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房子》是陈炫齐初二至高三期间创作的作品的集合,以时间为组织顺序,分为散文辑“草味空气、小说辑“边界的小失常”与随笔辑“延长的念头”三个部分。散文部分可概括为对生活的记录与描绘;小说部分可以称为对世界的观察与想象;随笔辑呈现了对“思考”的初步探索。
本书反映了作者的成长的经历、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校园学习生活的酸甜苦辣,以及青少年大胆、天马行空的丰富想象力;文风清新,构思巧妙,文句通顺,文字驾驭能力上佳;思想积极向上,弘扬真善美。
怀着赤诚之心,迈出的第一个台阶能以跳房子一般的游戏姿态,努力跳越。
《跳房子》这本书,是
我初中二年级至高中三年级
的文章集合,以时间为组织
顺序,分为散文辑“草味空
气”、小说辑“边界的小失常
”与谈不上说理性文章的“延
长的念头”,三个部分。散
文部分可概括为对生活的记
录与描绘;小说部分可以称
为对世界的观察与想象;第
三部分呈现了对“思考”的初
步探索。整合为文集,不代
表我的写作告一段落或者有
了什么成果。我尚不敢以“
小作家”的身份自居,而是
以“学生”,或更进一步,以
“写作者”来看待自己。这本
文集,是我怀着赤诚之心,
迈出的第一个台阶。
关于为何写作的问题,
许多作家都给出了回答。我
没有冯骥才先生年轻时“要
创造一个文学奇迹”的冲动
,也没有汪曾祺先生“百无
一用,乃成作家”的自由豁
达。要谈文学创作,其实是
情感的表达与想象的输出罢
了。写作和大笑、跳舞一样
,都是情感宣泄的方式。我
的话多、脑子胡思乱想的事
情多,表达欲因而强。若是
遇见趣事,就写点散文记录
分享;冒出什么幼稚的想象
,就靠小说把它搭建起来。
至于说理文,我实在薄弱。
平时喜欢和朋友“高谈阔论”
,写成严肃的文章虽行不通
,但仍然乐此不疲。可以说
,输出想法是我**的驱动
力,寻求快感是最主要的写
作目的。通常来说,特定的
表达对象似乎也是写作动力
的一大来源。但我反思自己
,没有特别渴望表达的对象
。只是抓紧时间记录念头,
以防它们从我的大脑中消逝
。
除此之外,我乐于在阅
读时总结作家们的写作。有
时,格外喜爱的作家或作品
,也会带给我将所总结的理
论转化为现实的冲动。值得
一提的是,中学生文学创作
方兴未艾。尤其进入高中,
主流仍然是考场议论文。考
场议论文好像建一座房子,
大家都选用最好的钢材作为
框架,然后各显神通东拼西
凑,把所见所学填充进去。
它以建得安全为基准,建得
舒适为理念,建得漂亮为追
求。我像一个小泥匠,由于
技不如人,小心翼翼地干着
建房子的活,没有自由自在
的感受。因此,我在课业之
外,接触无任务驱动的文学
,感到身在福中。
接下来呈现我五年来的
写作历程。
此书中的记叙散文,以
家乡、亲人朋友与一些见闻
为主要内容。它们见证了我
的写作入门与点滴进步。由
于初二时几乎没有文学创作
的知识,我全凭着语言习惯
进行叙述。文章中出现过许
多日常的句子,它们大多是
生活中人们的对话。我在一
旁听着或参与其中,觉得有
趣,就偷偷用上。正因如此
,我的文章似乎有了一些特
点,生活化并且调皮。比如
《酸菜坛子》中一句“很山
的内山”,培旺老师读懂了
且十分喜欢,觉得它有点野
;但这些句子也算表意不明
,隔壁班的同学问我“很山”
算是个什么形容词,我回答
不上来。
我就这么“胡来”地初步
创作,竟幸运地得到了老师
和一些同学的肯定。虽然我
的文章十分稚嫩,但培旺老
师给了我莫大的鼓励,他评
价道:“炫齐的文字有汪曾
祺的幽默老练,有野夫的不
由分说,但又有着属于自己
