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人生没有对的路,只有你决定的路,特别崎岖艰辛的路,更要勇敢走下去。”大提琴手尤虹文,选择走一条充满挑战的路——成为哈佛人。
哈佛独树一帜的教育理念,让所有哈佛毕业生,不管身处哪个领域,都能熠熠生辉。她从4年的大学旅程中汲取成长的养分,学会在迷茫中取舍与前行,走出生命暗角,找到人生的意义。
如今,她把从哈佛学来的宝贵才识,结合自身经历和实践,总结出18堂人生设计课并悉数呈现,让读者借鉴哈佛优等生的思维方式,成就属于自己的未来。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佛,但你的人生高度不止哈佛。作为一名优秀的音乐科班生,尤虹文经过长达一年的考虑,放弃到音乐学院进修,而到哈佛大学“历劫”。四年的哈佛生活重构了尤虹文对自己和对世界的认知,困难和低谷造就了她迎难而上的品质,顺遂和荣耀印证了她破茧而出的实力。她以回忆录的形式,把哈佛教给她的学识和技能总结成18堂人生必修课,分享给渴望精进自己、亟待走出困境或勇于追逐梦想的年轻人。请你接受尤虹文的邀请,读一读这本书,继而像所有哈佛学生一样,立下壮志:只做leader(领导者),不做follower(跟从者)。
哈佛岁月,是我人生中最美好,也最艰难的日子。
如果可以,我多么想让属于19岁女孩的年少、纯真、无知和烂漫,永远存在记忆的一隅。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的故事中还剩几分真实?
英国著名脑神经学家奥利弗·萨克斯说:“记忆不是凝结的、固定的,不是普鲁斯特盛水的罐子或储藏室里的蜜饯。它无时无刻不在回忆的当下转变、分解、重新组织、重新结合。”
请容许我用最真诚的笔触将记忆中的过往一一呈现:或许在剑桥夕阳映照的河面上,能再一次倒映那似水年华;或许在哈佛校园里的星夜下,我们能一起钻进爱丽丝的兔子洞,再一次掉进青春的漩涡。
这取决于你和我要用什么方式重新找回那逝去的岁月。
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霍桑说过一句名言:“阅读容易,写作难。”高中3年,我以为我的英文写作已经驾轻就熟。然而,哈佛的写作课才让我深切领悟到霍桑这句话的真意。每年哈佛新生一进哈佛大门,都必修“英文写作课”,简称Expos(Expository Writing),即说理写作。这是哈佛大学自创校起便延承下来的传统。我当时想,申请学校时写的自传让我顺利成为哈佛人。为什么还要教我英文写作?这门课一定是个很容易打发的课程。
很快地,我感到情况不妙,先前的想法真是大错特错。Expos是所有大一哈佛生共同的梦魇。
开学第一个星期,课上先测试每个人的写作能力。不少国际留学生,甚至美国本地生,洋洋洒洒地写完整篇应考作文,最后却被刷下。假如测验没有通过,大一上学期就要上低一级的Expos 10课程,大一下学期再补修正规课程。等于这些学生要比其他人多修一学期。
开学前,我坐在宿舍,望着窗外难得静谧的哈佛园,低头看着作文试题凝思:“天啊,千万不要让我丢脸到连作文测试都没通过,悲惨到要上两个学期的写作课。”
写作考试当天,我竟然生病了,肚子痛到没法考试。舍监特意来看我,怕我没有东西吃,做了一个花生果酱三明治给我。身体舒服一点后,我前去补考,走迷宫似的穿过老旧的伯伊斯顿馆、人潮不息的马萨诸塞大道、雷蒙特图书馆和艺术区,终于到了偏远的写作中心。
考试时我的心里七上八下。我交卷后,写作中心的老师马上批改。成绩公布:我通过了!可以上高级写作Expos 20!
