好地发挥了科技□□生产力、创新□□动力、人才□□资源的作用,为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了科技支撑。但随着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阔步向前和创新驱动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工作现状与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与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工作提质增效、提升作为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科技特派员数量较多,但整体服务能力还不够均衡;科技特派员成果不少,但创新驱动还不够明显,供需对接还不够紧密,乡村内生动力依然不足;鼓励政策不少,但制度执行不够到位,激励体系有待改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项目、重点工程还不多。
坚持和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要注重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遵循党的“三农”工作总方针,组织动员更多科技人员加入科技特派员队伍,积极投身“三农”一线和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工作主战场,进一步密切与农民群众的血肉连系,做有用的科学研究、高效的科技服务。打造一支真正“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科技特派员队伍。
二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着眼乡村产业振兴的重点、短板和弱项,加快生成核心成果与关键技术,突破农业重大领域发展瓶颈制约,加强高质量科技供给,引导农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实现科技特派员人才链、创新链、价值链、成果链与产业链“无缝衔接”,形成一个“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科技特派员运行体系。
三是坚持以项目为抓手。打好全要素集成的“组合拳”,将优势资源合理配置,导入农村,推进产业链条的垂直整合和产业环节的技术集成,形成科技服务合力,搭建一个支撑乡村振兴的“大产业、大项目、大融合”的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平台。
四是坚持以创新为动力。深化经验总结和实践探索,紧追时代发展步伐,以改革的精神不断完善科技特派员激励机制,激发科技特派员在乡村创新创业创造的积极性。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