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时间澄澈如水
有没有一首诗,让你在静谧怀念时,体味宇宙不息的澄澈如水;有没有一首诗,让你在沮丧彷徨时,惊觉到绿叶般的坚忍执着;有没有一首诗,让你在夜色独行里,碰撞到舞蹈样的群星粲然;有没有一首诗,让你在逝水流年中,牵拽着悠悠然的岁月漫长。马舜诗集《黑塞上空的呼吸》呈现了这些难得的意象与所指!共情与超越。
常以为,诗歌的世界应该是泛神的。唯其如此,才有更多的可能与包容、理解与超越。比如,马舜的诗句夜色叫出了月亮老娘在星空里养着群星,这里的叫与养,简直复活了万物的神性!那种美美与共的场景,不就是好的诗歌带给我们的审美震撼、审美共情,以及基于此的审美超越吗?!于是,那一瞬间,天地万物如此宁静,在夜色微澜中,起舞的何止月亮与群星,还有无论何时,能够阅读到这些诗句的我 们……是的,好的诗篇就应该引领我们不断与宇宙万物起舞同欢,一道品尝那自由的味道!
能指与所指。
语言是素朴的,有其基础的能指范畴;但诗歌又是神奇的,不断拓展所指的疆域。在马舜诗集《黑塞上空的呼吸》中,素朴的语词随处可见:天空、月亮、黑夜、大地、海水、马、绿叶……这些能指与诗人黑塞的表象语意十分相通,难能可贵的是,在精神气质一脉相承的基础上,马舜在诗歌语言所指层面又呈现了独有的景致,那景致不断彰显着存在的秘密、灼烧着我们庸常的灵魂。比如,谈到月亮,诗人马舜反复吟咏:娘,月亮出来了娘,月亮还在娘,月亮真亮……当儿子说,娘,月亮出来了,母亲知道儿子想回家了;当儿子说,娘,月亮还在,母亲知道儿子埋怨起得太早;当儿子说,娘,月亮真亮,母亲却不知道儿子对她的思念是那般冷毅悠长。这里,诗人用月亮这个意象,深情回忆了母子间留存于山村深处的光阴履痕,表达了对远逝母亲的无尽思念!是的,好的诗篇就应该不断呈现出有力量、有维度,而又如此清澈、如此澄明的审美意象!
流逝与永恒。
蒿子馍、老水牛,环岛路、顶沃仔……感谢马舜的诗歌,让我们复活了那么多陌生而又熟悉的场景,那场景关乎南方与北方,关乎日子与永恒!透过这些印着时间味道的素朴语言,我们又再度触摸了大地的温度以及流光中的故事。很多场景逝去了,但是诗歌再度复活了他们。是的,好的诗篇就应该为那些纹理蓬勃的生活和流光婉转的生灵画像立传,告诉这世界:他们曾经来过,他们就在那里!生活是永远完不成的诗篇。时间永逝,诗歌永存!
王彦龙 厦门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
2021 年 11 月于厦门
序二:凝视与对话
写诗,牵涉视角的确立。诗人会观察外界事物,或者注视内心状态,表达出来的词语,有意与无意之间,如果达到聚焦与虚化的效果,是为成功的作品,否则导致失焦与漫漶的失控,变为失败的尝试。这本《黑塞上空的呼吸》诗集,可见马舜写作的精准,找到自己的位置,构建各种视域,勾勒诗性。
马舜大学时代就开始写诗,他说当初是写给自己读,现在还是写给自己读,发现诗中有个更真实的自己。然则,这本诗集显示他并不自我封闭,而是他跟外界与内心修筑着诗意的通道,不断进行对话。作品分成写给母亲写给自己写给他人写给岁月四辑,就透露了词语其实无以孤立,而是借由不同观照面,内外互联而形塑自我。
马舜坦言喜欢德国作家黑塞,诗集故名《黑塞上空的呼吸》。黑塞对人性的探索、灵性的追求,在马舜的诗作中也有类似的展现。此外,面对生活的悲欢、人世
的变更,马舜书写的抒情方式,也让人想起里尔克,这一位奥地利诗人。
在写给母亲篇章,《夜色下的阳台》尤其显现对亲人的哀思不绝:阳台上 / 嘴角的那根烟 / 点燃了远处的大海,浪来浪去 / 夜色下 / 烟丝缕缕 / 飘荡着对老娘的思念。
在写给自己篇章,《奔跑的信念》抒情如歌,抒发自己胸臆:黑塞的自然诗行 / 行走在心间 / 无论是幸福的追求 / 还是那一片孤云的流浪 / 让心境得到片刻的舒展。
在写给他人篇章,《雾》没有遮蔽对外界所应保持的距离,冷静地瞭望:大雾封着海面 / 白茫茫一片 / 她以为封住了整个世界 / 我在岸边静静地注视着。
在写给岁月篇章,《世界的隐喻》更是思索世界的奥义:整个世界都在隐喻 / 我却还在为它寻找比喻/……这个隐喻的世界 / 让我如同走向漆黑的旷野 / 竟然忘了手中提着的一盏灯。
美国诗人与诗论家 Tony Hoagland, 与文学博士 KayCosgrove,在合著的 The Art of Voice: Poetic Principles and Practice(《声音的艺术:诗歌的原理与实践》)里,揭示诗与读者之间的神秘连接,探索了白话与方言,主导与立场、语气与调子、人称与身份,如何形诗的声音。他们言之成理,诗是生命的力量,诗人性化了复杂的世界。
