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正以我们无法理解的方式迅速变化着,也正是在这种混乱的状况中,我们需要哲学来帮助我们理解事物的本质,从过去的常识中解放,找到更有创意的思考方式,去面对眼前的挑战。
本书是一本通俗哲学书,介绍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德国当代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所所长尼克·博斯特罗姆等19位当今哲学家的所思所想,他们追寻的问题、主要研究方向,以及当今世界哲学的发展方向。人工智能、基因科技、虚拟货币、后人类、寿命革命、超人类主义、贫富差距等23项社会问题都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对所有人来说,现代是个什么样的时代,正在往哪个方向去,这种共同知识都是必须了解的。
本书旨在借助哲学来解释说明我们所生存的这个时代。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可能不乏有人反驳,哲学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最近,“哲学在社会中是无用之物”的言论也甚嚣尘上。在这种情况下,我却仍旧出版此书,究竟所为何故?我想先谈谈这个问题。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每当时代面临重大变革之际,哲学思想就会异常活跃,并且,这种时代的变革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比如,在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时期,近代科学逐渐形成,同时,罗盘和活字印刷术也普及开来。由此,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活动,宗教改革向前推进,近代国家相继建立。伴随着这些社会化变革,在哲学思想方面,欧陆理性主义和英国经验主义应运而生。
当下,具有时代变革意义的事件不正发生在我们的现代社会中吗?众所周知,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信息技术革命、生命科学革命正在不知不觉地从根本上改变着既有的社会关系和人类的生活方式,延续了数百年的资本主义和宗教脱离过程也于近年来发生了巨大的方向性转变。此外,近代社会必然会产生的环境问题在当下已然无法逃避,亟待解决。要全面认识这些变化,哲学就成了必然。
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哲学往往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宽广的格局。对于日常发生的事情,哲学会反复询问:“它原本是什么意思?”“它最终又能带来什么?”乍一看,这似乎是毫无意义的问询,但在时代巨变的今天,这种哲学态度却是不可或缺的。正是基于这种想法,我特地写了这本书。书中所探讨的每一个问题都是根本性问题,要想解决可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我希望这样至少可以让我们明确问题所在。不过,这个目的能不能达到,还有待各位读者予以判断。
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即在开始探讨某个具体问题之前,会先用一个篇章来说明近期的哲学现状。这部分内容大都是迄今为止很少有人提及的东西。说起现代哲学,通常指的是法国的后结构主义和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可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理查德·罗蒂(Richard Rorty)等20世纪后半叶的著名哲学家大部分都已与世长辞。“21世纪以后,哲学将会是个什么样子呢?”很多人都对这个问题感到疑惑,但已有的研究成果却完全没有提及。由于篇幅有限,对此本书也仅仅是给出了一个简单的架构,但希望能抛砖引玉,引发大家对这个问题的包括批判在内的、多重视角的研究与讨论。
最后,由于本书聚焦于现代,提到的哲学家并不一定广为人知,也可能出现一些尚未被译介的学说;此外,为便于理解,对于所参考引用的相关译著可能会进行适当的删改。鉴于此,恳请诸位多多海涵。
冈本裕一朗(日本哲学、伦理学者,现任玉川大学教授)
1954年出生于日本福冈县,1978年毕业于山口大学文理学部哲学、伦理学专业,1984年于九州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研究专业博士课程修满毕业,1997年凭借论文《精神现象学的体系构想——亚里士多德哲学的重建》获得九州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后曾担任九州大学文学部助教,东和大学工学部讲师、副教授、教授,玉川大学文学部教授。
杜黎明
生于1991年,河南郑州人。南开大学日语系本科毕业,后保送至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攻读日语口译硕士学位。日语能力测试一级,日语专业八级,现已通过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口译二级、笔译二级,具有丰富的展会口译经历,现已翻译书籍、文献等30余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