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数学绘本,绘就儿童数学学习的创新作品人至不惑之年,我对教育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教学内涵伴随着日新月异的教学需求不断演绎,积淀为自身的文化素养。因此,我总想做点什么,既为学生、同伴,也为自己。此前,在名思教研活动中,有幸观摩了数学绘本示范课,并与之结缘。有趣的是,201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带领刚毕业一个月的徒弟参加学区说课比赛,突发奇想地改编和整合了《谁偷走了西瓜》这一绘本故事,融入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一课。未曾想竟脱颖而出,收获了好成绩和好口碑。更重要的是,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专注和投入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使我坚定了基于数学绘本进行教学内容创生的信心。
2018年2月,我与几位徒弟开展了初期调研,欣喜又惊讶地发现,一线教师普遍对数学绘本感兴趣,有些已经围绕数学绘本下了不少功夫。这引发了一连串头脑风暴:我们的研究落脚点在哪儿?我们要达成什么样的效果?我们能为数学教学带来哪些改变?我和几个年轻的徒弟带着这些疑问,奔赴数学绘本研究这片责任田里深耕细作。
两年多来,我们聚焦数学绘本课堂教学的研讨与实践,开拓家长资源,推动亲子阅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将枯燥的数学知识编绘成美丽的画卷和趣味的故事。此研究在图画、文字、故事、数学知识间建立联系,并尝试搭建基于数学绘本的数学课程体系。
因此,本书的撰写便有了如下定位:以教材补充为初级目标。不另辟蹊径、不增加师生负担是一线教师的一致愿望。因此,贴近教材补充和拓展数学知识是我们开展研究的基本原则。陈洪杰老师认为:“教材不是学生的全部,世界才是学生的教材。”如果教育教学仅停留在教材上,或过于依赖教材,势必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习效果。用故事说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还使学生解决了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做”或“做不到”的种种问题。例如本书中《神奇的数字9》这一设计,将一个闯关绘本融入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练习课,把枯燥的计算课变成一场探索奥秘的过程。从1~9这9个数中任意选择两个不同的数组成最大的两位数和最小的两位数,然后相减,得到的结果继续如此操作,最后得到一个黑洞数“9”。这样的学习素材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这是绘本备受教师和学生青睐的原因之一。
以思维培养为过程目标。数学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培养思维的活动。通过开展探究活动,不断产生、分析、解决问题,完善或修正自我认知。数学绘本的一大优势是提供了一个现实的探究情境,学生能够紧紧围绕情境中的问题去猜想、辨析、举例和验证,从而发现其中的规律。学生时而产生了思维冲突,时而豁然开朗,时而深陷绘本内容不可自拔。这样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是培养数学思维的最佳场所。如书中《谁偷走了西瓜》这一设计,我们设置了“西瓜失窃,建立图形表象——体验‘面在体上’;罪犯甄别,深化图形表象——感受‘从体得面’;悬案侦破,形成空间观念——经历‘由面还体’;美食分享,发展空间观念——寻找‘物中有面’”四个环节,围绕“侦破失窃案”一点点展开,对面与体的关系进行了剥笋式的研究,使得学习是真正发生的,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发展都达到了空前的效果。
以素养提升为结果目标。素养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在工作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数学教育的重点则在于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数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要有一定知识储备,经过系统学习提炼出数学思想,最后形成数学素养。数学绘本有如培育数学素养的土壤,将数学知识还原于现实场景中,学生变身为故事的主角,亲历知识产生、生活问题数学化的全过程。如书中《外婆的纽扣宝盒》这一设计,可能分类标准不一样,但分类结果都是一样的。
教师带领学生研究发现,按照颜色—形状—扣眼或形状—扣眼—颜色等不同标准给纽扣分类,最后分成的类别是一样的。尽管解决问题的路径不一样,但是问题都迎刃而解了。这和我们生活中“条条大路通罗马”是不谋而合的,这就是素养培育。
我们始终从课程建设的视角进行数学绘本教学创生研究,有序推进、积累教学内容和家长资源。在这个过程中,感谢我的几个小徒弟义无反顾地追随和付出:感谢赖允珏老师在前期问卷调查、报告撰写、课例实践、教学设计、课程建设等方面做的一些工作;感谢邢楠、周宝媚老师参与课例实践、教学设计和家长资源建设;感谢孙芹红、曹冰、刘心怡老师参与教学设计和家长资源的建设。有了她们的努力才有了课题成果的面世,有了她们的参与才形成了让学生受益的教学资源,有了她们的实践才使得研究过程有趣、有声、有味。
研究路上从没有终点,我们的团队将以此阶段性成果为起点,再次起航,完善、优化、提炼更多的数学绘本应用成果,服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将其建设成较为完善的拓展性课程。
陈永畅
中小学高级教师
2020年3月9日晚上
第 1 章 缘起
第一节 问题:学生为何不喜欢数学 / 3
第二节 思索:数学教学应是怎样的 / 7
第三节 邂逅:数学绘本能带来什么 / 12
第四节 构思:数学绘本该如何融入 / 17
第 2 章 探求
第一节 调查:数学绘本教学——趋势、困境和展望 / 27
第二节 文献:基于绘本的小学低段数学教学内容创生研究 / 41
第三节 价值:数学绘本融入第一学段数学学习的价值 / 53
第四节 尝试:绘本,打开数学教学创新的另一扇门 / 60
第五节 误区:数学绘本使用中应注意的三个问题——让绘本与数学教学融合更科学 / 65
第六节 探索:数学 + 绘本的课堂魅力——基于绘本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 70
第 3 章 实践
第一节 从枯燥到生动,深化对“数”的领悟 / 85
【案例 1】《神奇的数字 9》教学设计(减法) / 87
【案例 2】《每人都有份》教学设计(除法) / 94
【案例 3】《我的小九九》教学设计(乘法) / 102
【案例 4】《宇宙小子》教学设计(万以内数的认识) / 109
【案例 5】《破旧的卡车》教学设计(认识三位数) / 115
第二节 从单向到多元,深化对“形”的领悟 / 121
【案例 6】《谁偷走了西瓜》教学设计(平面图形) / 123
【案例 7】《寻找消失的爸爸》教学设计(平面图形) / 130
【案例 8】 《公主殿下来的那天》教学设计(面积的比较) / 138
【案例 9】《我和爷爷的建筑之旅》教学设计(立体图形运用) / 147
第三节 从接受到思考,深化对“量”的领悟 / 155
【案例 10】《小熊的鱼娃娃》教学设计(测量单位) / 157
【案例 11】《时间的故事》教学设计(认识钟面) / 164
【案例 12】《上车喽》教学设计(时间计算) / 174
第四节 从被动到主动,深化对“理”的领悟 / 184
【案例 13】《外婆的纽扣宝盒》教学设计(复合分类) / 186
【案例 14】《避开恶猫的方法》教学设计(统计图) / 194
【案例 15】 《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教学设计(找规律) / 202
【案例 16】《好奇王子和花花绿绿的蚯蚓》教学设计(规律与逻辑) / 208
第 4 章 拓展
第一节 家长导读手册 / 217
第二节 学生绘本创作 /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