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一
公元前209年,世界面临着一个转折点。在西方,罗马人攻占迦太基人在伊比利亚的主要基地新迦太基城,西方正处在进入罗马时代的前夜。在中国,秦始皇刚驾崩,秦帝国瞬间进入权力真空状态,到处弥漫着浓郁的骚动不安的气味。大汉帝国正在孕育之中。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历史在哪里转向,未来是什么模样。他们凭着直觉和感觉,计算着利益的得失,跌跌撞撞地闯进一个历史大变局之中。
中国人对秦帝国灭亡和楚汉相争的历史,并不陌生。从这段历史里,提炼出的很多思考的模式、做事的方式和行事立身的理念,穿越千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和文化。在这个千年未遇的历史大变局时代,洋溢着昂扬拼搏、激情四射的气质,遵循着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各种人物纷纷上场,不论身份、根基和血统,只论勇气、机遇和能力。在阴谋、阳谋和角力中,通过鲜血和死亡、荣耀和胜利,筛选着时代的落寞者和幸运者。
刘邦和他的拥趸们终留在舞台中心,这是一个充满偶然和意外的结局。为什么是他胜出,而不是别人?这是一个千古之谜。千年以降,我们只有从《史记》和《汉书》等为数不多的几本史料中,探索其中的奥秘。但是,这两本史书为我们呈现的场景和细节并不确切,经常在关键时刻和关键地点语焉不详,有些地方甚至自相矛盾。对个别人物和场景的描述传奇性之强,以至脱离常识。而对重要人物的行为轨迹经常付之阙如,让人迷惑不解。比如,那个充满戏剧感的鸿门宴,为何呈现出如此模样?一向做事果断的项羽在鸿门宴上为什么突然弱爆?诸如此类。
每个人的选择必然围绕天时、地利、人和来考量,但决定其如何选择时,离不开外界机遇、个人起点和朋友圈子,我们首先是环境的产物,其次是环境的改造者。本书希望从史书的蛛丝马迹中挖掘出一些隐秘的细节,尽量还原当时的真实场景,以刘邦的发展轨迹为主线,对一些重要人物的选择和其所受到的约束条件进行分析。把当时的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的局中,站在他们的角度,报以理解之同情的心态,思考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和机遇,探究他们选择时的利益考量和价值判断,以求得出一个可能更接近历史真相的观点。
二
刘邦的传奇基于他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在那个独特的波澜壮阔的秦末,被无限放大,让他从一无所有中走出,逐步占据天时、地利和人和。
在江湖,他是游侠;在庙堂,他是秦帝国的基层官员。他的社会身份是模糊不清的,这说明从年轻时,刘邦并不是一个主动且有意识地把自己往高处放的人。在主观上,他没想过决然地为梦想献身,也没想过成为帝国体制的工具。他摆出横跨江湖与庙堂的姿势,说明他面对没有明确指向的人生,哪怕活得苟且和庸常,心智和心情也不会受到任何伤害。他也不认为沿着既定轨道向上攀爬,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他几乎在混沌中,肆意妄为地在沛县地面上,准备且已经开始按照自己的方式度过一生。可以说,他的成长路径与传统的成功人士迥异,他不刻意地去创造什么,但也不会明确且固执地拒绝什么。按照既定的人设和思维,随着命运的摆布,他惯性而随性地走在上升的阶梯上。在他身上,值得被明确称道的优点可能就是他拥有拥抱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的勇气。
刘邦不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对于做一个居无定所、屡涉险地的游侠,他非常坚持,且终生不渝。但他并不会将秉承游侠精神和从事游侠事业,混为一谈。对游侠的向往,可能更像是一种精神的追求,对此,他很认真且执着。从出道之始,他并没打算扮演一个政治利益至上的政治家,与项羽不在同一个频道上。对侠客精神的追求,也许来自父亲刘太公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当然,也与他的内在秉性很契合。在热血江湖和尔虞我诈的丛林社会中,他保持着这份纯洁的侠客精神,并吸引到大量和他一样的人,终成为他的朋友、战友和死忠粉。
