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型人格:经典版(国际九型人格协会指定教材),想了解自我性格吗?想洞察他人人心、探寻人性幽微之处吗?想知道如何发挥自己性格优势,在职场和生活中更加如鱼得水吗?那么,你可能需要这本《九型人格:经典版》。
这本书是当代九型人格大师瓦格纳的代表作,凝聚了他30余年研究九型人格的精华。它涵盖了九型人格的方方面面,是一本兼具理论和实践、深度和广度的经典之作。
全书共分为两篇。你可以从第一篇开始阅读,快速在头脑中构建起九型人格的框架体系,感受它对人类性格心理的深刻分析。你也可以直接翻开第二篇,测试你是属于哪一种性格,然后对号入座,发现真实的自我。
不管哪一种方式,你将发现,你对自己、对他人的认识得到深化,世界在你眼中呈现出更清晰的面貌。
1. 杰罗姆?瓦格纳是国际上比肩海伦?帕尔默、戴维?丹尼尔斯的九型人格大师,本书是他的代表作,凝聚了他30余年研究九型人格的精华。
2.国际九型人格协会鼎力推荐,中国九型人格培训师同声称赞。
3.一本书带你从入门到精通九型人格。助你深入认识自我性格特征,更好地发挥和打磨自己的性格武器,洞察他人人心。更有简易好用的测试工具,教你快速判断自己和他人性格类型。
导读 作为“范式”的九型人格
杰罗姆? 瓦格纳是当今九型人格界的四大旗手之一。1971 年他接触到九型人格,此后一直致力于将这一体系学术化、规范化。作为美国罗耀拉大学的心理学系和神学系教授,他开风气之先,撰写了有关九型人格的学术论文,由此将九型人格正式引入学术殿堂。他基于多年研究,提出了一个标准化的评价表单,即《瓦格纳九型人格类型量表》(WEPPS),大大提高了九型人格评测体系的精度和效用。
作为杰罗姆曾经的共学者和多年好友,对于他的经典著作如今得以登陆中国,我倍感欣慰,愿更多朋友能领略到他关于人格类型的创见和洞察力。这里,我想重点阐述一下本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包含着杰罗姆整合现有理论概念的一种重大努力,即“范式”。
“范式”是一个科学概念,源自20 世纪中叶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 库恩的现象级畅销书《科学革命的结构》。书中指出,科学界的大多数研究者对自己研究的课题持有一套统一的假设或理念,即范式。科学进步的历史,便是范式不断转换的过程。比如古人多信奉地心说,这就是一种范式。进入近代,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发现地心说无法解释很多新问题,于是转向了新的范式,即日心说。科学由此前进一大步。《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出版后,在西方学界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范式”这个词也随之传播到了其他领域。
在社会和个人生活中,“范式”与“模式”的含义有相通之处。不过细究起来,我们会发现,范式更强调对于本质规律、原理的认识和把握,具有基础性、稳定性和一贯性;而模式的流动性更强,往往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调整,或者开创出新的模式。
杰罗姆在本书中,首次将“范式”与九型人格联系起来,将每一种人格类型称为一种范式。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先天和后天因素的综合影响,逐002 九型人格:经典版渐形成了九种不同的应对世界的方式,即范式,它们植根于并表现出不同的心理、情绪和行为特质。九种范式并没有好坏之分,或者说,它们都有积极面和消极面,我们需要做的是强化积极面,弱化消极面。而且,在特定条件下,某种范式会按照特定路径,向着其他范式转换。杰罗姆以有条不紊的笔触,勾画出九种范式的形成、强化和转换过程,带领读者洞察人格类型的真谛。
这本书能顺利出版,我的几位同道李博文、高源、裴宇晶、耿涛功不可没。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热心承担起译稿审校的工作,字斟句酌修订译文,不厌其烦推敲译名。尤其是“范式”一词的敲定,便来源于他们与我在线上线下的多次讨论。最终,在一次有编辑老师与会的线上讨论会上,大家经过激烈争论,终于达成共识,确定了最佳译名。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大大提高了本书的专业性,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对此,我表示深深的谢意。
我衷心希望,读者朋友可以借助本书提供的视角和工具,更清晰地判断出自己的性格类型,了解这种类型如何影响自己对自身和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并且有足够的勇气突破它所设立的限制。
