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世界史(余世存签名版。一部有关20世纪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人物、言行与事件的精华集录)
定 价:59.8 元
本书是一部有关1900年至2000年一百年间世界人物言行的精华集录。 作者从中国人对世界的兴趣点与好奇心出发,以一个人内在需求的33种维度,用33个专题展现了20世纪世界史的相关内容,如人生、心智、天下、食货、逸闻、教言、文苑等,以平视人物的方式,碎片化地记录了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企业家和平民百姓等1000余位各界人士的言行事迹,极简地展现了世界历史的诸多细节。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和《世说新语》般的片段化表达,重现了世界人物在关键人生境遇中的抉择时刻,为年轻人重新理解世界、建立个体与世界的联系、找寻自我价值提供了一条新的通道。
★知名学者余世存经典作品,时隔十年,2022年重版出来。本书是余世存经典碎片化读史作品的修订版,书中集录了20世纪世界历史的几千个切片,展现了诸多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人物及他们的言行事迹,为读者展现了一部细节里的世界史。
★这既是一部另类的20世纪世界简史,也是一部全新的20世纪人类简史。本书作者以一位知名学者的独特视角梳理了20世纪世界发展脉络,用33个专题分门别类地展现了世界的发展和人类为改变自身命运而做出的种种努力。作者不谈国家大事,不作古奥文章,不加主观评论,隐滚滚风云于平实的叙事之中,为读者预留了无限的思索空间。
★本书将带领我们走进1000余位世界人物鲜为人知的日常生活,发现他们的可爱与热血。本书所集录的1000余位人物来自世界各地各行各业,我们可以了解以往自己所熟知的政治家、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等知名人物鲜为人知的侧面,发现他们隐匿于盛名背后的可爱、幽默与热血,也可以扫除既有知识视野的盲区,认识一些熟悉领域的陌生人物,在充实自己知识库的同时,感知世界的文明状态。
★本书适合每一个对世界怀有好奇心的读者阅读,在具有不同阅读需求的读者那里,它可以发挥不同的效用。一方面,这是一本供大众享读的世界历史普及读物,文本诙谐有趣,无需史学基础,无需系统阅读,即便是历史小白,也能轻松读懂世界,在轻松的阅读体验中走进世界历史的深处;另一方面,本书集录的大量历史细节,提供了一个逐步探索、层层深入的底本,有研究需求的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理解或者兴趣,再次抓取、整合、充实,逐步完善、更新独属于自己的历史知识架构。
★本书附录1000余位世界人物的简介,可随查随用。
★作者新撰序言寄语读者,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认识世界,如何推动个体生命的完善。
★随书附赠精美书签。书签印有设计师专门为作者绘制的肖像简笔画及作者送给读者的寄语,方便实用。
《一个人的世界史》再版序 余世存 2021 年 10 月写于北京我们现代人几乎离不开手机, 这是我们个人抵达世界的通道。 但越来越多的人发现, 即使有手机这样先进的工具, 不少人仍生活在山寨 之中, 一些人跟他人、 外界几乎无法交流沟通。原因在于, 他的手机里的系统软件跟别人的并不兼容, 他在自己的系统里自得其乐, 甚至导致同一事件在他那里也出现了事实认定的不同, 他不思考其中的原因, 反而归罪于他人对事实认定的主观性、 偏见性, 等等。 系统软件是现代社会的一大现象, 它既是我们生存的实喻,又是隐喻。 用网友们的话说, 现代智人的后人们在互联网上握手后很快形同陌路, 其实就在于他们各自的系统软件并不兼容。 而我们现代人之所以有终其一生学习的热情, 也在于我们意识到,我们各自归属的人类亚文化板块给我们早装置的系统软件并不是终的、 完善的或丰富的。 举例而言, 一个德国籍的女人在中国生活, 尽管生活已经世界化、 全球化了, 她还是觉得自己的知识系统里缺少一个诗词软件, 为此花费数年光阴攻读中国古诗词, 从而终装入了这一软件并运用自如, 从而有安身立命之感。 而在很多中国人那里, 阅读《 几何原本》 是一个挑战性的行为, 很多人接受了这一挑战;这些人跟数百年前的前辈徐光启等人一样, 深知这部书代表着一个完全不同于传统思维系统的新系统, 一个人的头脑里要装得下这样的思维软件才行。 