他们的合著,还引用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米沃什的诗句:诗的目的是提醒我们 / 继续为人是多么难的一件事。是的,有关经验的诗,伤痕累累,焦头烂额,但好的诗能证明,只要还能说出来,就是胜利。就像其他人一样,诗人也会受伤。但诗人不至于说不出来,至少可以通过诗发出声音。这本《黑塞上空的呼吸》诗
集,就是要发出这样的声音。《黑塞上空的呼吸》收录的诗,是马舜的亲身体验
与阅读经验。他的诗,是一次次的凝视与对话,字里行间隐显了寻觅、捕捉、留存。
游俊豪 (游以飘)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主任
2021 年 10 月
前 言
写诗开始于大学时代,但那时是写给自己读,还是悄悄地进行,羞于让人知道。工作后,日子让我延续了大学时代的兴致,捡起了诗。渐渐地,发现诗中有个更真实的自己和能在字里行间触摸的真实日子。这时还是写给自己读。一次偶然,跟挚友笑乙(笔名)聊起文学与写作时,顺便发几首诗给他,得到他的肯定,并建议我向报刊投稿。于是,我将一组诗投给《河南青年报》,没想到很快被采用、发表了。这样,我决定做一个公众号,把自己的诗放在上面。公众号的名称是黑塞上空的呼吸,也是这本《黑塞上空的呼吸》诗集的名字由来。有了这个公众号,我开始了像写日记一样地写诗,诗也就像日子一样被慢慢地攒了起来。现在看来,生活中的每一种坚持都是对当下的不辜负,否则,怎会有这本诗集和诗里刻下的岁月回忆。
黑塞是德国作家、诗人、评论家,被誉为 20 世纪伟大的文学家之一,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我喜欢他的诗。家乡的小径、乡村的夜晚、屋前屋后的小草与树
木、天空的星星与白云等等都是他的诗。尤其读到他的《轻云》:
一片孤云
飘过蓝天
轻柔而悠闲
喜悦吧,你心
他将携带洁白的清凉
掠过你蓝色的梦乡(欧凡译)
我就想到儿时的时光:一人躺在田埂上,家里的那头老水牛在前头啃着那永远啃不尽的青草,看着天空上的朵朵白云,想着它们飘去的方向。那种自由与无束、追求与向往、任性与流浪,不知道是种啥境况,我也想过过那种日子,我也想在上面顺畅地呼吸。于是,我给公众号予名黑塞上空的呼吸。呼吸就是生活,就是过日子,这本诗集可以说是生活的写照。快乐、不顺、生活的思考、日子的折射等,都在里面呈现。生活本身就是诗,尤其那悲痛却让人难忘的生活,更是一首写不完的诗。这也不免想起古希腊的悲剧,想起木心对悲剧的评价,想起《悲的生命》:
木心说,悲痛是咀嚼式的
快乐是吞咽式的
不然,古希腊的悲剧
哪有生命的无所畏惧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都是相似的
不幸的却各有不幸
不然,六月飞雪
哪是千古一叹
我说,心还在痛,路已然在走
含着泪去看世界的美
拥有的味道
滋润着,美的质地
当母亲离开我时,生活还在继续,但生活的意义已开始转向。想念母亲的形式也改变了,变成诗歌。同时,逛书店时总会在诗集前逗留很久,我会关注叶芝的《当你老了》、叶赛宁的《致普希金》,我也会关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爱情诗,还有阿多尼斯的我把岁月交给深渊……
在此,我毫不掩饰我对伊朗大导演、诗人阿巴斯的喜欢。他的诗,有时就是一句话,可这句话,就是一个场景,就是电影的一帧画面:一只狼在放哨在月亮监视下 / 那条蛇 / 爬进蛇窝里(黄灿然译)。我说不出它的意境、它的美,但我被深深地感动着。原来这就是诗。也许,就是在这样的诗句里,我去感受内心的孤寂,感受生活的那有质地的美,也去感受一首诗的哲理:
当我口袋里没有什么
我有诗歌
当我冰箱里没有什么
我有诗歌
当我心中没有什么
我就什么也没有(黄灿然译)
《黑塞上空的呼吸》分为四个篇章:写给母亲
写给自己写给他人写给岁月,四篇章都是生活。我知道,生活的意义是人赋予的,用诗来表达生活,除了一份真实外,还有一份流动的旋律,流动的美,流动的张力……
波兰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史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切斯瓦夫·米沃什说:一本诗集所包含的,无非是一句碎语和一个正在消失的笑声。也许就是这一句碎语和一个正在消失的笑声,让我们获得一些安慰。
感谢生活!
