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1929—1993年),英国女演员。1954年,因主演电影《罗马假日》获得第2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此后凭借《龙凤配》《修女传》《蒂凡尼的早餐》《盲女惊魂记》四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提名。1999年,入选美国电影学会“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入选英国《新女性》杂志“有史以来美丽女人”榜首。她是银幕上的闪耀明星,也是优雅、高贵、格调的代名词。此外,从1988年起至去世前,她一直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为贫穷地区的孩子们呐喊、呼吁和募捐。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透视奥黛丽·赫本的演艺生涯、情感经历、社会生活等,展现其光鲜亮丽的外表背后的真实人生。
她是世界电影史上的传奇一笔,是那个黑白年代的梦幻记忆。她是《罗马假日》里的一抹浅笑,是《修女传》里的清纯脱俗,是《蒂凡尼的早餐》中挥之不去的温柔,是惊艳全世界的《窈窕淑女》,也是永远的《谜中谜》……
有人说,她是误落人间的天使。她的美属于整个时代,她的优雅被誉为永恒经典。
她,就是奥黛丽·赫本。
潦倒时却高贵,平凡时自优雅,煊赫时亦真实。对她而言,名利与初衷、艳羡与追逐、流言与爱憎、定义与标签都不能束缚她,她终将品位与自我定格在喧嚣之外,赋予生活特立独行的质地。
从邻家女孩到家喻户晓的明星再到慈善大使,她的美丽、优雅和爱心,可曾打动过你?莫问前路坎坷,莫说美人迟暮。俯仰之间,她早已获得了时间最独特的馈赠。
时间毫不留情,令许多
美丽成为瞬间。所幸,当流
年褪去浮华缱绻,也留下许
多传世的故事。
美丽的容貌是与生俱来
的,而善良则是一种人性的
美德。奥黛丽的美是从时间
的泥土里开出的花,高贵而
不染纤尘。她的善良让这份
美持之以恒,在大干世界里
演绎了一段不朽的传奇。
她是那样高贵、那样典
雅,如同不惹纤尘的天使。
据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见到
奥黛丽后,对女儿说了这样
一句话:“她是我们中的一
员。”
然而,在这份高贵的背
后,很少有人能想到她竟曾
亲历过战争中的饥饿与恐惧
,经历过家庭破碎的痛苦,
品尝过梦想破灭的残酷,在
两次失败的婚姻中流过泪,
也经历过命运的无常与欺骗
。
得意了富贵,却失意了
人生。
人们追逐着她的名字,
模仿着她的仪态、发型与妆
容,却反而离她越来越远。
奥黛丽的意义,不是小黑裙
,也不是少女的公主梦。不
要忘记,那个成为某种标签
的名字背后,其实是一颗普
通女人的心,和藏着的一个
美好的梦。
她值得人们深爱,不是
因为出众的容颜,也不是因
为所谓“完美”的幻影。她最
美的时刻,并非是《罗马假
日》中的回眸一笑,亦不是
镁光灯下的优雅造型,更不
是好莱坞派对上的众星捧月
。
人们爱她谦卑的心,这
个美丽的女人曾经担心因为
自己太丑而没有人愿意娶她
;人们爱她倔强的性格,怀
念那个穿着木头舞鞋坚强舞
蹈的瘦高女孩;人们爱她的
敢爱敢恨,她在深爱的人面
前低下了她高昂的头颅;人
们爱她的善良体贴,看懂她
在望向非洲儿童时眼里的牵
挂。
这世上没有人可以抗衡
时间,美丽如奥黛丽,时间
依然会在她的脸上留下岁月
痕迹。可是,除了衰老,时
间还会带来气质的沉淀,带
走青春的浅薄。
奥黛丽的潮流,不仅仅
是时装与妆容,而是用巨大
的人性魅力,成为一种格调
。她的优雅由内而发,无关
容颜,无关风月。
这世上又有谁不爱她?
自从有了她,上帝有了最美
的天使,而天堂里,每天都
是“罗马假日”。
第一章 上帝亲吻了一个女孩的脸颊
1.布鲁塞尔最好的季节
2.他转身离去,刻下一生忧伤
3.足尖上的高贵天鹅
第二章 幸福就是,能活着见到亲人和阳光
1.磨不坏的木头舞鞋
2.从花园城市到人间地狱
3.死亡线上那些绝望的眼睛
第三章 一个会走路的梦
1.当梦想被宣判死刑
2.没有人生来就是从容优雅的
3.一阵从英国吹来的清风
第四章 站在旁观者的立场看自己
1.“罗马假日”来临
2.朋友以上,恋人未满
3.奥斯卡领奖台上的慌乱女孩
第五章 有时相逢是为了别离
1.在爱人眼中,找寻父亲的背影
2.他人即地狱
3.当爱情徒有虚名
第六章 在银幕上演绎精彩人生
1.《战争与和平》
2.《窈窕淑女》背后的痛
3.戏里戏外的“七年之痒”
第七章 勇于向自己宣战
1.当服从成为自然,挣扎就会结束
2.挑战悬疑片——《谜中谜》
3.心灵的眼睛——《盲女惊魂记》
第八章 时尚不是追逐,而是找寻自己
1.“赫本风格”成为专有名词
2.有一种知己,叫作纪梵希
3.没有“公主病”的公主
第九章 “美人迟暮”并不是一个悲剧
1.小狗“著名”与小鹿“依比”
2.直到永远
3.时光尽头的温暖守候
第十章 行善不只是付出,也是自我救赎
1.去世界上最贫瘠的地方
2.索马里不相信眼泪
3.为流浪儿童说话
第十一章 人世间永远的安妮公主
1.能不能从容说再见
2.最后一滴泪水
3.天使回到了天国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