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读人群 :文史爱好者 历史研究者 本书所收各书作者多浸淫清末民初政坛、学界、报界和文人群体。熟视时局者如金梁、胡思敬;娴熟掌故者如许指严、吴景洲、秦翰才;兼文坛及报界颇著文名者,如张慧剑、陈邦贤、陶菊隐、陈伯熙、范烟桥、姚灵犀等。本书弥足为珍所在,是亲历清末民初诸重大事件中亲历其事者之侧记与追述文字,如汪康年、袁克文、何海鸣、张一麐、侯毅、陈赣一、张国淦、张伯驹、谭人凤、蔡运辰、涉及近代外交、政局、战事、文化思潮等几乎所有主题,如两次鸦片战争、辛酉政变、太平天国、湘淮军兴、中法战争、中俄边界交涉、甲午战争、戊戌维新及政变、废立、庚子、辛亥革命、袁氏当国、刺宋、洪宪称帝、护国护法战争、新文化运动、国民党改组直至北伐。本丛刊务求以保存史料之全豹示人,比如所收汪康年《汪穰卿笔记》(我社另有《汪康年师友书札》附索引,可与本书互为印证发明),曾见有尽删其有关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译述的版本,在本丛刊则全部刊布。
“不是历史”的“戏说”之类,似已成为许多影视观众了解历史和历史人物的最好媒介。今天,一提到乾隆,不少人马上想到的,恐怕就是《戏说乾隆》和《宰相刘罗锅》等电视连续剧所塑造的那个荧屏形象了。如果您对此有进一步探索兴趣的话,那么,许指严的《南巡秘纪》将提供这方面的更广泛、更丰富、更切实、更精彩的内容。
许指严(1875—1923,一说1925),江苏常州人,名国英,字志毅,又署子年、指岩,号甦庵,别署不才、不才子、砚耕庐主、弹花洞主等。南社社友。曾执教于南洋公学,继受商务印书馆聘请,任编辑。辛亥革命后主讲金陵高等师范,又任财政部秘书,卒以不惯官场生活,辞归沪上,以写作为生。
指严是学者而兼小说家,对清代与民国前期的史事研究,尤见成效。所著《清史讲义》、《清史拾遗》、《清鉴易知录》、《清史野闻》、《复辟半月记》、《民国十年纪事本末》、《新华秘记》等,皆为史林所重。另有《民国春秋演义》、《近十年之怪现状》、《新华梦》等说部传世。
《南巡秘纪》一书原以《南巡秘纪》和《南巡秘纪补编》分别题名,相继出版于民初。全书以乾隆皇帝六次南巡为主线,分32则专题,对相关的秘闻故实作了系统的揭述。既以较多的篇幅叙写了南巡之侈靡和官商之媚悦,又具体记述了《一柱楼诗》、《野叟曝言》等若干著名文字狱的翔实经过。至如乾隆荒淫好色、佞佛多求、亲信和珅、纵容贪墨,以及发生于南巡过程中的奇案异闻等,皆一一可见。全书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当事人物形形色色,演出了一幕幕令人感慨、发人深思的社会剧。以史料信实论,颇多可与官档文献、私家著述相印证发明处,同时也为观照当时的社会风貌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稗史逸闻。以文采论,亦以语意流畅、见解通达、富有文学性而成为同类作品的翘楚。如郑逸梅先生所赞:“虽稗官家言,然才艺神妙,其动人哀慕,竟一至于此也。”(《逸梅杂札》)
必须指出的是,作者草创此书的时代距清亡未久,受当时反清社会思潮影响,在述论中不时流露某些偏激的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弱了内容的可靠性。鉴于旧作重刊,不便大段删改原文,故在此一并说明,敬希读者在阅读、引用时注意鉴察。
这次整理,以该书的国华书局初版本为底本,并将正、补两编合为一册,加以新式标点。凡有疑问的年代、史实、经典引文等均校以正史和有关典籍,行文和排字中的显误则径行改正,校改处均不出校记。整理校点的不当之处,敬希读者批评指正。顾美华一九九六年八月自序
近现代史料笔记丛刊1
《南巡秘纪》 许指严
《光宣小记》含《清帝外纪》 金梁
《国闻备乘》 胡思敬
近现代史料笔记丛刊2
《辛丙秘苑》含《洹上私乘》《三十年闻见行录》《寒云日记》《洹上词》 袁克文
《古红梅阁笔记》含《五十年来国事丛谈》张一麐
《政海轶闻》 陶菊隐
《旅俄日记》《俄京旅话》 蔡运辰
近现代史料笔记丛刊3
《上海轶事大观》 陈伯熙
近现代史料笔记丛刊4
《新语林》《睇向斋谈往 》《睇向斋秘录》《睇向斋逞臆谈》 陈赣一
《死虎余腥录》 曹芥初等
近现代史料笔记丛刊5
《故宫五年记》 吴景洲
《满宫残照记》 秦翰才
《采菲录》 姚灵犀
近现代史料笔记丛刊6
《北洋述闻》 张国淦
《洪宪惨史》 王建中
《洪宪旧闻》 侯毅
《民国政史拾遗》 刘以芬
近现代史料笔记丛刊7
《汪穰卿笔记》 汪康年
《蛰存斋笔记》 蔡云万
近现代史料笔记丛刊8
《求幸福斋随笔》 何海鸣
《自勉斋随笔》 陈邦贤
《茶烟歇》 范烟桥
《辰子说林》 张慧剑
近现代史料笔记丛刊9
《石叟牌词》 谭人凤 撰 饶怀民笺注
《洪宪纪事诗本事簿注》 刘成禺 张伯驹 著 / 吴德铎 标点
近现代史料笔记丛刊 10
《上海鳞爪》 郁慕侠
《上海杂志》 藜床卧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