的风格。”此时,我又运气
逆天地得到了创新作文大赛
的初中组特等奖。大家都说
,“她就是那个挺会写乡土
文章的女孩儿”。我一方面
受性格影响,出现了打破大
家看法的念头;另一方面,
在附中的文学氛围熏陶下,
逐渐接触了一些小说作品,
希望从模仿做起,试着写点
小说。
当时有了崇拜的作家毛
姆和喜爱的作家加缪,我读
着他们的小说啧啧称奇,一
心想拥有毛姆的“冷峻”风格
,想学会加缪的语言和李玉
民先生的表达,绞尽脑汁。
结果,我的试验品完全看不
出与人家有半点相关。或者
说,当时野心太大,总选取
宏大的历史题材,而没有生
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加以支撑
,导致这些试验品不伦不类
。此书中的《望海潮》就可
以归入此类。虽然它在其中
算是较能“入目”,但仍然是
幼稚极了。
即便如此,我还是热衷
于尝试。高一时模仿索尔·
贝娄《晃来晃去的人》一书
,写了一篇叫作《洞察家》
的小说,以日记的形式组织
主人公透过墙洞偷窥邻居一
家的故事。我向大家征求意
见,几个同学都面露难色;
培旺老师称它为不成功但值
得鼓励的小说。后来我逞强
把它投到了新概念作文大赛
碰运气,不出大家所料,石
沉大海,是半虚构的小说《
思雨》让我“混入”决赛。总
之,在师友的批评建议与失
败的实践后,我认清了自己
见识与能力均十分有限的事
实,放弃大题材,放弃对风
格的追求,回归散文。
然而这一阶段,随着年
龄的增长,我的散文语言相
较之前平淡了些许,似乎逐
渐失去可贵的特色。我曾经
为此烦恼:再也写不出“那
样”的文章了,怎么办呀?
现在看来,“那样”的文章固
然可贵,但失去与变化的到
来都应该坦然接受。不同阶
段的文章,正因处在特定年
龄阶段而显得珍贵。值得高
兴的是,摆正心态后,散文
再次成为于我而言最轻松快
乐的写作形式。
对小说创作的狂热,春
风吹又生。此书中大部分小
说写于我“幡然醒悟”之后,
即高一下学期至今。与上文
提及的
陈炫齐,2003年生于漳州平和,现就读于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爱好阅读与写作,曾获第二十一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特等奖、第二十二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主题征文一等奖,被评为中国校园文学特约小作家,曾在《课堂内外》《全国优秀作文选》《未来导报》等各级刊物上发表文章。
草味空气
此后不再养兔子
辣椒
假如我有一个花园
给藤野先生的一封信
慧丫头
烧肉粽
不如动手
宝丰
飞蝇小记
阿兰妈妈
艾蒿絮言
卷一丸麦芽糖
以父之名
附中的花
酸菜坛子
错过一天
这些我遇见的花
我的名字
宣判
亡灵的山雨
美癖
在附中过冬
草味空气
边界的小失常
唯有一件事是爸爸允许的
生活中有没有意外
大师
望海潮
洞察家
思雨
哀乐
叛逆手记
抓住那只“鬼”
一场关于使命的对话
摆脱苦闷的10种方法
城市潜水
延长的念头
由《剧院风情》与《包法利夫人》比较分析毛姆与福楼拜
另一个堂吉诃德——《机械心》影评
来自北欧的一碗鸡汤——《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书评
中国诗:植物本在身边,意象委实拙劣
读朱光潜先生二文有感
偶然是个借口
想人之不想,为人之不为
跨越批判与建设的藩篱
萤火不是虫
天下之人负天下之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