还有一些人在生活中, 不断发现自己的头脑和心灵需要重装或补装系统软件, 如儒家经典、 道家经典、 古希腊哲学、 易经、 现代物理学、 量子理论、 现代诗等。 这些系统软件, 在我们中国文化看来, 终是由六艺统摄之。易、 诗、 书、 礼、 乐、 春秋等六艺统摄了人类的知识总量。 易代表了哲学和自然科学, 诗代表了文学, 书代表了政治学, 礼代表了宗教学和习俗制度, 乐代表了艺术, 春秋代表了历史学。 用孔子的话说, 到一个地方, 从民情风俗方面可以看到这个地方的教化, 可谓事理昭昭, 概莫能外。 这个地方的人待人接物如能表现出亲切和蔼的态度, 那是《 诗》 教的成效。 如果人们通达阔大, 不斤斤计较于眼前的蝇头小利, 那应该是《 书》 教的结果。而《 乐》 教则使人亲和良善。《 礼》 教让人恭敬节俭。《 易》 教可正人心, 使言行知所趋利避害。《 春秋》 教则比类照鉴, 使人能够明是非而别善恶。由此可见, 在人类的互联网及其知识总量交给每一个体的今天, 个体享用的福祉是空前的。 但个体对互联网和人类知识的享用显然有所不足, 互联网及其承载的人类知识至今是以电子产品的名义消耗能量即是明证。 这一电子产品固然给了个人生活和工作以方便, 但它消耗了个人的精神。 个人享用消费它, 只是在人类知识的枝节花叶上利用一时, 大多没有深入到人类知识的根源地带, 也很少把握人类知识的系统性。 因此个人在当代生活, 应该明认自身的位置和坐标, 明认自身的系统软件是否具足, 是否承载了人类文明的六艺之学。 庄子为此发现, 那些系统软件没有装全的人都是一曲之士天下大乱, 贤圣不明, 道德不一, 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 譬如耳目鼻口, 皆有所明, 不能相通。 犹百家众技也, 皆有所长, 时有所用。 虽然, 不该不遍, 一曲之士也。 判天地之美, 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 寡能备于天地之美, 称神明之容。 是故内圣外王之道, 暗而不明, 郁而不发, 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悲夫, 百家往而不反, 必不合矣。 后世之学者, 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 道术将为天下裂。 在拙著《一个人的世界史》 再版之际, 我想到了系统软件这一比喻, 愿意在此分享给读者, 或者能够让读者开卷有益。 一百多年来, 我们中国人对洋人、 外人、 歪果仁等经历了不同的认知阶段, 到今天这一认知的历史任务也还不能说已经完成。 我们自家中间固然盛产大咖、 大 V、 大湿, 但我们确实疑惑为什么难以出现乔布斯、 扎克伯格、 马斯克……可见, 我们都在反思反省,阶段, 到今天这一认知的历史任务也还不能说已经完成。 我们自家中间固然盛产大咖、 大 V、 大湿, 但我们确实疑惑为什么难以出现乔布斯、 扎克伯格、 马斯克……可见, 我们都在反思反省,都希望能够推动个人乃至整体的生命完善。回想起来, 我当初编写这本书的时候, 也有着国人的这一比较心理。 中外之比较, 在任何时代都是人们比类照鉴 的当然参照。 只有以人为鉴, 才能知道自己的得失, 知道自己的大小。书出来后, 不少读者还提出过建议, 如出图文版、 英汉双语版等,希望这本书能够在读者那里发挥更大的效用。 我相信, 《 一个人的世界史》 多少在于提供答案。 当然, 它的意义是如孔子《春秋》 那样, 提供了明辨个人生存是非的参照。 一个人只有获得这类参照, 才有可能穿越时间, 才有可能不再任由时代给他的肌肤身心打上烙印。
余世存,诗人、学者,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湖北随州人,现居北京。做过中学教师、报社编辑、公务员、志愿者。曾任《战略与管理》执行主编、《科学时报》助理总编辑。主持过十年之久的当代汉语贡献奖。被称为当代中国富有思想冲击力、有历史使命感和知识分子气质的思想者之一。代表作品有:《非常道》《微观国学》《老子传》《家世》《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一个人的世界史》《人间世》等。
饮食男女第二人生第三临终第四非命第五明鬼第六暴言第七变异第八隔膜第九风格第十良善第十一 兼济第十二人论第十三神伤第十四 修齐第十五 教言第十六 愿言第十七 心智第十八 史景第十九天下第二十食货第二十一非攻第二十二所染第二十三意志第二十四应对第二十五逸闻第二十六文苑第二十七武林第二十八修辞第二十九引言第三十预言第三十一自觉第三十二中外第三十三附录后记 世界之中国的眼光和个人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