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业赶上了移动互联网的大潮,移动端新闻获得越来越多民众的认可和使用。主流媒体融合创新探索不断,用户的新闻使用行为日益复杂,亟待学界对移动新闻传播学进行理论创新。结合创新管理学、媒介经济学、消费者行为学和传播学的相关理论,本书从媒体和用户两个视角对移动传播时代的新闻业变革做出全面系统的实证考察,以期丰富媒体管理与新闻消费理论,为新闻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策略参考和决策依据。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现代传播》主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媒大学国家创新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传媒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传媒研究一直在“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之间游走,研究议题丰富,研究视角多元,体现出鲜明的跨学科特征。伴随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闻业、影视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剧烈变革,并为传媒研究提供了媒介生态变化、群体传播效应和治理体系建设等具有理论与现实双重价值的新议题。
以网络和新媒体技术为代表的媒介技术高歌猛进,所带来的传媒变革也是令人目不暇接,加之人工智能、大数据、5G技术等的促动,更使得传统的传媒理论面临失语的尴尬。如何回应网络社会提出的诸多“问题”,进而有效彰显新闻传播学、戏剧影视学等学科与社会的联动,已成当务之急。在此背景下,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发挥自己学科和师资团队的优势,策划出版了“广大新视野”传媒学术前沿丛书。
丛书的特色之一是对新出现的社会群体、社会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回应和探讨。《基础、逻辑与伦理:新媒体时代群体性事件传播研究》一书将弱势群体传播还原到整个社会结构中进行阐释,是国内首部系统研究新媒体背景下弱势群体传播的专著;《手机舆情形成及治理》将手机舆情治理视为移动传播时代搜集民意和干预舆论的整套机制,并提出政府主导、手机运营商和信息服务提供商协同、用户参与的“多利益攸关方”模式;《移动互联网视角下的城市老年居民与社会支持》一书选取老年人的主观视角,系统地描绘出“互联网+社会支持+积极老龄化”的发展途径。
丛书的特色之二在于对当下传媒变革的观照,停留于原先的思维框架下已经不足以支撑当下传媒的发展。《市场、技术、文化与新闻生产》一书以市场逻辑与技术逻辑交互博弈为背景,以如何形塑新闻生产为立足点;《中国动漫产业:政策、国家与市场》则从我国动漫产业政策国家性的角度和动漫产业本身意识形态性的角度,对我国2004年以来的相关产业政策展开剖析;《转型社会政务微信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与机制研究——基于广东区县级政府的实证考察》一书采用了政治社会学的跨学科视角,回应了传播学研究的经典理论——创新扩散理论,探索利用本土化的经验材料解答转型中国的政治一技术关系命题;《探赜与思辨:电影创作类型、风格与观念阐释》充分阐明了当代中国电影的创作生态、叙事策略与文化症候,并探索其折射出的社会历史印记。
丛书的特色之三在于对转型期中国传媒未来走向的思考,如《源与变:中国电视原创文化节目发展史论》就将电视原创文化节目置于中国电视文艺节目发展史的坐标中予以分析,挖掘其传承的文化基因和创新精神;《责与利:中国电视的两难选择》建构了电视的媒体责任体系,试图全景式梳理当下中国电视的媒体责任担负样貌;《手机新闻的兴起与媒体融合创新》则对传播学研究中的媒体和用户理论进行补充和拓展。这几本专著立足当下,着眼传媒未来发展,对学界和业界都不无启示意义。
自2016年以来,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扬帆南中国,“顶天立地”做学问,既有对前沿理论的探讨,又有对接中国大地的明显“问题”取向,引起了学界广泛关注。该套丛书就是显例,丛书的作者有的在学界已经有着广泛的影响,有的开始崭露头角,但他们有一点值得学界关注和借鉴:凝神聚力做学问,以“广大新视野”来回应学界的脉动。该丛书被命名为“广大新视野”,丛书内容既是作者视野广阔、观点新颖、前沿探索的结果,又不乏系统的、前瞻的视角应对未来新闻传媒的发展。
世事纷繁,开卷有益。“广大新视野”传媒学术前沿丛书的出版可谓恰逢其时。
董开栋,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上海交通大学媒介管理学博士,深圳报业集团—复旦大学联合培养新闻传播学博士后。致力于媒体融合、移动传播与新媒体用户行为研究,曾在《新闻与传播研究》《现代传播》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
目录:
第一章??绪论 / 1
第一节??研究问题的提出 / 2
第二节??研究意义 / 7
第三节??概念界定 / 9
第四节??研究内容与框架 / 17
第五节??研究方法 / 19
第六节??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21
第二章??手机新闻使用文献综述 / 25
第一节??新闻使用研究综述 / 26
第二节??新闻媒介使用研究综述 / 29
第三节??新闻媒体机构的使用研究综述 / 32
第四节??手机媒介与传播研究综述 / 34
第五节??手机新闻使用研究综述 / 35
第六节??小结 / 40
第三章??手机新闻媒介的采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 43
第一节??新媒介采用理论综述 / 45
第二节??研究问题及假设 / 50
第三节??变量测量 / 55
第四节??数据收集 / 57
第五节??数据分析 / 61
第六节??研究结论及讨论 / 73
第七节??小结 / 77
第四章??手机新闻的平台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 / 79
第一节??平台选择理论综述 / 81
第二节??研究问题及假设 / 88
第三节??变量测量 / 93
第四节??数据收集 / 99
第五节??数据分析 /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