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地方文化资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不仅具有教育价值,而且具有文化价值。本书基于文化记忆理论视角,对地方文化资源在学科教学资源、校本课程资源、学校文化资源三个方面的转化现状进行综合考察,分析了已有成绩和不足,厘定了生成文化记忆、增强文化自信和培育文化品格的价值定位,进而从文化视野厘定、主体意识重塑和协同平台搭建三个维度提出地方文化资源教育转化的优化策略。
卢德生,教育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多元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多元文化教育、教育公平、职业教育。出版有《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社会教育运行机制》《留守与流动儿童受教育的社会支持研究》《高职院校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研究》等6部专著,发表论文70余篇,完成和参与的科研与教学成果获省部级奖励7项。
绪论
上篇地方文化资源教育转化的意义与视野
章地方文化资源教育转化的价值与意义
节地方文化资源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促进文化认同,丰富文化个性
二提升思想水平,锻造文化品格
三展现审美价值,提高人文素质
四促进知行合一,优化社会风尚
第二节地方文化资源教育转化的学校教育价值
一地方文化资源是学校德育工作之源
二地方文化资源是学校教育资源之基
三地方文化资源是学校特色打造之本
第二章文化记忆理论及其时代回响
节文化记忆理论的发展历程
一起源:个体记忆研究
二转向:社会学的记忆
三形成:文化记忆理论
第二节文化记忆理论的基本内涵
一文化记忆的维度
二文化记忆理论的特征
三文化记忆理论的价值
第三节文化记忆理论的现实启示
一文化记忆与认同
二文化记忆的时代传承
中篇地方文化资源教育转化的现实与考察
第三章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学科教学资源的实践考察
节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学科教学资源的现实需要
一文化传承与学科课程整合促进教育合力
二地方文化与国家文化互动完善教育资源
第二节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学科教学资源的实践分析
一丰富内容,增强地方文化间的区域交流
二激活记忆,增强对地方文化的情感认同
第四章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校本课程资源的实践考察
节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校本课程资源的现实需要
一校本课程是保存地方文化的重要手段
二校本课程是活化地方文化的重要形式
第二节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校本课程资源的实践分析
一扎根与超越:地方文化资源之校本课程转化的目标
二横向与纵深:地方文化资源之校本课程转化的体系
三生成与多元:地方文化资源之校本课程转化的评价
第五章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学校文化资源的实践考察
节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学校文化资源的现实需要
一学校文化的区域性需要地方文化的有效运用
二学校文化的缄默性需要地方文化的鲜活表达
第二节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学校文化资源的实践分析
一基于地方文化生成的核心理念
二基于地方文化生成的物化景观
三基于地方文化生成的育人活动
下篇地方文化资源教育转化的检视与超越
第六章地方文化资源教育转化的现实困囿
节境域阻隔:普遍境域与特殊境域的矛盾
一作为境域的地方文化和作为教育资源的地方文化
二地方文化呈现方式缺乏与学生特殊境域的有机联系
三学生特殊境域的问题兴趣束缚其地方文化关注
第二节主体缺位:教育主体与地方文化的疏离
一意识缺位:教育主体尚未形成文化自觉
二能力缺位:教育主体文化转化经验不足
三培养缺位:教育主体文化成长机制不全
第三节实践偏差:教育实践与文化资源转化错位
一目标偏差:地方文化资源教育转化定位不准
二内容偏差:地方文化资源教育转化体系偏狭
三方法偏差:地方文化资源教育转化路向不全
第七章地方文化资源教育转化的价值定位
节生成文化记忆
一符号化的记忆识别
二生活化的记忆传承
三个性化的记忆创新
四能动化的记忆主体
第二节增强文化自信
一文化体认从自发到自觉
二文化认同从被动到主动
三文化践行从自在到自为
第三节培育文化品格
一文化意识之维:客观与接纳
二人文修养之维:外显与内化
三文化认同之维:认知与情感
第八章地方文化资源教育转化的现实超越
节多维整合:地方文化资源教育转化文化视野厘定
一准确理解学生多维文化生境
二合理厘定地方文化教育理念
三文化传承与学科教育的互通
四充分利用社区文化传承功能
第二节文化自觉:地方文化资源教育转化主体意识重塑
一教育主体充分实现文化自觉
二教育主体深度理解地方文化
三教育主体科学提升文化智力
四教育主体文化生产能力积淀
第三节内外互动:地方文化资源教育转化协同平台搭建
一促成融通型文化价值理解
二建立和谐共生型互动平台
三探寻生活整合型互动方式
结语在教育的记忆中让地方文化重获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