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不可忘却的纪念2020年7月的某一个下午,我接到了薛舒老师的消息,询问我是否有兴趣创作红色起点系列的纪实文学。当时她让我在几个选题里选一个,我个人对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和隐蔽战线这两个题目都感兴趣,但后来因为甫老师选择了隐蔽战线,所以我就选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之后,就是漫长的资料收集和构思。作为1978年出生的改革开放同龄人,我是经受红色教育洗礼长大的一代。《闪闪红星》《英雄儿女》《小兵张嘎》《董存瑞》是伴随我长大的电影,《红岩》是我小时候珍爱的读物之一。所以,我自认为,是可以驾驭好红色纪实文学的。在开选题动员会的时候,我也大言不惭说,作为一个历史小说作者,虽然缺少创作纪实文学的经验,但是我擅长做资料收集分析,所以我一定会努力完成这部作品,也一定能很好地完成。
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我确实在很小的时候就听过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曾经听爷爷说过,那时候凄风惨雨,连黄浦江上也会有浮尸。但其实,现在推算年龄,我的爷爷在1927年也只是小孩子,他所说的也不一定就是准确的。而纪实文学重要的就是准确,所以要研究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还是要靠扎实的资料收集。不过说实话,在做过一定的资料准备之后,我意识到可能之前把这份工作想得简单了。
下面我简单地说一下这部书的创作过程。
我初以为,要写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直接的就是了解1926年到1927年的历史,只要了解那些日子的故事,所有问题都能解决。但是陌生的历史,似曾相识但其实并不了解的人物,以及大量的初次接触的人物事件,让我一时难以弄明白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
如果作者自己不理解笔下的世界,那他是不可以动笔去写的。所以,我决定扩大我的资料收集范围,我需要一个更高更广的视角,来审视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很快我开始明白,从时间线来说,这一事件的开头,是从1925年的五卅运动开始的,而结局则应该是1927年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但是由于中国工人运动绝不是孤立存在于大革命时期,所以在进一步阅读资料的时候,我意识到,其实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节点,是配合北伐战争进行的。那么,我显然需要了解北伐战争是一场怎么样的战争。至少我得了解它一开始是怎么回事,以及与之相关主要人物,他们在这一时期的状态。
那么资料收集范围就又扩大了,因为要了解北伐,就要了解次国共合作。要了解国共合作,要了解涉及的相关人物,就要了解五四运动。要了解北伐,除了广州国民政府的国民党,还要了解他们的对手北洋军阀、奉系直系乃至那些军阀将领的出身。
到了这时候,我终于在脑海里建立起这本书的基本构思。
世间事,从没有孤立存在的,影响越大的事,其起源必早远,其后续必绵长。这是我写历史小说时积累的经验,也是我整理历史事件的办法。
所以,我们要写1926年至1927年的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就得从次国共合作,一直了解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这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海量的资料里,有太多模棱两可的记录,有太多前后矛盾的记录。如果不加以甄别,写出来东西自然矛盾百出,可是我又该如何判断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为了给读者展现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我需要尽可能地涉及所有的关键节点事件,更要对这些人和事有一个自己的看法。
当我开始收集资料的时候,又有一个问题浮上心头,那就是这样写会太多了吗?作为一个职业小说作者,我不能接受自己的作品松散,我要写的作品必须拥有紧凑的节奏,以及足够完整的核心事件。即便是纪实文学,我仍旧认为,需要做到有轻重缓急,所以在资料收集足够之后,我要做的就是减法了。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里做减法,远比看到什么就记录什么要难。有太多有名有姓的著名人物,有太多精彩激荡的历史事件。作为作者,我必须能够清楚知道,哪些是我需要的,哪些是可以带过的。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立场和观点。
几经思考后,我定下了记录关键事件,依赖特定人物,来铺陈展开大时代的方式。举个例子,我提到了一些上海之外发生的事件,如万县惨案、如收回汉口九江的租界,这些事就提供了一个大时代的视角,较为全面地解析了租界和帝国主义。又比如,我详细解析了钮永建、蒋介石和汪精卫的人生,对国民党方面做了一个基本定性。再比如,我在作品尾声的时候,提到了李大钊同志的结局,结合他和赵世炎同志的关系,我将时代群像完整化了。
说回我们的红色起点系列,这个系列一方面是将和上海有关的红色历史做一个完整记录,另一方面还有个重要要求,就是这些历史故事在我们这些作家的笔下,要比普通历史资料更有可读性,以便让更多的读者来关注红色的历史。创作具有可读性的红色纪实文学,是我们的创作目的。
只是可读性这件事,该如何定义?
我在查资料的过程中,手边一共有三本关于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专著。分别是《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上海档案史料丛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以及《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研究》(中共上海党史资料丛书),知识出版社1987年出版。
可以想见,这都是30年前的作品了。三部书里薄的是1979年那版的书,一共只有73页,它主要是详尽地记录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全过程。因为书本身就年代久远,所以在我写完本部作品的时候,书已经翻烂了。三部书里难读的是上海档案史料丛编,全书通篇全是会议记录,如果不了解当时的人物,不熟稔当时的历史事件,基本是无法读懂的。除了这些难点,这部书还缺少好几个关键日子的会议记录。让人在根据它来做资料的时候,有种不顺畅的感觉。
三部书里关于那段历史记录完整的是《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研究》,它拥有一定数量的会议记录,拥有极为详尽的事件描述,还拥有一定数量的媒体稿件。有时候我也会想,在那么完整的资料书面前,我还能做些什么?仅仅是把故事再说一遍吗?
