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梳理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以湖南省研学旅行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为实践案例,从研学旅行常见的问题出发,全面梳理了研学旅行教育的由来及发展历程,较为详细的架构、论述、提供了一系列具体的实施方式和操作策略,同时,为研学旅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支持,兼顾理论与实践,力求提供丰富的研学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相关咨询和建议。
研学旅行便是“行万里路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阅人无数,行万里路后思索回顾。”“过去,书本是孩子的世界;现在,世界是孩子的书本”。在研学中见识,在见识中成长,在成长中快乐!研学旅行是课堂的有机组成和有效延伸。“行走的课堂”是为了将孩子们在课堂上、书本中所学的静态课程转化为动态课程,使其成为孩子们早期“学以致用”的手段和重要的人生体验。从产业的角度来看,研学旅行作为旅游产业的垂直细分领域,以“旅游+教育”的方式正逐步拓展着旅游发展的空间,升级着旅游行业的体验方式,肩负着提升全民综合素质的重要使命。教育部规定每个中小学每年必须开展一次研学旅行活动。目前,国内中小学在校生人数超过两亿,各中小学都在全力推进研学旅行市场,在“旅游+”全面推进的发展机遇期,以研学旅行为代表的体验式教学活动,其需求日益增长。因此,市场潜力不可估量。对于广阔的文旅大市场而言,研学旅游是一把星星之火,但是这把火到底会壮大燎原还是保持微光?研学旅行的关键要素是什么?未来发展趋势又如何呢?
伍海琳,长沙师范学院管理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世界研学旅游组织成员,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工商管理学科带头人。主要科研方向为旅游经济及城市旅游形象塑造。近年主持省部级课题12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在《经济地理》《湖南社会科学》《求索》《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10篇,撰写《城市旅游形象策划与提升研究》等3部著作,参编教材4部。
张曼,长沙师范学院教师,研学旅行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导师。著有《文化场域视角下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小镇旅游发展策略研究》,参编专著《休闲度假研究: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之路》,主持省级项目多项,参编多部教材,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刘思萌,长沙师范学院教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商科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创新创业工作室导师。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第一章 研学旅行和创新创业教育概述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我国研学旅行的兴起
第二节 研学旅行与修学旅行、营地教育的概念辨析
第三节 研学旅行研究综述
第四节 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背景
第五节 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现状
第六节 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第二章 研学旅行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研究
第一节 幼儿亲子研学旅行活动
第二节 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
第三节 中学生研学旅行活动
第四节 研学旅行校企合作与高校创新创业基地
第五节 红色文化引领下的研学基地建设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