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一支番号169的石油野外队,营地在西部山区一个叫太阳坡的山上。由于再也挖不出油,已经停工,正准备到遥远的中原去谋求生路。就在等待搬迁的这些天,青年工人郑在在杜梨树下发现了一种未曾见过的植物,搬回自己的活动房,没想到植物却在一场大火中被烧成了灰烬。火灾这给即将离开太阳坡的工人们带来了恐慌和波动。杨队长希望都好好着,能带着大伙儿平安搬走,偏偏不遂心愿,着了大火,大小事情接二连三。为救大火,吴先进受伤,大伙儿到医院割自己皮给吴先进植皮,本来是一次普通的着火却体现出了工友之间的情谊,当地的传说也被破解,有了科学的答案。
这部长篇小说记录和表现的,是一群普通的野外队石油人。他们的血肉之躯,他们的奉献和甘苦,都留下了或深或浅的印记,应该被记取,应该有温热延续下来。我熟悉他们、热爱他们,他们的点点滴滴都那么寻常,又那么清晰地回旋在天地间,草根般顽强,沥青那样有着一种撕扯不断的韧劲。
对于石油一线的工人来说,“我为祖国献石油”不是口号,而是落在实处的行动。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在这个故事里就真实地发生了。这部小说,重点塑造了先进人物吴先进和一批底层石油工人的形象,没有空洞的说教,都是我生活中的经历。找石油是这些人的事业,也是他们的生计。正是这样的反复,才有了中国石油工业的艰难发展。这些在石油前沿的人的历程,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个大油田出现前的缩影。
自序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
立一百周年。这一年,学
党史,讲党史,在新出版
的《中国共产党简史》里
,一笔笔石油印记,有铁
人,有西气东输。
我工作近四十年的长庆
油田,正是西气东输的主
力气源地。
曾在《长征组歌》里写
下“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开
国上将、时任****政
委萧华将军,1979年5月
来长庆油田写下了《访长
庆油田》:“驱车陕甘访长
庆,石油酬国识英雄。陇
上人歌动地诗,边区高标
创业情。入夜钻机鸣远山
,信是铁人呐喊声。当年
延长一涓流,汇成浩荡石
油军。,,
经历坎坷岁月,奋斗未
有穷尽。如今,长庆油田
已经成为中国陆上第一大
油气田,年产油气当量超
过六千万吨。作为这个企
业的一分子,我亲历、见
证、参与了它的发展和壮
大,我在大山深处的体验
,使我总有表达的愿望。
我拿起了笔杆,蘸着石油
。我从小爱好文学写作,
而我真正的起步是从来到
起伏着石油的山水间算起
,石油让我获得了书写的
力量。
这部长篇小说记录和表
现的,是一群普通的野外
队石油人。他们的血肉之
躯,他们的奉献和甘苦,
都留下了或深或浅的印记
,应该被记取,应该有温
热延续下来。我熟悉他们
、热爱他们,他们的点点
滴滴都那么寻常,又那么
清晰地回旋在天地间,草
根般顽强,沥青那样有着
一种撕扯不断的韧劲。
对于石油一线的工人来
说,“我为祖国献石油”不是
口号,而是落在实处的行
动。哪里有石油,哪里就
是我的家,在这个故事里
就真实地发生了。这部小
说,重点塑造了先进人物
吴先进和一批底层石油工
人的形象,没有空洞的说
教,都是我生活中的经历
。找石油是这些人的事业
,也是他们的生计。正是
这样的反复,才有了中国
石油工业的艰难发展。这
些在石油前沿的人的历程
,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个
大油田出现前的缩影。
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八
十年代,一支番号“169”的
石油野外队,营地在西部
山区一个叫太阳坡的山上
,四十多号人全是男人,
日子过得单调、苦闷,又
不得不忍受。挖油的人,
也挖着自己的魂灵,挖出
来的是脏还是干净,都不
是一个轻易的判断就能分
清的。人的单纯和复杂,
是自带的还是环境造成的
,不论怎么呈现,都有其
产生的根源和必然。离奇
的故事和真切的生活搅和
在一起,是一个隐喻,也
是直观的现实。得与失,
走与留,都和对土地的挖
掘关联在一起。在生存面
前,意识到了,也许没有
选择,也许不可避免,就
这样度过着一天又一天。
一群孤独寂寞的人,没有
宏大的愿望,牺牲了个人
的微小,在山里被遗忘了
一样,留下不被怜惜,离
开了又感到失落。其中有
挣扎、有坦然,在命运面
前,被接纳也罢,被排斥
也好,都在不安中等到了
一个出路、一个结局。
不过,路是走出来的,
油是找出来的,这些人奋
斗过的地界,如今是中国
第一大油气田所在地,那
些走出去的人又回来了,
他们付出的一切,正变成
当下中国前进的动力。
我曾经写下大量以石油
为题材的诗歌和散文,这
部长篇小说是我的一次尝
试。对于这部小说,我就
不多说了,让作品本身接
受读者的检验可能更好一
些。不过,关于石油文学
的写作,我有许多想法和
思考,也愿意在这里提出
来与读者交流和分享。
石油文学被提出和认可
,一定有一批作家和一批
作品支撑,而且是有水准
、有影响、有价值的,离
开这些就成了自说自话。
石油文学从大的方面说
属于工业文学这个范畴。
既然可以命名石油文学,
那么,也可以有煤炭文学
、电力文学、铁路文学等
以行业冠名的文学。如果
在这些行业之外,我们阅
读反映这些行业的文学,
是因为其行业特征还是文
学价值和意义?一定是后
者。所以,即使石油文学
次序上排在文学之后,但
具体到写作,则必须在前
才立得住。
文学是人学,石油文学
也不例外。文学里的这个
人,是有血有肉的,是有
情感的,是有心灵感应的
。所以老话说,贴着人写
,紧扣住人的命运写,写
出人的喜怒哀乐,写出人
性的幽微和敞亮。
我早先写石油,符号化
,标签化,生怕别人看不
出我在写石油,还把具有
石油特征的器具写进来。
20世纪90年代初,我意识
到这样写石油,其实背离
了石油,也背离了文学。
这以后,我回避石油、淡
化石油,把写作的重心放
在了人上。近几年,我的
观念又有转变,我不再担
心写出石油的颜色和质地
了。
由看山是山,到看山不
是山,再到看山是山,这
之间是不一样的。石油和
文学不是对立的,而是可
以融合的。这要看是不是
用文学的眼光、文学的笔
法写石油。做到这一点,
石油文学的分量就出来了
,特色就是自带的。
我的这部长篇,就把我
对于石油文学的理解,进
行了一定程度的实践,我
感到欣慰,也会在今后的
写作中付出更大的自觉。
对于一次的完成,我真心
希望对于我的写作是有效
的,柏.县有益的。
第广龙,1963年8月1日生于甘肃平凉。现居西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参加《诗刊》第九届“青春诗会”,参加《诗刊》第九届“青春回眸诗会”。已结集出版九部诗集、十部散文集。甘肃诗歌八骏之一。获第一届、第三届、第四届中华铁人文学奖,敦煌文学奖、黄河文学奖、全国冰心散文奖。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