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圣诞岛为中心观察一个地球仪,目之所及将是一片广阔的海洋世界。大大小小的岛屿漂浮点缀其中,只有大陆的一角占据了边缘,这是一个以水为主的景观。广阔的太平洋上栖居着各种各样的族群和文明,而他们的生活有一条共同的主线:海洋。
作者在大英图书馆的藏品中精选了一系列物品,涵盖地图绘制、捕鲸、贸易以及那些曾经横跨太平洋的各种船只等多种主题,范围从人类与太平洋的早期接触,到库克船长和其他人开创的帝国时代,再到 19 世纪后期至今的现代时期,讲述了太平洋岛民、海盗、探险家、贸易商人和捕鲸者的故事。本书将告诉人们,这片几乎覆盖了地球表面三分之一,并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和周围族群的海洋,到底有多么重要。
★ 大英图书馆出品,历时10年,10余位专家参与,讲述5000年太平洋文明史
★ 古地图、书籍、绘画、照片等200件难得一见的珍贵藏品,讲述太平洋上岛民、海盗、探险家、贸易商人、捕鲸者的故事
★ 告诉我们这片覆盖着地球表面近三分之一,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和周围族群的海洋,到底有多么重要
★ 改变过去单方面强调西方社会给太平洋地区带来的影响,从另一角度呈现太平洋对欧洲社会的成型和改变产生的势不可挡的影响
★ 英文原书由世界知名设计工作室Goldust Design设计,中文版北京美术协会会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资深设计师蔡长海老师操刀
引 言
若在地球仪上以克瑞提马提岛(Kiritimati,圣诞岛)为中心进行观察,你会发现四周环绕着它的是一片辽阔的海域。海域内漂浮着大大小小的岛屿,边缘则能隐约看到陆地侵蚀的痕迹,但总的来说,占据你视线的主要是水。这片辽阔的海域便是太平洋。
太平洋中栖居着形形色色的族群和文明,每个族群和文明都有着自己的历史。这些族群包括日本人、波利尼西亚人、澳大利亚土著、马来人、美洲沿海原住民和阿留申人社区,以及其他居住在太平洋内及其周围岛屿的族群。这些族群因为一个共同属性而联系在了一起——对太平洋的依赖。近几个世纪以来,太平洋迎来了众多带着各种目的环游世界的男男女女,比如欧洲的探险家、商人、捕鲸者和传教士。早期欧洲人对太平洋的兴趣主要来源于贸易和对贸易商品的渴望,因此探索太平洋成了 15 世纪以来欧洲人对世界诸多探索(例如对好望角的探索和通过西北航线、东北航线寻找通往北冰洋的商路)的终极目标。太平洋上的贸易意味着金钱,而在见血封喉般残酷的欧洲政治世界中,金钱意味着优势。因此,太平洋开始塑造和改变欧洲社会,正如当初它对周围社会的塑造和改变一样。
探险家甚至还不知道这片海洋的存在时,它便已经对欧洲思维产生了影响。为了尽快在贸易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占据主导地位,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探险家努力寻求着接触中国、日本和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商品与市场的方法——对于这些国家来说,太平洋是一条关键通路。后来,荷兰、英国、法国、俄国也加入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水手探索太平洋的队伍。再后来,随着太平洋成为全球政治关系的中心,美国也加入了前辈们的队伍。数个世纪以来,太平洋激发了欧洲人对荒岛、海滩游民、海盗、冲浪、荒岛求生、反叛者、核武器试验和怪兽的想象。更深远的影响是,伦敦和巴黎对库克船长的奋进号等海上探险队带回的标本和观念产生了兴趣,因此,太平洋推动欧洲进入了科学探索的新纪元。
充满活力的海景、引人遐想的景观和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这些遗产都来自一种独特的太平洋地貌——岛屿。从幅员辽阔的温哥华岛到南太平洋的小环礁和暗礁,太平洋的这些热点地区对全球历史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全球历史也对这些岛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来自太平洋外的旅行者们在太平洋进行贸易、探险、发动战争和其他许多活动时,他们便对居住在太平洋及其周边地区的族群的近代历史产生了影响。这些族群、他们的岛屿以及他们所支持的生态系统也因此承担了来自太平洋界外的人们的各种行为所带来的巨大后果。
居住在南太平洋环礁、温哥华岛和许多其他区域的原住民被迫离开了他们的岛屿。疾病摧毁了很多人。很多人因为核试验而变得一无所有。今天,其他国家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不仅让一些岛屿陷入了有可能被海洋吞没的危险之中,还显著地改变了其他区域的环境。对许多人来说,这是迅速全球化的后果,但是太平洋的经历有一个显著特点:太平洋上的各族群被其他文化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其他文化。另一个特点是,太平洋居民与这个新世界产生了许多动态接触,或是通过贸易,或是让欧洲人卷入当地的冲突,或是与欧洲水手一起环游世界。事实上,从最早的西班牙航海,到库克船长等探险家的航行,来自太平洋的岛民经常作为水手、猎人、杂工和著名旅行者出现在欧洲和美国的船只上。
