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先驱夏多布里昂在其巨著《墓外回忆录》里,曾提及拿破仑流放圣赫勒拿岛时在其身边做事的中国仆人。当时的回忆录作者在他们的作品里也有相关描述。远离故国的中国苦力在圣赫勒拿受尽英国殖民者的剥削和蔑视。有证据表明,拿破仑却对“他那些可怜的中国人” 流露出友好之情和怜悯之意,甚至临终前还给他们留赠一笔钱作为回国的路费。
小说《乾隆遗子与拿破仑》的作者从历史资料的只言片语中获取灵感,发挥丰富自由的想象,构想了拿破仑与中国人的相遇与对话。为使这一对话能够平衡地展开,作者刻意塑造了乾隆大帝非婚生子君昱这个人物。
1810年,年已四十的君昱受嘉庆皇帝派遣,秘密搭乘东印度公司的商船,意欲前往英国探察这个“蛮夷”之地的国力究竟如何——其时英国人为获准在广州等口岸经商而一直烦扰清政府。被英国水手偷走了所有钱财,身无分文的君昱被赶下船,沦落为圣赫勒拿岛上的华人奴隶。1815年,拿破仑的到来改变了君昱的生活。作为岛上一个会讲英语的中国苦力,肩负秘密使命的中国皇子转而为已成英国人囚徒的西方皇帝尽忠效力。患难与共之中,两个人相互接近,彼此同情。1821年,拿破仑病逝。君昱甘愿为拿破仑守墓二十年,直到这位皇帝的遗骨被运回法国,他才离开南大西洋上的这座孤岛,回到阔别三十载的故乡热河。
本人最明显的特点是,身为中国人,却出生在另一个国度——法兰西。正常说来,法兰西不应该是自己的祖国。在我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对于本该出生并生活的故土中国,除曾读过一些西方媒体关于中华帝国的出版物之外,我诚然知之甚少。自己处于法国的实际经历和对中国的完全想象之间,不知最终如何是好,很长时间我一直受此困扰。
有一天,我从书中发现,法国和中国实体上、地理上同属一块大地,一个大陆,即欧亚大陆。我心中所感到的两个国家,各自位于这个辽阔大陆的两端,法国在西端,中国在东端,并且相距一万多公里。然而,我不禁觉得两国都在同一地域,彼此不被任何大洋或大海隔开,山水相连,徒步可达。于是,这种想法开始带给我一大欣慰。要从两个遥遥相对的吸引力之间寻求某种接近之情,便在我身上油然而生。发现法中两国同属一个地域,也利于缓解我个人之前所受的困扰,使那一直缺乏的内在连接得以建立。
自这一发现之后,对两千多年来持续不断地发生在连接远西和远东这块土地上的人文交往,我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并潜心地探究着。从亚历山大大帝东进史诗,汉朝时代罗马人首次赴华,丝绸之路把中国锦缎源源不断地输往古罗马及西方富人家中,到马可·波罗远游忽必烈大汗宫廷,等等,我寻求着欧亚大陆的连接——也系我个人连接的基础,从此一发不停。
我总如饥似渴地读书,尤其偏重于读那些反映欧亚大陆两端文明相互接近的愿望的故事。越读这些作者的著作,我越加确信,自罗马帝国以来,对于许多西方人,不论普通探险者,还是国王或皇帝,一定知道要去发现、要去征服东方最大的帝国。随着时代的变迁,这已成为伟大梦想之一。而鉴于这个泱泱帝国久难接近,那些富有想象力的征服者就更加魂牵梦绕了。
接着,时光流逝了。到了17世纪,欧洲耶稣会士们才向西方揭示了他们在神秘中华帝国发现的一切。这些传教士把向往中国的旧梦变成现实,对他们大量寄回来的报道、观感和书信等,尤其法国人大感兴趣。从而,这激起人们对这个遥远帝国文明的迷恋。伏尔泰等大作家成为中华文明及风俗的推崇者。1789年大革命后,法国甚至仿效中国的殿试科举制,选拔新的优秀人才,以取代丧失地位和世袭权的贵族。
拿破仑吸收当时的思想。众多见证表明,他与多数同时代人相反,并非对中国的伟大、强大及其文明不甚了解。如同西方历史上的所有大征服者那样,他也曾怀有征服东方的梦想。当然,对中国抱有野心的欧洲大君主,不是仅有他一人。拿破仑最凶恶的敌人——英国,也梦想在神奇的中华帝国扎下根来,以便扬其天生做生意的本性。
1995年,我读了法国19世纪最伟大作家之一夏多布里昂的遗著《墓外回忆录》全书。从有关拿破仑被囚于圣赫勒拿岛的章节之中,透过一些段落,我发现这位法国皇帝流放期间身边曾有过中国仆人。于是,我又读了拿破仑放逐孤岛的陪伴者之一拉斯卡斯所写的《圣赫勒拿岛备忘录》。书中也言及岛上英国总督曾向拿破仑派去中国奴仆一事,我便摘录了有关叙述。我还翻阅了其他同样主题的著作,但其中对流落这个南大西洋小岛的华人奴隶似乎没有更多、更具体的记载。
