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圣贤经》汲取先贤的知识经验和思想精华,能够提高您的道德修为和文化素养;告诉您为人处世的真谛;拓展您的人际关系;完善您的言行;诠释为政之道。其目的是使您以阔达的襟怀、淡薄的心态、超逸的性情面对人生,像孔夫子教导的那样去寻找内心的清宁。
第一章 在心地中发现智慧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三思而后行
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身,外正其容
太强必折,太张必缺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举世唯一真字难得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
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第二章 在求学中领悟真义
百学须先立志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在求学中领悟真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闻一以知十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学若牛毛,成如麟角
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尊
推陈出新,饶有别致
第三章 在处世中力行仁爱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
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君子不急断,不意使,以为乱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婴儿常病,伤饱也;贵人常祸,伤宠也
巧伪不如拙诚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志善者忘恶,谨小者致大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君子时屈则屈,时伸则伸也
第四章 在交往中培养善行
与人同病相救,同情相成,同恶相助,同好相趋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仁不轻绝,智不轻怨
善人者人亦善之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待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己要厚,责人要薄
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
与人交,推其长者,违其短者,故能久也
不以己之是,驳人之非
过而不改,是为过矣
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人要为善,先要明善始得
富贵家宜劝他宽,聪明人宜劝他厚
第五章 在言行中传承礼节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欲静则平气,欲神则顺心
夫遇长而不敬,失礼也;见贤不尊,不仁也
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言出如箭,不可乱发;一入人耳,有力难拔
屈己敬人,君子之心
察实者不留声,观行者不讥辞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
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第六章 在从政中秉持淡泊
利天下者,天下启之;害天下者,天下闭之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
心欲安静,虑欲深远。心安静
则心策生,虑深远则计谋成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
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