6.1 写作课的难度超乎想象
Expos 20写作课有20多个方向可选,包括“印度哲学写作”“美国政治运动和司法”“如何诠释简·奥斯汀”“现代戏剧”“诗词文学的极致”等,应有尽有。写作课就像五花八门的甜点,让我大饱眼福。
学校鼓励学生依个人兴趣选课。喜欢文学小说的人可以选简·奥斯汀,喜欢演戏的人可以选现代戏剧。所有通过测验的学生被随机分配后,每门课只有10人。由此可见,写作课的重点不在于课程主题,而在于学习如何下笔。
我选择了以英国记者作家乔治·奥威尔为主题的写作课程,因为我非常喜欢他的名著《一九八四》。
课表上标明了教室的位置,我好奇地找到这间神秘的教室。它在安纳伯格厅的楼梯顶端、尖塔之下,那儿可俯瞰整个安纳伯格厅。在如此奇特的地点讨论这部略带讽刺的政治寓言,真是再适合不过了。
本来以为Expos就像高中的AP(英国文学课程)一样:读好书,写报告,期末大考决定一切。事实恰恰相反,哈佛的Expos没有期末考,成绩完全由上课出席次数、发问记录和读书报告决定。作业包含短篇读书报告、期中中篇报告和期末10~15页的长篇报告。
第一次短篇作业的题目一出来,我的心就凉了半截:
请指出《一九八四》中,你认为与小说主题或议题相关且值得讨论的问题有哪些,并请提出重要佐证。请对文字内容加上两三句评论。
这什么意思?我还没上几堂课,写的也还不是真正的读书报告,只是极短篇,就要我自己评判小说主题,还必须用书中的内容加以验证。到底什么才符合老师要求的佐证?什么命题才值得讨论?标准在哪里?
我想了很久,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怎样写这篇值得讨论的极短篇。我苦苦等待,盼望灵感突然降临。Expos真是令我这个不服输的外国学生头痛不已的课程。到了大三,我才渐渐体会到Expos教我的4个思辨技巧有多重要。
6.2 写作第一步:选题
哈佛大学认为训练写作能力,就是训练思辨表达能力,对每个学生日后的成就影响深远。注重英文写作能力的原因在于,不论何时何地,拥有优质的英文写作和思辨能力不仅是必需,更是优势。
Expos改变我最深的是学会找选题。选题是写作的灵魂,有了它就值得写下去,没有就不值。每堂课后,同学们与教授的讨论总是围绕选题够不够睿智,是否深邃,能不能引发争辩而展开。报告要高分,不但取决于风格,还取决于发人深省、耳目一新的选题。
写作课上,老师举了一个例子抛砖引玉。这个选题便是讨论夏洛蒂·勃朗特的名著《简·爱》。
【写作能力即是思辨表达能力】
学校认为训练写作能力,就是训练思辨表达能力,对于每个学生日后的成就影响深远。哈佛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英文写作能力,因为不论何时何地,拥有优质的英文写作和思辨能力不仅是必需,还是优势。
表面上来看,简·爱的婚姻提升了她的社会经济地位,使她这个穷苦孤儿能和丈夫平起平坐。两人性灵契合,爱情超脱世俗。他们却因碍于婚姻模式的枷锁,让其原本脱离社会制度的平等关系慢慢变质。
这个选题令我咋舌,不但新颖,而且具有一定的争辩性,值得再读下去。
假如文章只写“简·爱的婚姻使她和丈夫的社会地位获得平等”。这是陈述事实,无法争辩,就不值得探讨。
确定选题是结果,写说理分析文在乎的是争辩的过程。千万不要找一个正反面都没有办法争辩的选题,那类文章注定平淡无奇,没办法胜出。教授可以不同意你的看法,甚至持反对意见,但是只要论证有力,教授还是会给A。
其实写文章和表演音乐很类似。我们评判表演,只需听表演者一开始拉两三个音就大概知道他的实力和音乐性。同样,教授一看第一段就知道文章有没有可读性。
大一上写作课时,最紧张也最刺激的是交报告之前同学之间分享各自的选题。大家表面聆听,其实都在暗中较劲,希望自己的选题能够出奇制胜。
找到一个好选题,就好比挖到一座金矿。
【选题练习:占领华尔街】
若要讨论这个事件,就要提出值得争辩的选题。
1.“美国‘占领华尔街’发生地在纽约”算选题吗?不算,这只是一个事实。