侠客文化和义气精神为刘邦集团注入超越功利的价值观,使这个集团内部从形成之初就拥有共同的话语体系,极大地消减了集团的内耗,集团整合度始终很高。这个来自丰沛地区的核心集团坚硬而稳定,成为刘邦集团的内核。即使之后有其他集团和各色人物陆续加入,也未能对丰沛集团的团结造成明显伤害。正因为这个带有地域性特征的政治军事集团拥有超强的凝聚力,在艰苦的征战中,抵消离心力,并滚雪球式地壮大起来,终顶住外部强大的压力。正如尼采所言,杀不死我的只会让我更强大。敌人、强大的敌人让刘邦及其集团更加强大,势能累积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与之不同的是,项羽从叔父项梁手上接手政治军事集团时,项氏集团已经实现多元化,吸纳进贵族集团、侠客集团、官僚集团、地方氏族集团等多方势力。项梁在世时,这些集团团结在他周围,拥有超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甚至刘邦及其集团也属于其中的一分子。但项梁突然被杀,作为晚辈的项羽接手这个集团,很难在短期内真正整合各方势力。在楚汉相争期间,这个集团始终内耗不断,在刘邦集团持续不断的冲击下,终解体、崩盘。
三
刘邦的个性率真,放荡不羁,他毫不隐讳地把这种个性保留到生命的终点。他高调拒绝用儒家或者其他什么学术理念包装自己。他并不喜欢说出那些大而无当、惊世骇俗、深奥至深的至理名言,他不靠文化上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吸引眼球。作为领袖式人物,他的独特性以及因独特而受到众人的特别关注,主要体现在可见、可感的外表和做派上。他当泗水亭长时,特意为自己制作一顶造型独特的帽子,史称刘氏冠,此冠据说高七寸,宽三寸,竹皮为里,漆丝为面。与其他循规蹈矩的官吏不同,他喜欢出门公干时,戴上这顶招摇漂亮的帽子,彰显出他的与众不同和特立独行。
他喜欢呼朋引类,散财交友,啸聚乡里,他在乎是否被别人在乎,拥有很强的自尊心,恩怨分明,遵循江湖规则。他模仿他的偶像信陵君,招徕门客,博取众人眼球。在形式上,成为沛县地面上侠客们的小门主。在日常行止上,他喜欢摆出门主风范,被人簇拥着行走在人群中,成为一个引人注目、众星捧月式的人物。为此,他倾心尽力地为兄弟们摆平各种难题,不惜为此屡犯吏事。
他对人生的追求,源于赤裸裸的感性,谈不上高蹈的信念。他的好酒及色的名声远播,成为他早期个人形象中的一个标签。当他见到秦始皇华丽的仪仗时,脱口喊出大丈夫当如是。而在相同的场景里,项羽说的则是吾必将取而代之。从中可以看出,项羽人生目标更具体,明确指向权力、地位,更显人生高度。而刘邦更在乎权力和地位的外表,语气中充满艳羡的味道。这让他横跨黑、白两道,竭尽所能地成为被江湖和庙堂都喜欢和拥戴的人物。也许在他看来,江湖即是庙堂,庙堂即是江湖,两者并没有黑与白的界限,都是他展现自我的舞台。当秦帝国崩溃时,经过一系列不小心的操作和巧合,刘邦成为沛县地面上各阶层公推的带头大哥。
刘邦开展的事业充满风险,长期浸染在江湖和官僚体系中,让他懂得算计权衡,何时锱铢必较,何时一掷千金。他高举务实主义的大旗,高调摒弃与解决现实问题相去甚远的任何想法、理念和人物。面对残酷环境,他摆出柔软的身段,在夹缝中生存时。如果需要,他可以暂时放弃一切既定想法和理念。那些唯利是图、贪图名利和趋炎附势、左右摇摆的群氓们,喜欢这种讲究实效的做派,逐渐齐聚在他和他的丰沛集团身边,为金钱、美女、豪宅和权力,热血偾张,屡败屡战,奋勇拼杀。汉集团从诞生之日起,充满朴素野性的侠客气质,类似于黑帮组织。
随着张良、郦食其、韩信等人的加入,这个集团逐渐被改造成政治目标至上、利益理念至上、制度规则至上的军事政治集团。这种变身当然并非一蹴而就,是屡次面对非生即死的困局后,不断选择、积极行动的结果。终,这个集团逐渐拥有侠义的气质,掌握务实权变的生存策略,走向庙堂的目标逐渐清晰起来。
四
拥有鲜明个性的刘邦出生和成长在沛县,这里地处齐国、赵国、魏国和楚国的交界地带。按照日本学者佐竹靖彦的观点,沛县处在一个月牙形地带,在周围几百里区域里,地貌以水乡山泽为主,使这个地方在动荡时期成为绝佳的避难所。西边不远处的大梁曾是魏国工商业的中心,地处中原,四通发达,经济繁荣。北面的齐国在战国时期,商贾云集,工商业名冠天下。随着秦帝国东征和韩国、魏国、楚国和齐国的相继灭亡,丰沛地区成为韩、魏、齐、楚等国民众躲避战火的栖息地。大量贵族和富户避难于此,更多的战争难民会集于此,为之后的起义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和必要的钱粮物资,这对于弱小的刘邦集团在短期内壮大势力,提供了可遇不可求的地理优势。
