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概论》共分为城市政府管理体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城市土地利用与管理等六章,每一章都对城市管理的关键性问题进行探讨。城市管理是有效使用城市资源实现城市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和综合效益长期稳定发展的活动。
《城市管理概论》适合公共管理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使用,也可作为城市管理干部培训教材。
经过自2000年以来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城镇化率的整体水平已经跨过了50%的平均水平,城市和区域的发展开始进入新的时期。随着中国进入城镇化发展的高峰期,城镇化已经成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城市地区不仅积聚了一半以上的国民人口,更积聚了最具创新力和竞争力的各类产业经济、科技、文化等要素。与世界上诸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镇化发展仍具有较大的潜力和提升空间,尚有数亿农村人口的城镇化转移有待推进和实现。因此毋庸置疑,城市与城镇化发展作为影响国家未来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仍然存在巨大的发展机遇。作为城市文明发展前沿的典型代表,当代城市的快速发展表现出变化的瞬时性、服务需求的多元化以及城市问题的关联性等突出特征。与此同时,城市作为人类高密度居住的生存空间,随着现代城市快速发展而带来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加,尤其是来自人类的决策和行为而导致的人为风险远远高于自然风险,治理失灵而带来的制度化风险和风险的制度化问题并存。这些特征代表了城市作为一个高度复杂的社会物质系统,随着现代性的高度发达而带来的城市治理的挑战日益突出。
随着人类社会逐步进入后工业社会的发展阶段,知识成为当今信息社会中最重要的资源,而知识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调动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后工业社会的中心是服务、合作和互惠,而不是协调和等级。随着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服务型政府模式正在取代传统社会与工业化社会中的统治型政府与管制型政府模式,成为后工业社会的治理模式。面对城市发展的种种挑战,政府管理职能分工的日益细化和管理职能的扩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政府管理能力,但碎片化的部门管理和简单传统的线性管理思维难以有效满足城市快速发展中的需要,传统的粗放式、经验型管理已无法应对后工业化时代纷繁复杂的城市问题的挑战。新公共服务理论提出,政府的角色既不是划桨者,也不是掌舵者,而是提供服务者。政府只有提供充足优质的服务,才能有效地调动个体的创造性。为了更好地应对城市发展的严峻挑战,提升城市的活力与竞争力,迫切需要推动城市管理理念和体系的转型。
城市是高度复杂化的经济社会物质系统,综合全面的认识理解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探讨城市问题解决之道、摸索城市治理有效路径的思维起点。本书围绕城市发展与管理的基础理论与现实问题,共分六章展开论述。第1章主要围绕城市与城市化的基础概念、城市研究的多学科基础理论、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等问题,进行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等多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介绍。第2章主要基于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世界城市发展的特征与趋势等问题的梳理和分析,总结当代城市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进而介绍近代以来城市管理理论的发展和演变,探讨城市治理的核心内容和原则。第3章围绕城市管理体制的主题,从城市制度、城市政府职能、城市政府管理体制等方面,介绍行政学、政治学等领域的相关基础理论,梳理我国城市管理体制的发展演变的特征与趋势。第4、5、6章则针对基础设施、土地利用、住房这三个城市发展中的重点问题,从相关基础概念和理论、现实问题、体制制度和政策分析等三个方面,对城市发展和管理的理论知识、管理问题进行探讨。魏程瑞、赵一航、李凌冰、章盈参加了第3、4、5、6章部分内容的撰写。
本书适用于公共管理研究生和本科生教学使用,也可作为城市管理干部培训教材,以及其他对此主题感兴趣人员的参考读物。
王郁,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与城市发展、城市治理等领域。近年来出版学术专著与编著十余部,以作者身份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并完成国家与省部级纵向课题数十项。
第1章 城市和城市化
第1节 城市的发展历史
第2节 城市与城市化的概念
第3节 城市研究的基础理论
第4节 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动力机制
第2章 城市发展与城市管理
第1节 城市发展趋势与城市管理的挑战
第2节 城市管理相关理论的发展历程
第3节 城市治理的内容和原则
第3章 城市政府管理体制
第1节 我国的城市制度
第2节 城市政府职能的基础理论
第3节 城市政府的职能划分
第4节 我国城市政府管理体制的变迁
第5节 中外市政体制的比较
第4章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
第1节 城市基础设施的内容和特性
第2节 城市基础设施发展与政府作用
第3节 市场化与政府监管
第5章 城市土地利用与管理
第1节 基本概念
第2节 基础理论
第3节 城市土地制度
第4节 城市土地市场
第5节 城市土地政府管制
第6节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管理
第6章 住房问题与住房政策
第1节 基本概念
第2节 住房的特性
第3节 住房问题及其产生机制
第4节 住房政策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