辑
写给母亲
城市的灯光 /3 看到月亮,我想起母亲 /5
不敢想你 /7 换种活法 /8 凌晨三点的路灯 /9
蒿子馍 /10 暴雨与闪电 /13 你在那边过得怎样 /15
无时不想你 /17 早上醒时 /18 生日 /19
夜色下的阳台 /21 别离 /22 另一种乡思 /24
苍穹种星 /25 河传·海湾 /27
还有什么能让你泪流 /28
第二辑
写给自己
独自骑行在一人的街巷 /33 奔跑的信念 /34
向往 /35 视角 /36 今天起不再后悔 /37
色彩 /38 远方的远方 /39 体念 /40
如果人生被框限 /41 呼吸 /42 坐等黄沙呼啸 /43
做自己 /45 忽视很多 /47 叹息里的凝望 /49
相信食指 /51 斯万的心情 /52 夜里流荡的云 /54
伞下 /55 我喜欢 /56 我的孤独是座花园 /57
热浪 /59 我学路遥的样子 /60 跟黑夜讲和 /61
路上 /62 黑夜赶路 /63 孤独不会分享 /64
阳台的映山红开了 /65 生活疲惫依然爱 /66
第三辑
写给他人
遇见海子 /69 野花 /72 信阳兰花 /73
读 /75 蹄莲叶 /76 种子 /77
黑夜的海 /78 读书 /80 给你 /81
佩脱拉克的劳拉 /83 孤影 /85 月亮哭了 /86
写给《天使,望故乡》的尤金·甘德 /87
那个女孩 /89 孤狼的夜 /91 海浪 /92
写给阿赫玛托娃 /93 第欧根尼的阳光 /94
楼兰姑娘 /96 新疆的孤独 /98 木垒的雨 /100
天山下的阳光 /101 布尔津的早上 /102
布尔津的傍晚 /103 喀纳斯的清晨 /104
赛里木湖边写首诗 /105 生活的底色 /106
叶子的颤抖 /108 你是瓶酒 /109 雾 /110
用我们的脆弱去原谅 /111 生命的傲慢 /112
大地的厚重 /113 世界的隐喻 /114
第四辑
写给岁月
曾经 /117 雪里乡村 /119 顶沃仔的街巷 /120
流失 /122 秋思 /123 裂变 /124
不惑 /125 活着 /127 灵魂对话的地方 /128
大海与海岸 /130 城墙垛口 /132 远望的坚守 /133
收获 /134 月亮的黎明 /135 一眼秋 /136
红高粱 /137 森林的由来 /138 轮回 /139
年味 /140 山村年味 /142 等待 /144
雨夜 /145 仅此一次 /146 孤寂的醉态 /148
说 /149 漩涡 /150 走入秋天 /151
幸福成了脱缰的野马 /152 滚落的泪 /153
风与树 /154 一片绿叶 /155 麦子熟了 /156
麦地的那条小道 /157 乔尔玛的路 /158
悲的生命 /160 海上溢光 /161 老巷小馆 /162
日子的粗糙 /163 牛绳上的秋天 /164
把时间攒起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