在这个月牙形地带的北面是齐国,在齐国都城临淄郊外的稷下学宫曾会集天下名士,百家争鸣发端于此。魏国、楚国等国家的文化在这里也多有影响。经过漫长的文化滋养,在以大梁为顶部、丰海为底边、齐国和楚国为左右翼的广大地区里,形成了有别于秦文化且斑驳杂糅、璀璨绚烂的人文区域。这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刘邦及其他丰沛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于接受多元文化的熏陶,他们拥有兼容包蓄、吞吐海纳的开放气度,不会陷入某一种理念、信念的窠臼中,因画地为牢而故步自封。因此,在日后的发展中,他们有能力吸纳包括秦国在内的各地区的人力和文化资源,能够有效地化解掉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所带来的异质性,从而保持汉集团的既统一又开放的优良品性。
从帝国的边缘地带起步,刘邦踏上了建立新朝的道路。此时,除了拥有并不高级的社会资本外,他尚未掌握足够的军力、钱粮和社会资本。为此,他以结姻亲的方式,争取到吕氏家族的支持,捞取桶金。而后,他先后投靠秦嘉和景驹、项梁、楚怀王,通过积极效命、努力工作和主动或者被动的政治斡旋,牢牢掌握住一支独立的武装力量。在鸿门宴上,刘邦通过与项羽合作或者说投靠项羽,参加项羽在戏水河畔主持的分封大会,意外地获得一块封国,终成长为一方诸侯。他的逆袭充满传奇性,甚至可以说,是一系列意外叠加后的结果。之后,他与项羽争夺天下,闯入一个以天下为舞台的生死场,江湖变成了黑白博弈的棋局,这个棋局既简单又残酷,后他力战获胜,成为大汉帝国的开国之帝。英国著名史学家约瑟夫·汤因比对刘邦评价很高,他说:人类历有远见、对后世影响的两位政治人物,一位是开创罗马帝国的恺撒,另一位便是创建大汉文明的汉太祖刘邦。恺撒未能目睹罗马帝国的建立以及文明的兴起,便不幸遇刺身亡;而刘邦却亲手缔造了一个昌盛的时期,并以其极富远见的领导才能,为人类历史开创了新纪元!
五
本书沿着时间线索,从秦帝国崩溃开始讲述,到项羽自刎乌江,沿着刘邦及其集团成长、壮大的路径,抽丝剥茧,结合有限的史料,分析刘邦在各个时期遇到的问题及其发生的原因,力求以较新的角度解读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使读者获得一个较为崭新的认识。比如,在全国起义浪潮波及沛县时,为什么是刘邦从沛县一跃而起,成为当地起义领袖?为什么说在鸿门宴上项羽与刘邦达成和解,是项羽做出的理性选择?为什么说刘胜项败并不能完全归于两人的个性上?诸如此类。全书以问题为导向,重点不是讲故事,而是在分析问题、解释原因。所以,虽然这本书的主角是刘邦,但并不是一本有关刘邦的传记文学。
2013年,我在河南电视台新闻频道《传承》节目讲述过这段历史,这本书是在讲稿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在此,我非常感谢当年《传承》节目的编导冯玉坚和主持人陈静华两位老师以及节目组的所有编辑,正是他们的信任、支持和帮助,才有本书的诞生。八年来,我对讲稿有过多次修订,在这期间,我曾与著名文史作家史杰鹏、河南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李峰教授、中国石油大学人文学院饶胜文教授、河南大学郭灿金教授等学者进行过深入而持久的讨论,得到很多有价值的帮助和有营养的启发。也正是他们的鼓励,让我有信心将书稿送到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王淑贵老师是本书的责任编辑,在她的鼓励和指导下,本书完成了多次修改。同时,感谢我的母亲、妻子和女儿的无私支持,她们为我完成这本书给予了无穷的力量。而这本书也是我给予已故父亲的礼物,正是他早给我讲述过这段历史,希望这本书能够告慰于他。后,也要感谢当年在电视机前看过我的讲述的观众,他们是这本书早的读者。但那时我在电视上的讲述留下很多缺憾,希望这本书能有所弥补。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