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化。自然灾害始终是影响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自然内附。如何加强重大气象灾害发生发展机理研究,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如何加强应急体系和机制建设,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防和处置能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检验气象工作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准,也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所在。
本书研究既注重机理实证分析,又运用灾害综合防范理论、危机管理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对重大气象灾害防范进行理论创新,提出了重大气象灾害风险综合防范模式。构建的综合防范模式重点对重大气象灾害评估、应急、风险沟通机制等作了专门论述,不仅观点新颖,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对于当前进一步完善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其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书很适合从事气象灾害研究的科技人员以及从事灾害公共管理的工作人员阅读。
祝燕德,男,湖南常德人,1953年4月生,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兼职教授,现任湖南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湖南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2008年获湖南省委省政府抗冰救灾先进个人。曾获湖南省政府嘉奖并记一等功2次,获湖南省
章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概述
节 低温雨雪冰冻灾情
一、对林业的影响
二、对电力的影响
三、对交通的影响
四、对农业的影响
五、对通信的影响
六、对金融保险业的影响
七、对其他行业的影响
第二节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特点分析
一、巨灾特征
二、系统性特征
第二章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机理分析
节 灾害成因分析
一、致灾因子强度大
二、孕灾环境适宜
三、“人”对灾害的放大作用
第二节 天气成因分析
一、全球气候变暖影响
二、天气成因分析
三、数值模拟分析
四、拉尼娜事件的影响
第三章 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经验与反思
节 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经验
一、政府科学应对情况
二、气象部门应对情况
三、电力部门应对情况
四、铁路部门应对情况
五、交通部门对应情况
六、林业部门应对情况
第二节 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反思
一、应急联动机制不畅
二、风险沟通不足
三、气象灾害风险综合影响评估不够
四、重大气象灾害抗灾能力偏低
五、重大气象灾害补偿机制不健全
第四章 重大气象灾害风险综合防范模式
节 灾害风险综合防范理论综述
一、综合自然灾害风险防范体系理论的产生
二、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
第二节 重大气象灾害风险综合防范模式
一、模式概述
二、重大气象灾害风险综合防范保障系统
三、重大气象灾害风险综合防范过程系统
四、模式的关键环节
第五章 重大气象灾害影响评估
节 重大气象灾害影响评估概述
一、气象灾害影响评估分类
二、气象灾害影响评估的意义
三、气象灾害影响评估在气象灾害管理中的应用
第二节 重大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一、气象灾害风险的概念
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发展概况
三、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内容与过程
四、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第三节 重大气象灾害损失评估
一、气象灾害损失的内涵
二、气象灾害损失评估指标体系
三、气象灾害损失评估方法
四、气象灾害损失评估分级
第四节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经济影响评估
一、非正常投入一产出模型
二、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
第六章 重大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
节 重大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问题
一、应急联动机制概述
二、应急联动机制薄弱的主要表现
三、应急联动机制薄弱的主要原因
第二节 重大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模型
一、重大气象灾害应急联动三维模型概述
二、重大气象灾害管理应急联动机制模型分析
第七章 重大气象灾害风险沟通机制
节 风险沟通一般理论
一、风险沟通的定义
二、风险沟通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三、风险沟通理论基础
四、风险沟通原则
第二节 重大气象灾害风险沟通过程
一、重大气象灾害风险沟通的重要性
二、重大气象灾害风险沟通模式
第三节 完善重大气象灾害风险沟通机制的措施
一、强化重大气象灾害风险信息公开制度
二、健全重大气象灾害信息沟通机制
三、建设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平台
四、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风险信息质量
五、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教育
六、美国“防灾型社区”创建案例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