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择了29个兼具人文性和审美性且在中国电视史上具有开创性和标志性的优秀电视节目进行解读和分析,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当下,并且结合理论知识去理解电视,进而解读电视。本书作者首创“优秀电视节目解析”课程,已有近二十年教学积累,本书是该课程教学成果的集中体现。
本书自2007年出版以来,不仅被上百所高校选为教材,还被指定为一些省市自考和部分高校硕博考试的参考用书,部分电视台和影视制作单位将此书作为业务进修的必选材料。2013年进行修订,2020年再次修订。
这本书是我近几年研究生教学的一个成果。
2003年秋天,我给影视系研究生开设了一门选修课,课程名称就叫“优秀电视节目解析”。这样的课程在同等院系中尚属首例,不可能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纯属自己为难自己。但生来喜欢摸着石头过河的感觉,没办法。
之所以选择开这门课,主要基于以下的思考。
首先,很想通过对一些电视节目的个案分析,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当下,并且能用自己学过的理论知识去理解电视,进而解读电视。因为电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她曾一度徘徊在新闻学、传播学和电影学之间,虽然眼下已逐渐摆脱依附走向独立,但毕竟步履蹒跚,不够成熟。所以在学界,不少人认为“电视无艺术”,“电视无理论”,对电视文化极为冷漠。加上近年来娱乐风潮盛行,媚俗、低俗的节目时有出现,为此还有入主张“远离电视”。这样的观点自然有些偏激。其实不管你承认也好,否定也罢,如今的电视犹如空气和阳光,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物质存在,一种生活情状,抑或一种思维方式,它影响和塑造着我们对周遭世界的看法,同时也在无形中悄悄地改变着这个世界。作为影视学的研究生如若置现实于不顾,只是关在象牙塔中做学问,那不仅有愧于这个时代,也是做不好学问的,影视学本来就是应用型学科,应该积极与实践结合,应该提倡为现实服务。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走进电视?从我国电视学理论建设的现状来看,基本上形成了两大阵营。一类从现实出发,着眼于电视节目的策划、制作和编排的实践型研究;另一类从理论出发,着眼于电视艺术、美学以及文化的学院型研究。理论和实践的壁垒还未打破,业界和学界的良性互动尚未真正形成。在我看来,电视节目是电视实践的“第一语言”、理论建设的“基本文本”,离开对电视节目的思考,一切电视研究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电视节目的个案解析,恰恰是连接理论和实践最好的纽带。后来的课堂实践很快验证了我的这一想法。我们尝试着用不同的方法去解读文本,不求完善,但求务实。如本书中《马东:(挑战主持人>的核心魅力》-文从主持人的主持艺术切入,由点及面地解读文本;《十三分钟讲述的故事》则大胆地将叙事学理论引进电视批评的视野;《心灵的互动之歌》又是对社会学、文化学批评的一个有益尝试……不同的节目,不同的方法,但对节目本体的重视却是不变的追求。“从节目出发,又回归节目”,使理论有了用武之地,对电视实践又起到了指导作用。
其次,随着研究生扩招,也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确实有下降趋势,这固然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但也有平时缺乏学术训练的缘故。其实,每门课程都应该成为学生学养涵化、学术交流的“过程”。本着这样的认识,“优秀电视节目解析”课成了一个“过程”的实验:学期伊始,先讲授一些电视研究的基本方法,并以本人的论文作为范例,供学生借鉴;接着,让学生单独或二人组合,在当前优秀电视节目中自定选题,写成文章、做成课件并进行互相交流。课上,师生大胆直言、各抒己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课后,对每一选题进一步思考、深化、修改,作为作业上交;我在批改后及时反馈意见,让优秀者给本科生作讲座。经过这么一个“过程”,学生学到了科研的方法,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还体验到了劳动的价值。此书中的32个电视节目解析就是这么得来的,毫无愧色地说,每篇文章都凝聚了我的构思与心血。
魏南江,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台湾辅仁大学客座教授。
优秀电视节目解析(第三版)目录
中国思想的好声音
——中央电视台《开讲啦》解析
一个“秀场” 一次“致敬”
——浙江卫视《演员的诞生》节目解析
以擂为台 以诗会友
——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叙事解析
电视化+戏剧化
——北京卫视《档案》的成功之道
痴情捡拾中华文化散落的碎片
——浙江卫视《亚妮专访》解析
保卫爱情的正能量
——天津卫视《爱情保卫战》解析
马东:《挑战主持人》的核心魅力
——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解析
随意轻松,意味深长
——中央电视台《小崔说事》解析
定位高端、颠覆传统的电视大片
——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解析
拍的是美食,道的是乡情
——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解析
一部当代青年人的求职宝典
——天津卫视《非你莫属》解析
以电影的诗篇建构电视传奇
——中央电视台《电影传奇》解析
深夜,一曲心灵的蓝调
——上海电视台《今晚睡不着》解析
架起“百家”和“百姓”之桥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解析
生活无处不经济,郎眼看来不寻常
——广东卫视《财经郎眼》解析
“一米天空”下的精彩
——深圳卫视《饭没了秀》解析
同样的故事,不一样的传奇
——江西卫视《传奇故事》解析
真情传递与心灵归宿
——吉林卫视《回家》解析
在娱乐与思考中讲述新闻故事
——中央电视台《社会记录》解析
一面映射社会现实的镜子
——湖南卫视《变形计》解析
风云变幻,服务大众
——中央电视台《天气·资讯》解析
寓教于乐,天天向上
——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解析
视听信息的故事化表达
——中央电视台《再说长江》解析
时光隧道中的集体狂欢
——深圳卫视《年代秀》解析
在时代的精神印迹中前行
——阳光卫视《杨澜访谈录》解析
重庆人演绎自己的生活故事
——重庆卫视《雾都夜话》解析
在古色古香中“读”出荧屏新天地
——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解析
远方的家,真切而亲近
——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边疆行》解析
在未知中探索,在已知中发现
——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