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是会计学专业的三门主干课程。目前国内关于高级财务会计的类似教材很多,但由于名称和定位不同,体系各有不同。本书紧密结合企业会计准则的修订以及将思政融入专业课的要求,构建了一套全新的高级财务会计体系及内容,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方面。
1.依据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拓展教学内容
在内容的设计与编写上,本书紧跟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修订步伐,响应教育部关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号召,适应经济发展对会计新领域的需求,致力于开发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模式,在现有绝大多数同类教材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拓展了教学的内容,增加了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合伙企业会计、建筑施工领域的施工企业会计、石油天然气领域的石油天然气会计、金融领域的企业年金基金会计等内容,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了解和把握不同领域的财务会计特点,提升其就业能力。
2.从“特殊性”视角构建全新的框架体系
特殊性是高级财务会计区别于中级财务会计的主要特点。本书内容分为3篇,共11章:第1篇特殊主体会计,包括合伙企业会计、企业合并会计、合并财务报表;第2篇特殊业务会计,包括waibi会计、租赁会计、所得税会计、套期保值会计、债务重组与破产清算会计;第3篇特殊行业会计,包括施工企业会计、石油天然气会计、企业年金基金会计。在全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力求将枯燥的理论、公式与生动的财务案例结合起来,用财务、会计理论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增加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每章从理论到实务再到案例循序渐进,以增强学生的理解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实务操作能力,从而力求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突出思政引领,注重德才兼修
本书在每一章章首,结合该章专业内容,设计了思政启迪相关模块,增加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揭示思政教育思想的引导案例,并且在各章行文过程中适当加入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理念和例题等,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其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也能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
4.体例设计上突出学用对接的能力培养
本书每章分为思政导语、本章导读、本章思政引导案例、正文、本章小结、思考题和练习题等几个部分,将每章应该掌握的主要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内容全面并具有高度概括性,特别是练习题中客观题的题干设计具有简洁、清晰、前后格式一致的特点。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规范的行为方式,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用对接能力,能够比较完整地体现教学改革的内容及要求。
5.内容设计上注重前后关联、一脉相承
本书除了讲授“是什么”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外,还特别注重“为什么”的讲解,并注重知识的前后衔接。这在本书第3章、第4章和第8章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本书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栾甫贵和北京工业大学的尚洪涛、张茵三位老师共同撰写完成,尚洪涛和栾甫贵两位教授共同设计框架结构并负责全书总撰。各章撰写采取分工负责制,具体为:尚洪涛撰写了第1、2、3、4、6、9章,栾甫贵撰写了第7、8、11章,张茵撰写了第5、10章。
本书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得到了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生房丹、本科生柳妍、李琳和周石妍姗等同学的帮助。编者在撰写和出版过程中参考了诸多专业教材,并得到了机械工业出版社的鼎力支持,尤其是出版社的章集香女士、黄姗姗女士及其他编辑们对本书的出版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可作为高校会计学专业的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作为工商管理类其他专业的辅助教材及会计职称考试的参考书,对从事相关工作的财务工作者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由于时间及编者水平有限,而且对思政内容的理解和阐述尚属探讨阶段,书中的缺漏甚至错误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1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