所有那些来过这片海域的人,或是太平洋上的原住民,或是那些从世界的另一端(其他海洋)航行过来的人,都对太平洋的历史和环境产生了影响。他们将自己的影响不可磨灭地刻在了这片风景上。如今,太平洋被认为是见证气候变化和人为导致的环境恶化所产生的影响的焦点,但值得注意的是,人类的栖居对太平洋岛屿的影响早已得到证明。无论到哪儿,人类都并非原生于那些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日本早期定居的历史,或者后来奥特亚罗瓦(Aotearoa,新西兰)的波利尼西亚人定居史中可以看到,无论这些人来自哪里,他们都戏剧性地改变了他们所接触的环境。数个世纪以来,这种影响不断加剧,其中最为巨大的影响,也许就是太平洋环礁上的原子武器试验。曾经,人们需要花费几个世纪的时间才能摧毁一座岛屿的生态,但是到了 20 世纪中期,缩短到只需要几秒钟。
这一片岛屿遍布的海洋,尤其是在 15 世纪后期与欧洲人接触后,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社会是如何影响、塑造和摧毁他们周围的环境的。而且,它也展示了由此开始的帝国时代和这一漫长历史的后殖民余波如何产生了商品、资本和人员的流动,而这些流动对我们周围的环境产生了长期的、潜在的灾难性影响。简而言之,资本、帝国、全球超级大国的发展和炫耀性消费——在这些因素的共同推动下,世界进入了某些学者眼中的新地质年代:人类世。在本书中,改变的需要显得尤为突出,即便只是对太平洋上那些相互交融的岛屿做一个简要的历史梳理,也能让我们深入了解人类社会如何采取行动来保存和保护我们周围的世界。
马可·波罗的罗迦克
现代早期,欧洲人对太平洋的兴趣来源于很多因素,其中一个突出因素便是他们希望通过海洋与香料和其他来自中国市场的珍贵贸易商品产生关联。18 世纪,寻找“未知的南方大陆”(Terra Australis)成为欧洲探险家探索太平洋的另一个驱动力。“未知的南方大陆”这个说法有很多学术线索,例如地图学家和喜欢瞎猜的地理学家认为,北半球大陆需要一个位于南半球且与之相平衡的大陆,不过早期人们对这片大陆的探索主要是希望获得更多的财富。
这种对“未知的南方大陆”的财富的渴望,源于马可·波罗(1254—1324)的航行以及后来他所写的游记。正如《马可·波罗游记》15 世纪的一个抄本 Li Livers du Grant Caam 中描绘的,马可·波罗在描述自己身处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的皇宫中的情景时,曾提到中国南部、一个他称之为“罗迦克”(Locach)或“比齐”(Beach)的地方,那里有着惊人的财富、成堆的黄金和伟大的王国。马可·波罗那些有影响力的读者对于这些描述的理解是,那些王国是有着与中国相似大小、规模和财富的帝国,因此这些国家肯定需要另外一个完整大陆来支撑。于是,罗迦克或者说“未知的南方大陆”的概念,开始占据欧洲人的脑海。
对页展示的是保罗·福兰尼(Paolo Forlani)绘制的1571年版世界地图。这幅地图源于贾科莫·加斯塔尔迪(Giacomo Gastaldi)的1546年版世界地图。在这幅地图上,“未知的南方大陆”这片广阔的区域被称为“罗迦克之地”(Terra De Lvcach),体现并延续了马可·波罗对这片亚洲以南的大陆的命名。为了彰显这片土地的财富,福兰尼没有标注可能存在的王国,而是标记了骆驼、犀牛甚至独角兽。这幅地图体现并记录了那个时代欧洲人对这片想象中的大陆的痴迷。在这种想法的鼓励下,航海家们展开了各种各样的探险活动来寻找这片大陆,其中便包括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船长领导的数次探险。当时人们的想法是,即便找不到能与之进行贸易的王国,最起码也要找到拥有丰富宝贵自然资源的辽阔土地。
本书会详细讲述寻找“未知的南方大陆”这个故事的起承转合,但目前先要关注的细节是这片土地的规模。现代学者认为,马可·波罗提到的广袤富饶的王国指的是当时的高棉帝国,而“黄金塔”以及其他引人注目的细节则指的是吴哥窟这类历史遗迹。毫无疑问,这些都是重要的、拥有丰富可支配资源的君主制王国。
我们可以想象,马可·波罗也是在听到这些王国的故事后才写出来的。然而,这些王国和它们所占据的陆地规模,与欧洲探险家想象的大相径庭。事实上,虽然这些欧洲航海家未曾接触的王国存在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是欧洲航海家仍旧心心念念想要寻找拥有丰富资源的广阔大陆。他们对这些大陆的寻找将影响欧洲人对太平洋及其岛屿的理解。
作 者
菲利普·J. 哈特菲尔德(Philip J. Hatfield)
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地理学博士,曾任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研究员、皇家霍洛威学院荣誉研究员。2010年入职大英图书馆,先后担任大英图书馆美加典藏室策展人、数字地图馆馆长、埃克尔斯美国研究中心负责人。著有《冰层里的航线: 探险家与掠夺者的千年北极史诗》《镜头下的加拿大》等多部作品。
译 者
林安萧
本名刘宸含,苏州大学翻译口译专业硕士,现从事外贸工作。曾翻译译林版毛姆作品《魔法师》《书与你》《偏僻的角落》,以及《球鞋:潮流文化史》《喀布尔的星空》等多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