鉴于这一情况,寻求法中两国此时直接连接的夙愿引导我落实一个计划,即构想拿破仑与中国人的相遇与对话。在圣赫勒拿岛上,拿破仑身为英国人阶下囚,而华人则是英国殖民者的奴隶。拿破仑法国被英国及盟军打垮,而大清帝国则被英国用炮舰强行打开门户。通过法国战败皇帝和中国皇帝的子民在圣赫勒拿岛的关系,我想显示中法两国在患难与共之中相互接近,彼此同情。
若按历史事实,拿破仑代表法兰西,而其华人仆从却并非直接来自中国。他们都是英国舰队强行抓来充当苦力流放孤岛的可怜之人。而我意欲描写的历史对象之间的地位悬殊何其之大,必然导致法中两个帝国间很难建立平衡的对话。为使这一对话能够平衡地展开,我觉得有必要塑造一个较有分量的人物,赋予岛上华人奴仆中的一个以真切的命运。我刻意塑造的这一人物,就是将其当作乾隆皇帝的遗子;众所周知,乾隆大帝有许多非婚子女。
19世纪初叶,英国人图谋威胁入侵中国并非徒劳。因而,我设想乾隆继承者嘉庆皇帝密派这位私生兄弟前往西方,以探明这一威胁的程度及影响。
在我的心里,本书意在描绘中华帝国与西方开始建立不平等关系的纷乱时期,在一块小小的流亡之地上,法中两国最高层已开始有了某种接触。
我曾希望本书能在1997年英国把香港归还中国之际发表。对于我来说,这旨在以个人方式为中国曾经长期遭受屈辱的这段历史画上句号。同时,也许可在拿破仑身后替他向英国人象征性地报一箭之仇。他与英国人完全不同,十分喜欢圣赫勒拿岛上的华人。
勒内·韩
2007年3月于巴黎
法国著名作家勒内·韩,中文名字韩辉,1930年生于法国东部勃艮第大区名城第戎。生父韩涵,早年黄埔军校学员;生母张梦蕙,追求民主进步。他们当年一同留学法国,先后在巴黎和第戎大学就读。 1934年,其父母分别应召紧急回国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勒内·韩被托付给第戎附近佩里涅村农民高铎家寄养。随着时间推移,这对纯朴的法国夫妇实际上成了小韩辉的真正父母。在他们含辛茹苦的抚育下,勒内·韩勤奋学习,不懈进取,在第戎和巴黎攻读,品学兼优,毕业于有名的国立政治学院。1952年进入国家广播电台工作,历任记者、编辑、海外部主任等,1986年出任国家电视三台台长,曾受聘担任上海电视节评委。他身为华裔,却不会一句中文,完全是典型的法兰西人。 韩辉的父母自当年回国后,各自走上不同的道路,谁也没有再返法国。直到1972年台湾短暂之行,韩辉才幸得与升为高官另立家庭的生父一见。90年代,他曾偕法国妻子先后到连云港寻根,并去上海、苏州、北京等地找寻亲人。初到北京,据说母亲还健在;但因时间有限,母子无缘相见。而后他再去之时,不料老人已经过世。这是他终身的最大遗憾。 1992年,勒内·韩发表自传体小说《勃艮第的一个中国人》,荣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大奖”和“扶轮国际文学奖”等。1994年,他又推出姊妹篇寻根小说《一个勃艮第人在中国》。这两部著作均已译成中文,后由上海求索影视制片有限公司改编为18集电视剧《走出凯旋门》,在两国热播大获成功,至今仍在播出。 勒内·韩笔耕不止,于1998年初由法国普隆出版社再推新作《圣赫勒拿岛上一个中国人》,受到读者欢迎和媒体好评;现出版的中译本题为《乾隆遗子与拿破仑》。
致中国读者(代序)/1
第一章 西渡归来盼召见 幽居茅屋诉衷肠/1
第二章 父子巧遇不相识 师生初议朝中事/8
第三章 朝贡争观怪洋夷 宫前约会轿中人/21
第四章 窘迫不已吐心声 淑女掀帘露丽质/33
第五章 与师傅谈论夷务 斥英使拒行跪礼/36
第六章 欲就婚事求恩准 更恨英使生事端/49
第七章 神甫登门传旨意 缓婚潜心学夷语/56
第八章 乾隆驾崩幻想灭 额娘领养小香云/64
第九章 受嘉庆书房召见 奉密旨出使西洋/76
第十章 偕女同行抵广州 冒险登上玛丽号/85
第十一章 首航诸海长见识 香云险些遭强暴/100
第十二章 惨遭水手赶下船 落难圣岛为奴仆/1 14
第十三章 同为天涯沦落人 相依互慰度苦难/127
第十四章 英舰押来大战犯 本人被派当仆役/140
第十五章 专为长林楼背水 误入波拿巴卧室/152
第十六章 囚徒原是法皇帝 英使求见为哪般/1 64
第十七章 父女背水苦中乐 皇帝卧病去护理/180
第十八章 陛下垂危好堪忧 守夜亲近吐身世/195
第十九章 不怕当局找麻烦 甘为君王送寿终/211
第二十章 山泉边长年守陵 女儿信催人泪下/222
第二十一章 满含辛酸归故里 法皇告诫当警世/235
附录
拿破仑一世遗嘱(摘译) /242
圣岛今昔与拿破仑/246
圣岛新游记/257
作者简介/266
译跋/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