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绿色低碳办公建筑理念出发,通过资料搜集、实地调研等工作,分析部分发达国家相关绿色建筑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政策,开展国内外相关政策的比较性研究;梳理绿色低碳建筑应用技术,开展相关技术现场测评与运行效果分析;结合国内办公建筑设计、建造和运行实际,提出了推进绿色低碳办公建筑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建立绿色低碳引导性法律规划体系、完善支撑绿色低碳建筑建设运行的标准规范、构建支撑发展目标的奖惩政策机制、增强推动政策目标落实的能力建设、加快培育建筑节能服务市场体系等。
第1章 引言
1.1 降低建筑材料生产与建筑运行的污染物排放强度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
1.2 降低办公建筑运行能耗是实现全社会节能减排的有效方法
1.3 办公建筑普遍存在能耗偏高、环境质量偏差等问题
1.4 以供给侧改革推动建筑行业绿色供应链的形成与发展
第2章 国内外绿色低碳公共建筑政策概述
2.1 国际绿色低碳公共建筑的发展与政策概述
2.1.1 美国绿色低碳公共建筑政策法规
2.1.2 德国绿色低碳公共建筑政策法规
2.1.3 英国绿色低碳公共建筑政策法规
2.1.4 日本绿色低碳公共建筑政策法规
2.1.5 新加坡绿色低碳公共建筑政策法规
2.1.6 澳大利亚绿色低碳公共建筑政策法规
2.2 国际绿色低碳公共建筑的政策总结与启示
2.2.1 政府的推动与表率作用
2.2.2 绿色建筑政策法规体系
2.2.3 多角度的经济激励政策
2.2.4 宣传绿色建筑理念
2.2.5 实施绿色建筑政策
2.2.6 推动绿色建筑科研发展
2.3 我国绿色低碳公共建筑的发展与政策
2.3.1 我国绿色低碳公共建筑的发展
2.3.2 我国绿色低碳公共建筑政策法规
第3章 绿色低碳建筑关键集成技术
3.1 被动式技术
3.1.1 建筑体形优化
3.1.2 外墙保温
3.1.3 高性能外窗
3.1.4 双层皮幕墙
3.1.5 遮阳
3.1.6 相变材料
3.2 主动式技术
3.2.1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3.2.2 蓄冷空调系统
3.2.3 多联机
3.2.4 空气源热泵
3.2.5 水环热泵
3.2.6 热电冷三联供系统
3.2.7 地面辐射供暖
3.2.8 热回收技术
3.2.9 输配系统节能
3.2.10 照明、电梯系统节能
3.3 可再生能源应用
3.3.1 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
3.3.2 太阳能光电利用技术
3.3.3 地热能利用技术
3.4 低全球变暖潜能值制冷剂
3.5 新风净化
3.5.1 介质过滤净化
3.5.2 纳米光催化净化
3.5.3 平板静电净化
3.5.4 微静电净化
第4章 部分绿色低碳建筑技术现场测评及应用
4.1 自然通风
4.1.1 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比较
4.1.2 自然通风效果测评
4.2 地道风
4.3 自然采光
4.3.1 中庭追光采光系统
4.3.2 光导管
4.4 外遮阳
4.5 双层皮幕墙
4.6 屋顶/垂直绿化
4.7 地源热泵
4.8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4.9 可再生能源系统
4.9.1 太阳能热水
4.9.2 太阳能光伏
4.10 电梯能量回馈
4.10.1 工作原理
4.10.2 能量回馈统计
第5章 绿色低碳建筑技术运行效果评价
5.1 后评估体系研究
5.1.1 研究目的
5.1.2 评价内容
5.1.3 评价体系
5.1.4 项目试评价
5.2 单项绿色低碳建筑技术后评价
5.2.1 评价方法
5.2.2 公共建筑技术检测
第6章 建设运行绿色低碳办公建筑政策建议
6.1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
6.1.1 能源需求增长迅速
6.1.2 能源结构严重失衡
6.1.3 能源禀赋相对较差
6.1.4 太阳能资源丰富
6.2 我国公共建筑能源消耗现状
6.3 我国火电生产减污降碳现状
6.3.1 火电生产烟尘排放
6.3.2 火电生产SO2排放
6.3.3 火电生产NOx排放
6.3.4 火电生产CO2排放
6.3.5 火电生产标准煤耗
6.3.6 火电生产废水排放
6.4 我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现状
6.5 办公建筑节能减排潜力
6.6 绿色低碳办公建筑建设运行政策建议
6.6.1 建立绿色低碳引导性政策和规划体系
6.6.2 完善支撑绿色低碳办公建筑建设运行的标准规范
6.6.3 构建支撑发展目标的奖惩政策机制
6.6.4 增强推动政策目标落实的能力建设
6.6.5 加快培育建筑节能服务市场体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