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精神分析的发展
精神分析在创立一百年之后,已经发展为一种严肃且独立的知识体系,极大地保留了挑战我们文化中大部分领域的真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精神分析的思想孕育了一种治疗精神障碍和性格问题的方法,即心理动力学疗法。在大多数国家,至少在西方国家,这种方法蓬勃发展。随着基于随机对照试验和脑功能研究的证据不断积累,心理动力学疗法可以向科学界寻求依据,但仍保留了对人主体性的独特视角,不断证明自己在人文科学和各个文化领域的系统研究中的地位。
精神分析号召当今的生物精神病学家承担和弗洛伊德时代(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维也纳)的神经疾病专家一样的任务。如今,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精神分析思想的评论者,都无法回避无意识动机、防御、幼儿期经历的形成性影响,以及精神分析学家带入20世纪文化的众多发现。这些发现已经深入21世纪的思想之中。那些试图破坏甚至拆除精神分析体系的批评者们,通常自己就站在以精神分析为基础的壁垒之上。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近一些认知行为治疗师对心理动力学方法的攻击,尽管这些攻击是激烈的,但他们不得不承认精神分析对认知治疗理论和技术的贡献。攻击者指出了他们在古典思想的基础上所取得的进步,但很少承认心理动力学方法也取得了进步。此类辩论有一个令人遗憾的特征,即攻击常常针对的是50年前甚至75年前的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的认识论以及概念和临床主张都经常引起激烈的争论。我们认为这可能是精神分析独有的挑战和激发能力的标志。为什么会这样呢?精神分析在探寻人类动机的深度上是无与伦比的,无论其答案是对还是错,精神分析的认识论使它能够面对人类体验中棘手的问题。还有什么时候,性虐待的受害者和作案者的动机可以被同时考虑?还有哪些学科会将新生儿(甚至胎儿)的主体性作为研究的重要课题?这个学科已经探寻到了梦的意义,并继续寻求对伟大的人性和不人道行为的理解。它继续致力于尝试理解两个主体间相互作用的微妙的方面:一个人努力克服他人在自己进步道路上铺设的障碍。我们对自身存在的物质基础(我们的基因、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功能)的新认识并未终取代精神分析,反而迫切需要像精神分析这样的学科与之互补,该学科要考虑记忆、欲望和意义,这些因素甚至在生物学层面也开始被认为会影响人类的适应性。除了通过对主观经验进行研究,我们如何能理解个人的生物禀赋在社会环境中的表达呢?
因此,精神分析继续吸引着我们文化中活跃的知识分子。这些知识分子绝不仅是精神分析临床医生和心理治疗师,而且是一系列广泛学科中的杰出学者。这些学科既包括精神病理学(精神障碍及其生物学决定因素),又包括文学、艺术、哲学和历史学科等。这些学科都需要阐明经验的意义,致力于理解主观性的精神分析在实现这一知识目标方面始终处于领先地位。许多国家的大学对精神分析研究的兴趣激增,对此我们并不感到惊讶,这常常是现代科学(包括现代社会科学)理解的局限性所致。精神分析学家勇敢的正面陈述满足了一项基本的人类需求发现行为背后的含义。尽管有些人认为精神分析的解释是推测性的,但我们不能忘记,在咨询室对行为、感受和认知进行的探索和描述已被证明是深刻且可推广的。现在没有人怀疑儿童期的性的真实性,没有人相信有意识的思维能代表主体性的界限。无意识的冲突、防御、将早期关系的质量编码到以后人际功能的心理结构,以及依恋和照顾的动机,这些早期精神分析的代表性发现,已经成为21世纪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书及其所在的系列图书旨在满足读者对这些知识的好奇。
这一系列图书的主题是精神分析的进展,因此我们将这一系列图书的推荐序标题定为精神分析的发展。在我们看来,精神分析不仅有光荣而丰富的历史,还有激动人心的未来。随着我们对心智的理解得到科学、哲学和文学的启发,精神分析也将发生巨大的转变。我们组织本系列图书的目标不针对特定的方向,不针对特定的专业群体,而是以一种学术的方式系统地探索意义和解释问题。尽管如此,如果这个系列能够对心理治疗界有所帮助,助力心理咨询师利用自己的思想和人道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人,我们会很高兴。
