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读者们,身为中国人,你们了解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吗?如果有所了解的话,你们又了解多少呢?
或许,你们认为熟知那些过去的事情是大人们的事,我们小孩儿不容易弄懂,也没必要弄懂那些事情。
其实,传统民俗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它既不神秘也不深奥,与每个人的关系十分密切,它随地围绕在我们身边,贯穿于整个人生的每一天。
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节日,每逢节日都有一些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比如端午节吃粽子,听大人们讲屈原为国为民愤投汨罗江的故事;八月中秋望着圆圆的明月,遐想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传说,等等。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和风俗习惯,这些不同民族的民俗文化共同构筑了中国民俗文化。或许你们听说过长篇史诗《格萨尔王传》中格萨尔王的英雄气概、蒙古族智慧的化身一一巴拉根仓的机智与该谐、世界闻名的智者——阿凡提的春智与幽默、征放歌仙刘三姐的聪慧机敏与歌如泉涌……如果这些你们都有所了解,那就说明你们已经了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的王国。
你们也许看过京剧、木偶戏、皮影戏,看过踩高跷、要龙灯,欣赏过威风锣鼓,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为世界贡献的艺术珍品。你们或许也欣赏过中国古琴演奏,那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1977年9月5日美国发射的“旅行者pan>号”探测器上所载的向外太空传达人类声音的金光盘上面,就录制了我国古琴大师湖演奏的中国古琴名曲——《流水》。
北京天安门东西两侧设有太庙和社稷坛,那是旧时皇帝举行仪式祭祀祖先和祭祀谷神及土地的地方。另外,在北京城的南北东西四个方位建有天坛、地坛、日坛和月坛,这些地方曾经是皇帝率领百官祭拜天、地、日、月的神圣场所。这些仪式活动说明,我们中国人自古就认为自己是自然的组成部分,因而崇信自然、融入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如今民间仍保存的奉祀关公和习俗,则体现了中国人崇尚仁义礼智信行自我道德教育的意愿,表达了祈安顺达和扶危救困的诉求。
小读者们,你们养过蚕宝宝吗?原产于中国的蚕,真称得上伟大的小生物。蚕宝宝的一生从芝麻粒儿大小的蚕卵算起,中间经历蚁蚕、蚕宝宝、结茧吐丝等过程,到破茧成蛾结束共四十余天,却能为我们贡献约一千米长的蚕丝。我国历史的养蚕、丝绸织绣技术自西汉“丝绸之路”诞生那天起就成为东方文明的传播者和象征,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小读者们,你们到过烧造瓷器的窑口,见过工匠师傅们拉坯、上釉、烧窑吗?中国是瓷器的故乡,我们的陶瓷技艺同样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英文国名“China”,就是由英文“china”(瓷器)一词转义而来的。
中国的历法、二十四节气、珠算、中医知识体系,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珍品。
让我们深感骄傲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课本中的内容是难以囊括的。每向这个领域多一步,你们对历史的认知、对人生的感悟、对生活的热爱与奋斗就会一分。
作为中国人,无论你身在何处,那与生俱来的充满民族文化DNA的血液将伴随你的一生,乡音难改,乡情难忘,乡愁恒久。这是你的根,这是你的魂,这文化的传统体现在你身上,是你身份的标识,也是我们作为中国人彼此认同的依据,它作为一种凝聚的力量,把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大家庭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