国际九型人格协会中国分会主席
熊淑宜(Gloria)
(美)杰罗姆?瓦格纳
美国临床心理学博士、心理治疗师,芝加哥罗耀拉大学心理学系和神学系教授。
他是美国最早学习九型人格理论的人之一,从事九型人格培训和讲授已经30多年。1994年他与海伦?帕尔默、拉斯?赫德森等多位著名导师共同创建了国际九型人格协会,是当今九型人格界的领军人物之一。
他著有《瓦格纳九型人格类型量表》(WEPSS)《九型人格光谱:入门篇》等,并担任《九型人格》月刊主编。
第一篇
第 1章 价值观和愿景
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和愿景
价值观和专长
价值观、愿景与职业
斯普朗格的类型和九型人格类型
总 结
第2章 从价值观到理想,再到理想化
理想和无条件的价值
理想化和有条件的价值
理想化是对脆弱点的防御
理想化的自我形象
回避区域
投射和投射认同
防御机制
总 结
第3 章 价值观和脆弱点
脆弱点与人际关系
脆弱点与人格类型
总 结
第4章 范式:我们看待世界的棱镜
范式的性质和形成
我们都是科学家
范式的适应和同化
范式的持久性
第5章 客观和主观范式:正确和扭曲棱镜
客观范式:适应性认知模式:正确棱镜
美德:适应性情绪模式
主观范式:非适应性认知模式:扭曲棱镜
恶习:非适应性情绪模式
人格的A B C D E 模型
觉察的三个区域
第6章 范式的更多应用
范式和掌控
范式和直觉
范式和盲点
总 结
第7章 范式的转换
安全条件下的范式转换
压力条件下的范式转换
向侧翼的范式转换
总 结
第8章 范式的停滞
范式的维持
范式的回避
范式的补偿
总 结
第9章 三个中心
身体中心
情感中心
理智中心
如何应用三个中心
第二篇
1号棱镜 正确的视角
1号的自我判定
核心价值观
范式视角、专长与格言
正确棱镜/ 适应性认知模式
美德/ 适应性情绪模式
扭曲棱镜/ 非适应性认知模式
范式的补偿
范式的维持
恶习/ 激情/ 非适应性情绪模式
范式的回避
主要脆弱点
成长经历
身体特征
沟通方式
范式的转换
副 型
总 结
2号棱镜 爱的视角
2号的自我判定
核心价值观
范式视角、专长与格言
正确棱镜/ 适应性认知模式
美德/ 适应性情绪模式
扭曲棱镜/ 非适应性认知模式
范式的补偿
范式的维持
恶习/ 激情/ 非适应性情绪模式
范式的回避
主要脆弱点
成长经历
身体特征
沟通方式
范式的转换
副 型
总 结
3号棱镜 效率的视角
3号的自我判定
核心价值观
范式视角、专长与格言
目录
正确棱镜/ 适应性认知模式
美德/ 适应性情绪模式
扭曲棱镜/ 非适应性认知模式
范式的补偿
范式的维持
恶习/ 激情/ 非适应性情绪模式
范式的回避
主要脆弱点
成长经历
身体特征
沟通方式
范式的转换
副 型
总 结
4号棱镜 美的视角
4号的自我判定
核心价值观
范式视角、专长与格言
正确棱镜/ 适应性认知模式
美德/ 适应性情绪模式
扭曲棱镜/ 非适应性认知模式
范式的补偿
范式的维持
恶习/ 激情/ 非适应性情绪模式
范式的回避
主要脆弱点
成长经历
身体特征
沟通方式
范式的转换
副 型
总 结
5号棱镜 智慧的视角
5号的自我判定
核心价值观
范式视角、专长与格言
正确棱镜/ 适应性认知模式
美德/ 适应性情绪模式
扭曲棱镜/ 非适应性认知模式
范式的补偿
范式的维持
恶习/ 激情/ 非适应性情绪模式
范式的回避
主要脆弱点
成长经历
身体特征
沟通方式
范式的转换
副 型
总 结
6号棱镜 忠诚的视角
6号的自我判定
核心价值观
范式视角、专长与格言
正确棱镜/ 适应性认知模式
目录
美德/ 适应性情绪模式
扭曲棱镜/ 非适应性认知模式
范式的补偿
范式的维持
恶习/ 激情/ 非适应性情绪模式
范式的回避
主要脆弱点
成长经历
身体特征
沟通方式
范式的转换
副 型
总 结
7号棱镜 快乐的视角
7号的自我判定
核心价值观
范式视角、专长与格言
正确棱镜/ 适应性认知模式
美德/ 适应性情绪模式
扭曲棱镜/ 非适应性认知模式
范式的补偿
范式的维持
恶习/ 激情/ 非适应性情绪模式
范式的回避
主要脆弱点
成长经历
身体特征
沟通方式
范式的转换
副 型
总 结
8号棱镜 实力的视角
8号的自我判定
核心价值观
范式视角、专长与格言
正确棱镜/ 适应性认知模式
美德/ 适应性情绪模式
扭曲棱镜/ 非适应性认知模式
范式的补偿
范式的维持
恶习/ 激情/ 非适应性情绪模式
范式的回避
主要脆弱点
成长经历
身体特征
沟通方式
范式的转换
副 型
总 结
9号棱镜 和平的视角
9号的自我判定
核心价值观
范式视角、专长与格言
正确棱镜/ 适应性认知模式
美德/ 适应性情绪模式
目录
扭曲棱镜/ 非适应性认知模式
范式的补偿
范式的维持
恶习/ 激情/ 非适应性情绪模式
范式的回避
主要脆弱点
成长经历
身体特征
沟通方式
范式的转换
副 型
总 结
后记 杰罗姆与国际九型人格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