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责财权关系研究》借助“政府自利”概念来考察政府间财政权力划分关系,依据效率和公平两大原则及对公共产品和政府性质的基本界定进行逻辑推演,以求能从理论上阐明中央与地方事责财权关系协调所应遵循的基本规律,通过确立规范性的理论分析框架,为课题的实证研究奠定基础。在课题的经验分析部分,本课题揭示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事责财权划分存在问题的症结,也在一定程度上借助逻辑推理完成,以便能在透彻揭示问题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山东财经大学《转型时代的中国财经战略论丛》(以下简称《论丛》)系列学术专著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是山东财经大学与经济科学出版社合作推出的系列学术专著。
山东财经大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办学规模较大、办学特色鲜明,以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为主,兼有文学、法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八大学科门类,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声誉和知名度的财经类大学。学校于2011年7月4日由原山东经济学院和原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组建而成,2012年6月9日正式揭牌。2012年8月23日,财政部、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在济南签署了共同建设山东财经大学的协议。2013年7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12月,学校入选山东省“省部共建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
党的十九大以来,学校科研整体水平得到较大跃升,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动性显著增强,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更加深入。近三年来,全校共获批国家级项目103项,教育部及其他省部级课题311项。学校参与了国家级协同创新平台中国财政发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会计发展2011协同创新中心,承担建设各类省部级以上平台29个。学校高度重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立足山东、面向全国,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等国家及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建立和完善科研科技创新体系,通过政产学研用的创新合作,以政府、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发挥专业学科和人才优势为政府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务,每年签订横向委托项目100余项。学校的发展为教师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创造了良好的学术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和部署,为我们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发出了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宣言书和动员令,更是对高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在此背景下,《论丛》集中反映了我校学术前沿水平、体现相关领域高水准的创新成果,《论丛》的出版能够更好地服务我校一流学科建设,展现我校“特色名校工程”建设成效和进展。同时,《论丛》的出版也有助于鼓励我校广大教师潜心治学,扎实研究,充分发挥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推动我校科学研究事业进一步繁荣发展。
伴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进程,我们期待着山东财经大学有更多更好的学术成果问世。
李森,男,1971年5月生,现任山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财政学会理事、山东省财政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应用统计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财税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主持完成国家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财政部部省共建、山东省社科、山东省软科学等课题20余项;在《财政研究》《宏观经济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财政与税务》转载,研究成果曾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等省级奖励多项。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对象、总体框架、重点难点
1.3 研究方法
1.4 基本概念的界定
第2章 协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责财权关系的理论分析
2.1 协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责财权关系的基本思路
2.2 协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责财权关系的基础和前提
2.3 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理论分析
2.4 政府间财权和收入划分的理论分析
2.5 政府间事责财权关系协调的理论分析
第3章 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事责财权关系划分的经验分析
3.1 分税制改革前中央与地方政府事责财权关系
3.2 分税制改革后中央与地方政府事责财权关系
3.3 我国中央与地方事责财权关系问题的症结分析
第4章 西方国家协调中央与地方事责财权关系的经验借鉴
4.1 理论方面的经验借鉴:西方财政联邦制理论发展的启示
4.2 实践方面的经验借鉴:主要国家的制度选择及改革探索
第5章 完善我国中央与地方事责财权关系的建议
5.1 完善我国中央与地方事责财权关系应注意的问题
5.2 完善我国中央与地方事责财权关系的基本思路
5.3 完善我国中央与地方事责财权关系的具体对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