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有意思,且听书家事。
历史长河中,无数书家如同璀璨的星辰点缀其中。书法成就可能只是其人生一隅,他们在历史舞台上留下的色彩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浓重。
本书从古代正书之祖唐宋八大家宋四家,讲到近现代名家马衡、黄宾虹、谢无量、马叙伦、邓石如等;从书法史上流传的佳话书坛伉俪、父子、名门望族,讲到名家绝笔、经火灾仍遗留下来的名作、左笔书、卖字润格、以书养生等趣事。
历来论书,多先论其人。传统文化孕育出的艺术观,是追求书品和人品的一致,书学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关头。古今书家的铮铮风骨,蕴含在那一个个故事中,值得我们去品读。
▲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作序,北京晚报《墨缘》栏目精萃集结出版
▲一部独具一格的书法科普书,书法有意思书系重磅之作
▲将古今书家拉下神坛,了解他们接地气的一面
看点:
▲新颖:首次集合讲述书林外史,给读者展现有血有肉的书家形象
▲有趣:重磅揭秘古今书家鲜为人知的典故逸闻
序
沈 鹏---北京晚报《墨缘》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八年前的2012年10月20日,《北京晚报》新辟了一块艺术园地《墨缘》。从创刊到现在,秉承初衷,在书法界同仁和广大爱好者的支持呵护下,一步步成长,团结了一大批书法爱好者,以墨相濡,因墨结缘,为书法艺术的发扬光大、薪火相传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我一向认为,报纸要有好的副刊,她是报纸的一面人文之窗,显示自身特色,推出专家又面向群众。好的副刊要有持续性,编者要有耐力,每当出刊如磁石之吸铁,使读者非看不休。
《北京晚报》在已有的多种副刊之外增加《墨缘》,是有识见的。书法,世界各国都有,但是历史渊源、民族文化传统不同,尤其是汉字的字形特异,除了音美意美之外,还具形美,奠定了四千年以上历史的一门艺术的根基。《墨缘》以此为依托,为广大读者系统、丰富地展示了中华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成为广大读者深入了解书法、悉心品味书法,追求高尚美感的良好载体。《墨缘》所刊发的精心编辑的内容,经受住时间的检验,获得读者积极的反馈。书法包括篆刻、刻字等等,与艺术学、哲学相通,旁及文字学、考古学、中西文化比较学科等等,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的形式美有独立性,我们在视觉欣赏的同时,把汉字的意美、音美融为一体。重要的是意的表达,做到准确、鲜明、生动,大体上即具备了意美。音美在诗、词、曲、赋中体现为明显。一首诗按照平仄格律写来,朗朗上口,其中节奏感尤其具备内在的魅力。为什么很多书法家喜欢写诗,大体因为律诗、绝句的字数较少,读了上句便能沟通下句,从局部到总体获得综合性的审美享受。
《墨缘》从一开始便与诗词结下不解之缘。然而编者的眼光宽宏,以书法为中心点,贯穿古今,阐释经典,介绍名家,提携后人,分析创作,研究理论,对于各种字体、多样风格,陆续详细介绍,专业书法者从中受益,一般书法爱好者得到欣赏的乐趣和创作的启发。《墨缘》还以其影响力扩大到社会活动,就我记忆所及,组织了多次中日名家书法联展,中日两国书法名家聚首北京,展出的书法作品共以汉字为渊源,又各具民族特色。这样的传承与创意,与《墨缘》周刊完美结合,十分难得。还有北京晚报持续举办的墨缘杯北京市青少年书法比赛,用行动反映出全社会包括教育界、新闻界对书法艺术的重视。书法是美育,中小学生学书法以及音乐、绘画、舞蹈等等,可能将来有名家拔萃而出,然而更重要的是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精神境界,人文思维,民族情感,智慧爱心……美育是纯粹的,与功利无缘,不为炒作、树招牌、夺眼球。在当前社会上盛行急功近利的种种浊流中,北京晚报《墨缘》保持了自身的定力,追求高品位、高格调,说得上是一方风清气正的书法净土。
我们要特别注意培养青少年对书法的爱好与修炼。有识之士早已提出书法要从儿童时代学起,列入小学课程,在识字教学的同时,懂得汉字之美,培养兴趣、爱心、执着、耐力……戊戌年初,我应《北京晚报》之约撰写一副对联:
世界大同抒美景,
少年中国发宏图。
上联含康有为的《大同书》,下联含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重视少年的成长,少年的体魄,少年的雄心,少年的未来!不要把从事书法仅当作多学一门手艺,替文章焕光彩。以高瞻远瞩的眼光看待书法,由我们这代人让具有古老传统的一门独立的艺术永葆青春活力。北京日报出版社把《墨缘》曾经刊发的图文编辑成书,这类事的受益者十分广泛,而我希望更在于年轻一代,延伸到书法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