2. 那么“‘占领华尔街’之所以吸引大批支持者,是因为美国人终于开始追求正义”。这个选题较具争议性。但缺点是,正义的论点会变成到底要不要追求正义。
3. 假如改成“‘占领华尔街’之所以开始吸引群众,是因为长久以来美国指责他国的盲点,现在美国人自己也犯下同样的错误:权贵资本主义挂帅”。这个选题就铿锵有力,可以争辩,也可以验证,就是一篇好文章的开始。
6.3 写作第二步:证明
找到选题,接下来就要支撑选题,证明其论点。
写一篇说理分析性文章,就好比做一道迂回的数学证明题,必须用严谨的逻辑思考,一丝不苟地把文章串联得十分紧密。命题是火车的引擎,后面一串接一串的环扣就是证明。一定要逻辑清楚,确定第一节车厢不要接到第三节车厢,最后一节车厢不要接到第一节车厢等。
像前面“简·爱的婚姻”命题一例,要证明这样庞大复杂的命题,就要一段一段引经据典,举例验证。即可以先探讨婚姻和爱情、婚姻和社会经济地位的关系,再谈婚姻制度对女性和男性的冲击,进而讲平等的真义等,最后再总结论述:简·爱的婚姻到底是不是让原本平等的爱情关系变调。
再好的命题若没有验证,有头没尾,缺乏说服力,也不会被采纳。绞尽脑汁想出一个完美无瑕的命题,结果例证零零落落、无法对应,也是空谈。有时,文章证明到最后才发现,原本的命题行不通,那就只好把命题倒过来写。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最好在写文章之前,将书本仔细读透,搜集文本论据并统一梳理,就不会有此困扰。
上完一学期的写作课后,同学们就喜欢互相开玩笑。大伙儿一起吃饭时,随便说一句什么大道理,听起来有可辩性,马上就有人挑战,鸡蛋挑骨头,学写作老师睁大一双圆眼:“你提出这命题,那要怎么论证啊?”
假如无法验证,哑口无言,就会引来哄堂大笑。假如命题好,举例证明也充分,那么晚餐就会在洋洋得意中度过了。
在老家的电视节目上,我经常看到主播或评论嘉宾抛下一些空洞的大议题,却完全不举证说明。这些人要是到哈佛,在餐厅吃饭时就会被大家讨伐了,哪里还上得了电视?
6.4 写作第三步:作评判
严厉的自我批判不仅能将个人逻辑思考能力打磨锐利,更能将文章擦拭得毫无破绽。每次交报告,我们都会当自己最忠实的裁判和最无情的评审员。
每篇5~10页的Expos 报告共有3次改写和呈交机会。只要时间允许并提出特别要求,老师还会给机会让学生重写。
写作老师会问:“这是最好的文章吗?用词准确吗?构思清晰吗?选题新颖吗?每一段论证的过程还有漏洞吗?”总之,一篇没有好命题、好论证的报告,拿回来绝对惨兮兮。Expos写作老师评分非常严格。同学中不乏诗人、文字工作者、记者和作家,他们都不一定能拿到A。
哈佛的写作中心有学长、学姐帮助我们。开始写作前可以到写作中心头脑风暴一番,寻找出奇制胜的命题,一击中的。快要大功告成时,再到写作中心求助:选题是否令人心服口服,文章逻辑铺陈合不合理,论证过程是不是流畅,头尾有没有一气呵成。
为了一篇文章,费心费力,精益求精。这让我想到一句广告词 “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爱美的女人就是要花很多时间美白护肤,保养上妆,整体造型。写作过程其实就跟打扮一样,要打磨出优秀的文章就要用心,每一步骤都要斟酌再三。即使自以为完美的文章,也要尽可能地再提升20%的质量。
6.5 写作第四步:构思布局
写作和思考是一体两面。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美国著名作家琼·狄迪恩说:“我在脑中思考的理念构想,假如没有写下来,就如同没有想过一样。”可见,文字写作和逻辑思考相辅相成。好的思维需要好的写作能力来表现,好的写作也需要好的思维能力做后盾,两者密不可分。文字运用充其量只是工具,有了优秀的构思理念才能铺陈布局。
