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除绪论外共12章,主要介绍药用植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等内容。涵盖育种目标与途径、种质资源等基本理论,也包括引种驯化、选择育种、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诱变与倍性育种、现代生物技术育种、品质育种、抗性育种、无性繁殖药用植物育种和品种管理与良种繁育等内容。各论共30节,按种类分别介绍30种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繁育生物学及遗传基础、育种目标、育种途经和良种繁育。
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药材好,药才好”,生产优质药材,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健康中国国家战略,造福人类健康,成为人们的广泛共识。中药材质量受诸多因素制约,其中良种是关键因素,选育优质高产的药用植物良种是提高中药材质量的当务之急。药用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和繁育药用植物优良品种理论与方法的一门科学。利用现代遗传育种技术改良药用植物品种,使其质量向着优质、稳定方向发展是药用植物育种学的根本任务,同时也是实现中药材优质、安全、稳定、可控生产目标的根本保证。因此,药用植物育种学在药用植物研究和中药材生产中都具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中药材产业迅速发展,药用植物育种学也有了更深的探索,选育出了大量的药用植物新品种,正在经历由“选”向“育”的转变。现代分子生物技术日新月异,在药用植物育种中不断被开发应用。药用植物基因组不断被解析,越来越多的品质、产量及抗性相关功能基因被验证,基因组选择育种方法、重要性状相关SNP也逐渐在药用植物育种得到应用。尽管有近百种药用植物数百个新品种被选育及推广,也有一些重要药用植物品种制度逐步建立,但与建立药用植物品种制度及保障中药材种业安全的产业发展需求仍然相距甚远。
本书针对中药资源和药用植物生产类专业教学计划,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以云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为主编单位,四川农业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吉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副主编单位,邀请有关高等院校、研究所和企业单位40多位在一线从事科研、教学的专家、教授共同编写。以求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保证了本书编写内容的科学性与适用性。
为循序渐进地介绍育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药用植物育种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除绪论外共12章,主要介绍药用植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等内容。涵盖育种目标与途径、种质资源等基本理论,也包括引种驯化、选择育种、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诱变与倍性育种、现代生物技术育种、品质育种、抗性育种、无性繁殖药用植物育种和品种管理与良种繁育等内容。各论共30节,按种类分别介绍30种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繁育生物学及遗传基础、育种目标、育种途径和良种繁育(其中12种收入纸质版,18种可在配套数字课程中查阅)。为了增强本书的新颖性,编者还收集了大量国内外药用植物育种研究资料,力求反映当今国内外发展的先进水平。
本书参考了以往出版的相关教材,收集了国内外药用植物科研的成果,同时也参考了大量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的专业文献资料。在此,向有关作者和出版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书的编写得到了主编和副主编单位的领导及教务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高等教育出版社对本书的立项和出版给予了特别关注和指导帮助;在编写过程中还得到了参编人员单位和有关企业的支持,对此谨表示诚挚的谢意。
本书的编写出版凝聚着社会和广大读者的厚爱和期望。但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真诚希望各位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今后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