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互联网+政务服务\"已成为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多次强调\"获得感\"。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此后更将\"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上升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之一。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2016 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用网络信息技术推进社会治理,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指出将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2016 年9月14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重点工作,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变\"企业四处找\"为\"部门协同办\"。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了支持善治高效的国家治理体系构建、形成普惠便捷的信息惠民体系等重点任务,将\"互联网+政务服务\"列入12项优先行动。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9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放管服'改革说到底就是培育市场环境!\"同时,李克强总理深刻阐述了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标\"∶要有利于解放生产力,有利于为人民群众增加便利。
当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已成为\"放管服\"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环节,有利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透明度;有利于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便利群众办事创业;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有理由相信∶\"互联网+政务服务\"势必在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承担起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本书从\"互联网+政务服务\"源起铺开,围绕\"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基本概念、总体框架、业务逻辑、行政审批制度、管理模式、数据共享、关键技术、监督考核等内容,演绎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催生政府治理改革创新与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发展新理念。全书共分为十章,内容简述如下∶
第一章首先分析了\"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出的经济社会和技术等背景知识,继而从讲述\"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出发,阐述了\"互联网+\"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剖析了\"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诞生和政策走向。
第二章首先阐述了\"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发展目标,继而分析了\"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政策部署,深入分析了\"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总体架构,最后阐述了\"\"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业务逻辑。
第三章主要介绍了\"互联网+政务服务\"情境中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首先提出了\"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及其关系,其次分析了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的两种机制,最后探讨了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对\"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入开展的三个着力点。
第四章主要介绍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安全体系和电子证照。前者主要涉及安全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安全模型,后者主要涉及电子证照的逻辑结构、生成、发布、共享和验证等。
第五章主要讲解了\"互联网+政务服务\"监督考核的相关要求,分为监督考核的必要性、电子监察和第三方评估三部分内容。
第六章主要分析了\"互联网+政务服务\"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首先介绍了行政审批制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概况,论述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历程,总结了国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新动态,其次剖析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刻影响。
第七章讲述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对政府管理模式变革的影响。首先阐述了\"互联网+政务服务\"情境下政府管理的新特征,其次从政府机构、业务流程、行政人员素质和绩效考核等方面介绍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对政府管理模式的影响,最后论述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引发政府管理模式变革的四个出发点。
第八章分析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在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首先阐述了政府治理现代化的意涵,其次分析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和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内在关联,最后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分析了\"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的路径。
第九章概括总结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困境,同时对这些困境的内在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
第十章是\"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发展愿景,分析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对未来的推进重点,并对\"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本书由翟云所著,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江苏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贵州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吉林省政务公开协调办公室、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和福州市数字福州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单位的大力支持。魏华、王鹏等同志亦对本书成稿提供了帮助。另参考文献中涉及的专家学者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另需在此特别说明的是,由于作者水平所限,加之\"互联网+政务服务\"是一个崭新的命题,很多内容仍在探索之中,尽管有不少名师大家指点迷津,也有很多宏论巨著可资佐学,惜我学力不逮,虽殚精竭虑,勉强成文,但纰漏疏虞在所难免。今心怀惶恐呈于各位读者的,纯属一家之言、一孔之见,呈请四方大家不吝赐教;书中若有引文遗漏存冒犯之处,亦恳请相关人士见谅海涵。
翟云
2018年5月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目录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兴起 1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发展背景 3
\"互联网+\"的提出 22
从\"互联网+\"到\"互联网+政务服务\" 26
第四节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基本内涵 31
第二章 \"互联网+政务服务\"总体框架 33
第一节 \"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目标 35
\"互联网+政务服务\"政策部署 40
\"互联网+政务服务\"总体架构 45
第四节 \"互联网+政务服务\"业务逻辑 47
第三章 \"互联网+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70
第一节 \"互联网+政务服务\"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72
第二节 \"互联网+政务服务\"内在要求: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 77
第三节 \"互联网+政务服务\"成功之道: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齐驱并进 81
第四章 \"互联网+政务服务\"安全体系与电子证照 86
第一节 安全体系 88
第二节 电子证照体系 96
第五章 \"互联网+政务服务\"监督考核 108
第一节 \"互联网+政务服务\"监督考核的必要性 110
第二节 电子监察 112
第三节 第三方评估 115
第六章 \"互联网+政务服务\"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28
第一节 行政审批制度 130
第二节 国外行政审批制度最新动态及对我国的启示 140
第三节 \"互联网+政务服务\"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影响 148
第七章 \"互联网+政务服务\"对政府管理模式变革的影响 160
第一节 \"互联网+政务服务\"情境下政府管理新特征 162
第二节 \"互联网+政务服务\"对政府管理模式的影响 174
第三节 \"互联网+政务服务\"引发政府管理模式变革 189
第八章 \"互联网+政务服务\"与政府治理现代化 1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