这本书能进入这一成功的系列让我们万分高兴,因为它几乎为整个系列定下了模板。乔恩·艾伦(Jon Allen)是一位出色的、富有创造力的思想整合者,多年来,他为心理动力学思想家提供了极其有力的依恋理论、临床、实证和神经科学观察的整合。他写的关于创伤的书改变了许多心理治疗工作者(与有着严重逆境史的个体进行工作)的想法。他发现了结合技术和理论思想的方式,有力地证明了对学术的忠诚、深思熟虑的阅读和清晰的沟通的价值。艾伦让每一位临床医生都能接触到神经科学对依恋关系研究的显著进展,以及如何将这些进展转化为有利于患者的治疗技术。他成功地提炼出过去数十年间,创伤患者得到的各种成功治疗的共同元素。只要你仔细阅读其中的内容,就像乔恩·艾伦在阅读过去一整个世纪间有关该主题的著作时所做的那样,当你读到后一页时,你就一定会成为一名更好的临床工作者。
这个系列旨在传达我们在传授和实践精神动力学思想时感受到的兴奋。这本书达成了这一目标,而且远不止如此,该书将实现我们对于这个系列抱有的雄心壮志让更多的学生、学者和全世界的从业者走近精神分析的思想。
彼得·福纳吉(Peter Fonagy)
玛丽·塔吉特(Mary Target)
利兹·艾利森(Liz Allison)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译者序
2020庚子鼠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了祖国大地。灾难是否会带来创伤?新的创伤又是否会触发原始的创伤?临床人员面临着需要处理多重复杂性创伤的困境,疫情也是每一个国人无法避开的话题,当我们正沉思于此又束手无策之际,《创伤与依恋:在依恋创伤治疗中发展心智化》一书恰在此时引进翻译,不失为一种巧合。早期依恋关系的失败会带来创伤这一说法对大众来说可能已不再陌生,准确说来,我们对明显的童年期虐待(如辱骂和忽视)会造成依恋创伤这样的观点已了然于心,而对于早期依恋关系中更多、更微妙的情绪调谐上的失败也可能对成长带来不利影响这一观点可能还不甚明了,本书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重要性长期以来被严重忽视的领域。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们会逐渐产生这样的印象:创伤带来的不利影响明显表现为让人缺乏与痛苦经历的心理联结;在一段信任的关系中重建一种心理和情感联结的感觉,并逐渐将其沉淀为一种安全感,正是我们治疗的方向!
作者循着创伤的时间脉络,在书的开篇便分别介绍了童年期依恋(第1章)和成年期依恋(第2章),在这两个章节里,他带领我们重温大咖们的生命故事约翰·鲍尔比、玛丽·安斯沃思、彼得·福纳吉……这些心理学史上声名大噪的大家无一不是依恋理论及研究的践行者,他们的理论为创伤心理治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正应了那句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伴随着一生;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被治愈着的人们总是能够在抱持性的关系中得到重要他人的敏感回应,这种回应有赖于正念和心智化,因此作者在第3章引入了正念的概念,接着又介绍了比正念更加高阶的心智化。当我们掌握了这些基础概念之后,他才将早已打包完好的依恋创伤拆封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第4章),说明发生在依恋关系中的深度的不信任将对发展和维持安全依恋关系的能力产生长期的不利影响。当我们识别出其中错综复杂的关系之后,也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并看到一丝希望:原来心智化是化解依恋创伤的一剂良药啊!在当下这样一个眼见为实的时代,将依恋创伤和治疗的神经生物学机理作为独立的一章(第5章)满足了我们对理论假设的现实可靠性和严肃性的需求。不得不说,这一章让在医院系统设置下工作的我眼前一亮,带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欣喜不已。对于临床人员来说,任何问题和障碍的焦点终都会回归到治疗(第6章)。我们可能会问,是否存在一种专门的、特定的或是具有循证依据的方式(一套好比砍瓜切菜般简单又直接的操作),可以用来解决患者所呈现出的一系列紊乱和问题?然而,穷其思虑,我们终会明白,拥有好的治疗关系早已是无招胜有招。本书的内容和特点已经在前言中都有说明,在此我不再赘言。作者的整个讲述过程形成了一个闭环,为系统地了解和学习依恋与创伤以及心智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蓝本。总之,读者可能会感到越往后读,越有滋味,我在翻译过程中确有这样的体验。
