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张恨水》一书分作家论、作品论、读者论、比较论、附录五大部分,主要内容涵盖张恨水生平与创作道路、张恨水的文学成就、张恨水代表作的艺术特色、张恨水小说热持续不衰的社会与文化根源、张恨水与同时代作家的交往与比较等,把张恨水及其作品放在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大背景下考察,引导读者走进张恨水的文学世界。
张恨水,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多产作家、著作等身的作家——创作出高达3000 万字的作品。
张恨水,具有惊人的创作毅力。创作毅力来源于创作动机,我们一起来走进作者的世界,经纬比较,欣赏文学。
《风雨张恨水》一书以对张恨水及其作品的研究为主,辅以其读者研究和比较研究, 鉴于张恨水小说读者研究方面的文章极少,一书列入专章讨论, 从作家、作品、读者以及比较四大维度,领悟张恨水的人格魅力,让读者能够更全面的了解张恨水及其作品。
??
??
以往的文学史大多是纯文学史,以往的文学理论大多是以纯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的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俗文学勃兴,逐渐引起学术界对它的关注和研究。本书就是这样一种尝试。它以对张恨水及其作品的研究为主,辅以其读者研究和比较研究。必须指出的是,对与本书有关的某些已成定论的观点,作者看法与之相同或相似的,不再进行重复的叙述。这样,这本书就难以形成一个比较严密的体系,这是本人深感愧疚的。
第一部分为“作家论”。鉴于有关张恨水生平事迹的专著早已问世,这里仅就其“创作道路”和“新闻生涯”进行概述。中间几篇分别论述张恨水在某一方面的成就,其中有不少内容与读者有关,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研究作家不可能完全抛开读者。倒数第三篇论述张恨水对章回小说的改良,意在客观把握他对通俗文学的发展所做的贡献。
第二部分为“作品论”,分两类:一类是对其作品的某一方面进行宏观论述;另一类主要是对其人物形象进行微观分析,尤以对其频频出现的知识分子、小市民和下层妇女形象的解剖为主。
第三部分为“读者论”。说到底,文学创作是“作家→作品→读者”这样一个动态流程,尤其对于像张恨水这样以卖文为生的作家来说,动态流程更为显著,张恨水小说热的每一次兴起都暗含了读者的期待。鉴于张恨水小说读者研究方面的文章极少,我觉得有列入专章讨论之必要。
第四部分为“比较论”,分为作品比较与作家比较。从第一部分中多少可以看出张恨水与鸳鸯蝴蝶派的渊源关系,从第二部分中又可以发现把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张恨水仍归入这一流派是多么牵强,从第三部分中可以体会出通俗文学与纯文学功能的差异,最后一部分意在让读者领悟张恨水的人格魅力。
要做的事情很多。在对张恨水的研究中,本书所做的仅是很小的一部分。限于我的才识与学力,疏漏、谬误在所难免,恳请读者赐教。
燕世超,南昌理工学院教授,张恨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理事。出版《文艺学论丛》和《张恨水论》等著作,在《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参与和主持多项国家与省部级社科项目。
作家论
张恨水的情感世界
张恨水的创作道路
张恨水的新闻生涯
张恨水的创作动机
由“赶上时代”说开去
张恨水对两种文化的反思
张恨水是否属于鸳鸯蝴蝶派
张恨水对章回小说的改良
张恨水与章回小说的现代转型
独立人格与文化自强—张恨水的文化观
作品论
张恨水言情小说的创作模式
转化中的张恨水小说
张恨水环境小说的叙事结构和悲剧意蕴
张恨水小说的思想境界
历史在向你苦笑—杨杏园形象的悲剧意义
传统美德的艺术范本—张恨水前期小说的美学价值
正义而徒劳的反抗
人性的堕落—唐家母女性格扭曲的历程
奇怪的人生二律背反定律—张恨水言情小说中扭曲的下层人物形象
人类心灵的永恒冲突—《大江东去》中情感与理性的冲突
张恨水小说的讽刺艺术
两部独具特色的乡土小说
《斯人记》的叙述策略
历史在这里凝固—张恨水小说中抗日军人形象的崇高美
张恨水诗词的艺术风格
读者论
对读者负责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张恨水现象
为有源头活水来—张恨水对读者状况的调查分析与创作转向
两次张恨水热—从宗教到历史
比较论
《广陵潮》与《春明外史》
《夜深沉》《骆驼祥子》及其作者
文学的两极:张恨水与鲁迅
人生坐标点的位移—张恨水与张资平之比较
叙述的魅力—张恨水与张爱玲言情小说叙述者之比较
附录
附录一 当代张恨水研究成果述评
附录二 第二次张恨水学术研讨会综述
附录三 张恨水与中国通俗文学研讨会综述
附录四 张恨水生平及其创作道路
附录五 由张恨水小说改编的影视剧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