我想,我绝不能简单地把故事再说一遍。我希望能够做这么一本作品,就是看完这本书,大家能够熟稔那些英雄人物,也能了解那些其他立场的历史人物。看完这本书,我们能了解那个时代的大历史,能理解为何终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救中国。我希望做一本入门级别的历史资料书。
好在,我们的党拥有太多的英雄人物,我无需虚构什么,只要把这些英雄人物真实展现出来,就能让大家理解共产党员的伟大。本书中基本所有历史人物的对话都有出处,主要是将会议记录里的东西变化做日常对话场景来呈现,我秉承着可以写实绝不虚构的原则。里头引用的那些关于《申报》的记录,也来自真实的版面。说起来,查资料的时候我发现《申报》的许多内容也是很有趣的。
关于我们的英雄,我在创作这本书之前,对许多人都是只知道人名,写了这本书之后,隐约觉得他们就像我多年的好友。我欣赏赵世炎的坚定睿智,我理解罗亦农的艰苦忠诚,我也理解汪寿华那颗忠义勇敢的心。他们都是血肉之躯的普通人,正因为此,他们的事迹更为感人。当写到后,赵世炎同志牺牲的时候,对我来说他就好像昨天才牺牲。在书写完之后的好几天里,当我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仍旧会很难受。
在创作进入尾声的时候,我前往上海龙华烈士陵园祭拜英烈,亲眼看了关革命者的黑牢,然后回家写下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故事。
不得不说,写了这部书后,有两个人物对我来说是特殊的。一个是赵世炎,如此的才华横溢,却又牺牲得太早了。另一个就是我们的周恩来,周总理。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周恩来,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每当我们提起这个名字就感到很温暖、很自豪。
是的,当前面两次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失败、革命到了极度困难的时刻,周恩来接过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指挥权。这个人物一出场,就显得光芒万丈。我在书里,通过配角人物的嘴称其为绝世人物,在我的心里确实也是这么想的。
我们这本书是纪实文学,主要记录真实的历史事件,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事,都有历史档案可寻。虽然我已经尽力在会议记录中找寻所有的根据,但是武装起义本身,除了领导者的决策,还需要基层干部的奋斗努力。
可是在日常的资料里,底层人物,也就是普通的武装工人纠察队员的名字留下的太少了。这里我不得不去虚构一些人物,以使得整个故事流畅的进行下去。要不然,整本书就变成了会议记录。
所以我虚构了叶阿四这个人物,一开始是个识字不多的工人纠察队员,后来成了进步的党员,叶家兄弟三人,一个牺牲在武装起义中,一个牺牲在宝山路惨案,剩下叶羿独自活于乱世。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角色,他从三次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开始成长,在白色恐怖之中变得成熟,也许有一天我会用他来写红色历史小说。
总之,这部作品是我的部历史纪实文学,也许和大家之前读过的纪实文学不太一样,但我还是希望你们能喜欢。因为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查了很多资料,在面对海量资料的时候,我深切地感受到一部史料书籍对后世的影响。不论作者当时创作的原因是什么,他记录下来的人物事件,对这些文字的观点态度,都会对后面继续耕耘这段历史的人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这种感受,让我对纪实文学的创作产生了敬畏之心。
我当然明白一本好书应该是什么样的,但因为我个人能力有限,我只能做到尽量准确记录事件,而较少的发表评论,更谈不上提出新颖的观点。我尽量使用当时人们的视角和眼界来看待问题,而较少的用自己时隔90多年后的上帝视角来评判当时的事。
我是一个英雄情结很重的人,我的历史小说涉及战国、三国、唐宋、明朝等等朝代。在我的历史小说作品后,通常会有这么一句话:华夏五千年,看我数遍英雄。这次的书同样也是如此。
我记录了太多的英雄人物,而且大多数都是悲情的历史人物。如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在上海回顾工人武装起义时说到的那样: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时,罗亦农、赵世炎、汪寿华三位同志也是领导者,他们都牺牲了。还有王若飞同志,他当时是指挥南市暴动的,后来也牺牲了。他是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四月八日飞机上遇难牺牲的。罗亦农、赵世炎、汪寿华、王若飞,这些都是领导同志,都先后牺牲了。起义时,赵世炎(当时的名字叫施英)还在《向导》周刊上写文章。到现在,罗亦农同志的尸首也没有找到,赵世炎同志的骨头也找不到。后来,党中央又派了陈延年同志到上海来工作,这是第五位了,也牺牲在上海。牺牲的人多了。我们讲的还只是上海起义的。
当我翻资料看到这一段话时,眼泪就止不住地滴落下来。我也把这段资料附在了我们这本书的后。希望大家也能看一下。
无论如何,这一部作品的创作都是值得的。后,我想引用周恩来总理的一首诗作为结尾,那是他在1922年时创作的新诗《生别死离》。我觉得非常契合这段历史。
壮烈的死,苟且的生
贪生怕死,何如重死轻生?
生别死离,是难堪事
别了,牵肠挂肚
死了,毫无轻重
何如作了感人的永别!
没有耕耘,哪有收获?
没播革命的种子
却盼共产花开
梦想赤色的旗儿飞扬
却不用血来染他
天下哪有这类便宜事
坐着谈,何如起来行
贪生的人,也悲伤别离
也随着死生
只是他们却识不透感人的永别
永远的感人
不要希望人家了
生死的路,已放在各人前边
飞向光明,尽由着你
举起那黑铁的锄儿
开辟那未耕耘的土地
种子散在人间,血儿洒在地上
本是别离的,以后更会永别
生死参透了,努力为生
还要努力为死
便永别了,又算什么?
君天,初稿于风雪江山斋2020年12月14日夜,于12月31日次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