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与变局——中美报业转型比较研究》一书从理念、实践、社交媒体客户、经营、内容付费等多角度,全方位介绍了中美两国纸媒代表报纸数字化转型的具体过程,并对二者的转型之路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更好地为中国传统媒体面对新形势的转型之路提供借鉴。
本书的出版,理论和现实意义兼具,并对推动传播学、新闻学等的发展有积极作用。面临数字时代的出版危局,其中体现的对传统媒体的探索和成果,如App、广告、付费等形式,都是数字优先理念的体现,都值得进一步学习、思考和实践,并不断开发新的转型实践,推动中国报业的困境新生。
“望远镜”的酣畅感与“显微镜”的透视感
张志安
深圳大学辜晓进教授是一位资深媒体人,一位新闻实务教学专家,一位中美报业转型的观察家。他的《走进美国大报》《重走美国大报》系列著作曾获中国新闻史学会“卓越学术奖”,这个沉甸甸的奖项,体现着他从资深媒体人向优秀学者的成功转型,也彰显着他对报业转型和报人精神孜孜不倦的观察与呵护之情。
最近,诲人不倦、笔耕不辍的辜晓进教授又拿出了一本新著《危机与变局:中美报业转型比较研究》。在这本书中,他带着鲜明的问题意识,运用案例分析、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结合大量一手调研资料,深度细致地剖析中美报业转型的异同。他对中美报业长期的贴近观察和深刻洞察,化繁就简地体现在一系列富有洞察性的观点中,笔者有幸先睹为快,忍不住摘编一些精彩论述与大家共赏:
——从融合转型过程看,中美报业经历的融合发展阶段有同有异。中国报业大致经历了报纸创办网站和电子版、报纸内容数字化与手机报、报纸与社交媒体及移动智能终端融合共三个阶段,美国报业基本未经历手机报阶段。辜晓进教授指出,“在两国互联网的发展进度基本一致、报业数字环境大致相同、报业融合发展的脉络大体相似的情况下,报业的融合转型效果呈现较大落差。”
——从起跑线的角度看,中美报业的数字化融合转型存在“时间差”。美国报业早在互联网诞生并商用化前,报业经济还处于强盛期和快速增长期时就开始进行多种尝试,而中国报业的“触电”则始于互联网上用化之后,而且初期主要是电子版等比较单一的形式,进入21世纪后两国报业的发展才逐渐趋同。为此,辜晓进教授仔细追溯了中美报业转型的源头,并指出:“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报业危机意识和融合意识的觉醒,比美国同行晚了约15年。”
——从数字化发展的观念看,中美报业对“数字优先”理念的贯彻各有侧重。近年来,美国报业对这一战略的实施力度有所加强,并促进了转型效果的全面改观。辜晓进教授的调研显示,尽管国内报业的主流基本认可这一战略,一批“中央厨房”的建立也表明从理念到实践的转变,“但真正常态化践行这一理念者,仍是少数。大多数报纸仍未脱离以纸媒为中心的生产流程。”
——从社交媒体运营实践看,中美报业经历的阶段相似、运营效果差异显著。辜晓进教授研究发现,中美两国的报业在利用社交媒体方面,都经历了从将其作为新闻来源、将其作为新闻分发平台,再到通过其拓展受众规模的共同阶段。“所不同者,中美报业在利用社交媒体方面,无论是起步时间、平台数量还是账户规模,都存在较大差异。”美国报业的社交媒体运营,可用的大型社交平台多、各报开设的社交账户多。中国报业由于平台稀少、高度集中,粉丝量则显著高于美国报业。
——从客户端运行角度看,中美报业的应用场景和传播效果有所不同。其中一个突出差异点是美国报业的客户端,与母报品牌具有较强关联性,而中国报业的客户端出现了“异名化”特点,即APP的名称与创办该APP的报纸名称完全不同。此外,中国报业客户端的内容强调集团内不同报刊内容的聚合,收入和盈利方式不像美国报业那么多样化。
——从商业模式的探索看,中美报业在原创内容收费方面差异显著。两国报业都强调扩大数字平台的受众规模、开发和拓展数字端广告、在发行和广告之外开辟第三种收入来源。但中美相比,“第一点在扩大受众规模上是完全一致的,但在内容收费方面中美差异巨大;第二点是美强中弱,第三点是各有千秋。”辜晓进教授还强调,探索建构新的商业模式是报业在数字时代自我拯救的关键要素。其中,付费墙在美国报业逐渐普及,在中国,则只有少数报纸真正在持续探索。
在本书的最后一章,辜晓进教授将中美报业融合转型的启示概括为四点:起点不同而理念趋同、移动传播仍大有文章可做、数字广告拓展需要创新思维、内容付费需因报而异择机而行。纵观全书,读者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层面全面细致地把握中美报业融合转型的轨迹、趋势和挑战,既可以获得结构性层面“望远镜”般的酣畅感,又可以感受到细节、案例和数据层面“显微镜”般的透视感。
令人感佩的是,作为中美报业比较研究的一部力作,本书从始至终贯穿着观察视野的跨文化思维、现象剖析的在地性立场。掩卷沉思,辜晓进教授针对中美报业的深入分析,给正在探路前行的从业者带来启示:保持危机意识,坚守专业使命,大胆实验探索,报业融合转型这份考卷没有标准答案。同样,这本书也给诸多数字新闻业的研究者带来启示:保持政治经济学的整体视野,立足国家和社会的具体语境,以在地经验的厚重描述为基础、去建立国际对话的理论阐述,应是共同的努力方向。
(作者为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研究分会会长、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