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介绍了人民的楷模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刘洪达的先进事迹和劳模精神。本书还记述了一个乡镇在跟随共产党几十年的砥砺拼搏跨越中,人们的衣食住行、手工编织、思想文化娱乐、行为习惯等,无论从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记述了共和国只用几十年时间逐渐实行的集体化、机械化和电气化,就取代了这里一千多年延续的牛犁农具和耕作习俗。
本书记述了绥中县及所辖的王宝乡只用几十年时间逐渐实行了集体化、机械化和电气化,取代了这里两千多年延续的牛犁农具和耕作习惯。书中对刘洪达农业生产合作社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诸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技术都有教科书式的知识性记载。围绕刘洪达同干部群众在基层农村,在落实党和国家农业生产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工管”各方面拼搏过程中的诸多创新改革先进事迹,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历史性记述。从一个侧面真实生动地展示了新中国辽西地区农业的发展史。
我对刘洪达同志很熟悉
。他是我在锦州市委负责
农业工作时常见到的一位
著名全国劳动模范。李新
生、刘素兰撰写本书,是
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好
事。
刘洪达同志(1928-1998
)出身贫寒,正当他在苦
难中挣扎的时候,是共产
党使他翻身得解放,从此
坚定了他一生跟党走的信
念。他凭着朴素的感恩之
情和诚实、善良与勤劳的
品质,在党的培养教育下
,一步一个脚印,由一个
农村青年成长为一名共产
党员、农村基层干部和县
级领导干部。他曾是辽西
省农业合作化的带头人,
是第一次中国农民代表团
访苏学习成员,是全国第
一、二、三届人大代表,
党的八大代表。他曾5次受
到毛主席接见,多次与党
和国家领导人合影留念,
周恩来总理叫他“东北小刘”
。他曾两次被授予全国劳
动模范称号并荣获中央人
民政府爱国丰产金星奖章
,两次被授予辽宁省特等
劳动模范称号,6次被授予
省劳动模范称号,曾多次
被评为县、市劳动模范。
刘洪达在70年的人生道路
上留下了一串坚实且令人
敬佩的足迹。正像绥中县
的老百姓所说:“刘洪达是
新中国成立以来绥中县最
具传奇色彩的著名人物。”
本书围绕刘洪达的模范
事迹,通过历史背景重现
,文化典故援引,档案书
报文摘回放,从历史、文
化和政治思想中,进一步
展现了他在党组织不断培
养教育下,一心跟党走,
一辈子不动摇,忠诚干净
,一生保持荣誉,成为人
民楷模的成长历程。展现
了他严格要求自己,清正
廉洁,家风优良,严格教
育子女,不以权谋私的高
尚情操。他从来不向组织
伸手,不看重个人待遇,
一心只想着大家,宁可自
己吃亏,先人后己,不脱
离群众,在群众中享有很
高威望。他一生坚守理想
,勇于担当,开拓进取。
无论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
期还是在改革开放时期,
他都按照党的要求积极走
在时代最前列。刘洪达努
力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
自己,修德在先,德位相
配,高标准地实现了个人
的人生价值。
从他一生走过的路,办
过的事看,体现了他毫不
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党
员的优秀品质,刘洪达用
自身不断成长、淡泊名利
、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
诠释了只有坚定跟党走的
宽广之路,才是青年人的
最好选择。刘洪达与共和
国建设者们的成功实践,
向人们印证了只有社会主
义才能救中国的真理,坚
定了人们对我党的道路自
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和文化自信。
愿刘洪达的信念和事迹
薪火相传,激励后人,让
后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砥砺前行。
李新生,1951年生,1969年2月参军,1971年10月提为干部,在航天测控试验部队从事人造卫星和导弹的安全测控任务,荣立三等功。1984年在锦州军分区参与后勤部电子自动化项目的调研工作。1987年初转业到锦州市劳动局,曾责任编辑《锦州劳动》《锦州老龄工作》等内部刊物,多次获得锦州市委办公厅、锦州市政府办公厅先进信息工作者荣誉,两次获得锦州市社会科学论文成果奖。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前入党参加革命
第一节 苦难的经历
第二节 入党前后
第三节 绥中县第十四区第一个党支部
第二章 县首个常年互助组
第一节 组织起来的榜样
第二节 省报的宣传推广
第三节 农副业双丰收
第四节 带动全县发展
第三章 辽西省农业合作化带头人
第一节 全省第一个初级社
第二节 刘洪达农业生产合作社经验的通报和推广
第三节 生产计划通报
第四节 工作总结通报
第五节 妇女劳动经验通报
第六节 国内外各界组织学习刘洪达经验
第四章 首批农民访苏代表
第一节 莫斯科红场观礼
第二节 学习苏联经验
第三节 机械化与富裕生活
第四节 取得苏联农业经验 促进农业工作效率的提高
第五章 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节 群众选举
第二节 光荣出席
第三节 周总理叫他为“东北小刘”
第四节 为高级社章程的制定建言
第六章 全县最大的高级社
第一节 增产增收跨入高级社
第二节 绥中下乡青年
第三节 请求少开会
第四节 超额交公粮
第七章 农业机械化
第一节 率先购买新农具
第二节 拖拉机站与奖励的汽车
第八章 光荣使者
第一节 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
第二节 首届全国农业劳模代表
第九章 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十章 引领前卫“大社”城乡新崛起
第一节 新兴的小城镇
第二节 发电站与突击队
第三节 深入一线
第四节 抗旱保春播
第十一章 光荣职责
第一节 参加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节 参加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十二章 真金不怕火炼
第一节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发言
第二节 抗击特大洪水
第十三章 夫唱妇随
第一节 坚守家庭情操
第二节 家成了刘洪达的饭店和旅店
第三节 平凡勤劳的家庭主妇
第十四章 唱响王宝公社
第一节 开拓者
第二节 县首个村广播站
第三节 建王宝小学创办王宝中学
第四节 率先创办敬老院
第十五章 劳模精神引领与管理
第一节 引领增效
第二节 管理增产
第十六章 多种措施狠抓肥料
第一节 背着粪筺去蹲点
第二节 大搞养猪积肥
第三节 率先大搞立体积肥
第四节 广纳肥源合理施肥
第十七章 坚持大搞水源建设
第一节 打井抗旱
第二节 拦水筑坝
第十八章 积极改良土壤科学种田
第一节 愚公移山改良土壤
第二节 积极防治病虫害
第三节 坚持优选种子科学种田
第十九章 一贯坚持多元化发展
第一节 创办优质养猪场
第二节 创办优质养鸡场
第三节 创办配种场与榨油厂
第四节 创办裁缝店
第五节 自办土农药厂
第六节 综合型社办企业
第二十章 跨越式的农田基本建设
第一节 路林水网方田化
第二节 在县领导的工作岗位上
第二十一章 改革开放在农垦企业立新功
第一节 不到机关到农垦企业
第二节 产量和人均收入达历史最高
第三节 唯美转身
第二十二章 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
第一节 大德之人荣者常通
第二节 从来不搞特殊化
第三节 不吃请不收礼不送礼
第四节 无私劳模分享奖品
第五节 唯一一次涨薪机会让给同事
第六节 长期自付公出差旅费
第七节 群众的信任与爱护
第八节 移风易俗“零彩礼”
第九节 边防吃紧送两个儿子参军
第十节 严格教育子女
第十一节 乐于助人拾金不昧
第十二节 淡泊名利
第十三节 乡亲们称他为“不倒的红旗”
参考文献
刘洪达简历
后记