哈佛的写作老师总是建议大家写文章时,尽量给自己充分的时间,才不会急得没有办法思考。不周全或不成熟的构思,只会导致写出来的文章无法令人信服。老师曾特别推荐一篇评论美国黑人人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高分文章,第一段就足以证明构思的重要。
作者为了呈现命题,费尽心思铺陈。先谈到马丁·路德·金的声誉、理想、成就以及对于种族不平等问题的看法。他忍人所不能忍,提倡不付诸暴力的抗争运动。接着话锋一转,作者在中段点出马丁·路德·金对于自己提倡的运动产生怀疑,认为没有真正去除白人黑人之间的不平等。作者引用了马丁·路德·金的文章片段,最后才把具有极大争议性的命题完整呈现出来。
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正中要害,扣人心弦,是一个挑战世俗观点,提出反方向思考的命题:“马丁·路德·金在生命行将结束时写的文章中,字里行间已经丧失他原来提倡用非暴力追求平等的无限信心,而这信念的丧失是我们很少公开承认的。”这篇文章的命题如果是“马丁·路德·金为民主进步付出了最大的努力”,不可能得高分。因为这是人人皆知的事实,没有思辨性。
这样的结构,要花多少时间构思?显然,这样的文章不可能一蹴而就。能将整篇文章的来龙去脉、架构、重点和议题巨细无遗地铺陈,使老师看完第一段,就大概知道这篇文章要说些什么,再读下去没有任何疑惑,这就是写作课中分析写作(Analytical Writing)的上上品。
【构思布局的重要性】
这篇评论马丁·路德·金的高分作文,从开头第一段,就足以证明构思的重要性:
“提到马丁·路德·金的形象,似乎无可争辩:他是一位有理想,主张非暴力抵抗、有耐心及愿意救赎的人权斗士。在某种意义上,这位领袖拥有超人的自制力、神一般的智慧及无限的爱。也正是这些特点,使他成功领导人权运动,改革美国根本的法律制度和社会框架。但他延续下来的此种形象,让我们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在他晚年的著作中,他开始质疑他对耐心、救赎及兄弟友爱之情的立场。1958 年,他曾主张对未来深信不疑及全民享有自由平等的民主理想;在 10 年之后他对非暴力反抗更是退让一步,已不如以前坚定,认为他的信念必须重新沙盘推演。马丁·路德·金在生命行将结束时写的文章中,字里行间丧失了他原来提倡用非暴力追求平等的无限信心,而这信念的丧失,是我们很少公开承认的。”
引自《哈佛写作杂志》
6.6 不怕失败
为了赶 Expos 报告,我曾经放弃朋友好不容易买到的柏拉图剧院的莎翁戏剧票。凌晨皎洁月光下,还在马修馆拼命写报告真是令人苦闷至极。我宁可白纸黑字幻化为外面的积雪,隔天扫除一空,干干净净。学期结束,我的总成绩没有达到我的目标。付出那么多,我有些气馁。不过我鼓励自己,Expos 的滑铁卢会是我在哈佛唯一的“不佳表现”。
4 年后,我果真实现了对自己的期许。Expos 的影响是长远的,不在一朝一夕,因为 Expos 的训练彻底转变了我的英文写作和思考能力。写作课让每个哈佛生毕业后都能当写手,都学会如何选题、思辨和证明。
【哈佛写作课的四大要点】
1. 选题:命题是写作的灵魂,思路清晰的选题事半功倍。命题必须足够有力,可争辩,可论证。不能引发争论的命题就不是好命题。
2. 证明:支撑命题,证明论题,一段一段环环相扣,逻辑清晰。
3. 自我评判:严厉的自我批判能磨砺个人的逻辑思辨能力,每一个步骤都要琢磨再三。
4.构思布局:文字写作和逻辑思考相辅相成,优秀的构思理念才能铺陈布局。
尤虹文
中国台湾高雄人,从小练习大提琴,曾连续获得两届台湾地区大提琴比赛冠军。15岁时赴美,就读于克利夫兰音乐学院预备部和海瑟威布朗女子中学。3年后到哈佛大学主修经济学。毕业时荣获全校“极优学业成绩”毕业奖,并被《哈佛红报》评为“十五大杰出艺术毕业生”之一。后到茱莉亚音乐学院深造,并取得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