日常工作烦琐,翻译工程浩大,本书的顺利出版远非个人所能达成,在这个过程中,我有很多想要感谢的人。首先感谢张皓先生对我的全然信任,我与他熟识多年,也常戏称他是我的娘家人,正是他的强力推荐让我和本书结下缘分。感谢胡晓阳女士以及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其他各位编辑对本书的精心整编,是他们严谨的工作态度让本书得以更好地呈现在大众的视野中。感谢本书的作者艾伦教授极其全面、科学的讲述,尽管我与他素未谋面,翻译的过程却似乎是我与他展开的一场心智化对话。在本书中,他为一直饱受争议和诟病的谈话治疗寻找到了一个科学的立足点,同时为成年期和未成年期的创伤干预指明了一条道路,他的工作让我很是尊敬。正如艾伦教授所说,这本书不仅适合普通读者阅读,更适合从事临床工作的治疗师学习,借由本书的指引,治疗师的工作将能限度地构建在科学的框架之下,而科学是让人崇敬的。本书译稿得以完稿除了要感谢何满西、陈勇两位先生自始至终的倾力指导和精心审校,还要感谢其他几位译者的贡献,他们分别是岳玉川女士、王洪明先生、田明先生、何宗岭先生、潘柯良先生,鉴于版面要求,他们无法出现在封面上,但是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日夜苦耕对本书翻译工作的顺利完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还有其他的参与者,在此也一并谢过。后,我想要特别感谢我的前任上级徐蓉女士,她在我全神贯注地翻译时以及工作中给了我极大的信任和支持,我常常想,所有这些又何尝不是一种安全的依恋呢……
虽力求兼具信、达、雅,亦经过多次审校,然囿于译者学识和水平,译稿难免有粗糙之处,尚望有识者不吝赐教。
欧阳艾莅
2020年8月于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前 言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我有幸与门宁格诊所的一群同事共同开发针对创伤的住院治疗方案,我们称之为创伤康复项目。这个项目的研究对象都有着复杂的慢性精神疾病,他们的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早期的依恋关系创伤造成的。我组建了一个心理教育团体,它是这个项目的核心组成部分,后来也有一些工作人员和实习生加入进来。我们以一种类似研讨会的形式和患者每周见两次面。我在教授患者的同时,也和他们一起讨论,集思广益。我意外地发现对患者进行心理教育是更好的治疗途径。在很多同事的热情带动下,这个创伤康复项目在整个医院传播开来,不仅被用于所有成年人住院治疗项目,也被用于青少年治疗项目以及部分住院(partial hospital)和门诊项目,这令我感到十分欣慰。我们都在一起学习,我也在学习怎么样更好地教授。
我在着手准备这个项目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了依恋理论。在此前的教育和培训中,我没有接触过鲍尔比的任何著作,直到有一天偶然翻到一本言简意赅的小书《安全基地》(A Secure Base)。那时,我正和一位有严重解离性障碍的患者一起工作,感到非常棘手,因为我所学的任何理论都无法精准地描述她的问题,而依恋理论却能帮助我理解,我一下就被这个理论吸引住了。因此,我将依恋理论作为我撰写的本书《应对创伤》(Coping with Trauma)的理论基础。
随着我对创伤的研究逐步深入,幸运之神再次眷顾我。在我的本书出版的时候,彼得·福纳吉(Peter Fonagy)受邀加盟门宁格诊所,以发展精神病理学为中心重构我们的研究项目。多年间,在和彼得及其同事合作的过程中,我掌握了更多关于依恋理论的知识。在此过程中,我被彼得的主要研究领域心智化(指人理解和解读行为与心理状态的关联的能力)所吸引。心智化是如何在依恋关系中形成的?这一形成过程是如何在依恋关系里走向异常的?还有什么比彻底搞清楚这两个问题更有趣、对临床工作者更重要呢?随着对这一理论的领会逐渐深入,我发现心智化的异常发展是依恋创伤的症结所在。
在此前的几本书里,我一直引用依恋理论和心智化理论,以此作为理解创伤和相关障碍的基础。在彼得的鼓励下,我写了整本关于这一基础的书,并加入了一章关于临床治疗的内容。我有一种强烈的渴望(也许是自我中心意识):我渴望解释清楚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关于依恋的知识,其中包括对心智化的全面理解。这本书的目标读者不局限于专业人士,我发现患者也很热衷于学习有关依恋的理论和研究,他们可以很快领会这些知识与他们自己问题的关联,正如我一开始阅读鲍尔比的著作时那样。相应地,为了使好奇的非专业读者也能理解本书的内容,我用聊天的口吻来撰写这本书,这也符合我的临床教育背景。
如果没有门宁格诊所提供的帮助,我就无法完成本书。门宁格诊所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我可以将临床工作和学术活动有效结合起来。在诊所进行的治疗都是长程的住院和门诊治疗,长程治疗的设置对于实施这项雄心勃勃的全面教育项目来说,意义重大。这一教育项目让我得以发展出一套所有人都能理解的话语体系,现在心智化也被纳入其中。
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临床实践模式的改变,我的工作开始聚焦于历时几周的集中性住院治疗时长长于美国医院惯常采用的几天住院时间。我们也不再开设细分的治疗项目,整个诊所都致力于治疗创伤。本书引用了一些过去十年间临床实践模式改变后的临床案例,为了保护患者的隐私,我隐去了关键信息,将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融合在一起。
非常感谢我们的前办公室主任迪克·慕尼克(Dick Munich)。在诊所从美国堪萨斯州托皮卡迁移到得克萨斯州休斯敦以与贝勒医学院建立合作关系之际,是他鼓励我一起到休斯敦工作。他为我提供了一个职位,使我得以继续致力于写作。我也非常感谢现任办公室主任约翰·奥尔德姆(John Oldham),还有伊恩·艾特肯(Ian Aitken)、休·哈德斯蒂(Sue Hardesty)、汤姆·埃利斯(Tom Ellis),他们在行政方面的支持给了我继续写作的空间,这些支持至关重要。我还要感谢一些读了这本书并给出修改意见的同事:克里斯·福勒(Chris Fowler)、汤姆·埃利斯、约翰·哈特(John Hart)、利兹·纽林(Liz Newlin)、拉米罗·萨拉斯(Ramiro Salas)、莱恩·斯特拉森(Lane Strathearn)、罗杰·弗登(Roger Verdon)。感谢史蒂夫·赫雷拉(Steve Herrera)在文献方面给我提供的帮助。后,我要感谢我的妻子苏珊(Susan),是她在我全神贯注地写作时给了我极大的包容和支持。她也阅读了整本书的手稿,使得这本书更加通俗易懂。
乔恩·G.艾伦(Jon G. Allen)
美国贝勒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美国门宁格诊所高级心理学家,美国海伦·玛尔辛·帕利精神健康研究中心主席,主要从事心理治疗、诊断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和科学研究,专攻创伤相关疾病的治疗和研究。他的主要著作有《应对创伤:理解中的希望》《应对抑郁:从困境到希望》《创伤性关系和严重精神障碍》《心智化临床实践》等。
译者简介
欧阳艾莅
精神心理卫生专业硕士,心理动力学取向心理治疗师。长期在国家卫健委科技发展中心、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工作学习。曾赴韩国参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精神心理卫生专项研修项目。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精神医学中心访问学者,美国精神分析学院(AIP)在训。从事临床心理治疗工作十余年,专攻整合心理治疗模式,目前已累计个案治疗数千小时。
何满西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教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专委会常委,中国医院协会精神病医院分会常委。
陈勇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医院协会精神病医院分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精神卫生和精神病学专委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